我们初来职场,应该聊聊内卷、程序猿和“跨界之路”_风闻
吾浩-自由撰稿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更以温暖打动人心2021-12-29 19:33
初来职场,遇到不擅长的工作,说得浪漫点叫“体验”,说得功利点叫“排雷”。
新互联网的兴起,内卷、程序猿和“跨界之路”也成为了大家经常放在嘴边的名词。
事情是这样的,Jojo(化名)说:当我从大力教育旗下某海外产品线转岗到Tiktok产品运营组后,我的快乐星球不见了。从大力教育到Tiktok,感受了一波学习曲线飞速向上的迅猛。前后两段经历有较大的反差,做教育的时候感觉特别得心应手,做的都是自己擅长的事情,能把事情把控得当。而在Tiktok的时候,恰恰相反,稍稍掐中了我的死穴,不知不觉就陷入了内卷浪潮之中。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处于迷茫期、困在996中的你一些启发。
01 内卷不是“逃”,而是“淘”。
作为职场小白,当看到“数据指标衡量体系”的时候,一个头三个大。
Jojo(化名)说:
鉴于本身对数据不太敏感,我对待这“家伙”只有两种态度:敬而远之和极力讨好。尽管两者看似相反且矛盾,但还是让我细细说来。“敬而远之”指的是在挑选工作的时候,如果有选择的权利,尽量不碰和“数据分析”相关的工作,选择自己擅长的内容。而“极力讨好”则是在已有工作任务超额完成的情况下,主动在团队中接触具有数据背景的同学,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但这样做有一个坏处,又恰好是数据类工作的特点,即“纯说教不现实,不实操则无作为”。这也是为何每当我“讨好”数据背景的同学,试图获取一些本职工作以外的学识时,总被教育说——“你用不上肯定会忘”。
在内卷中,Jojo(化名)看得很开,她说,人生那么长,偶尔迷茫也没有关系,不需要给自己太大的心理负担。工作上与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打交道实在是太常见了。做“不在自己舒适圈”的工作,下意识逃避且选择其他让自己“短暂痛快”的事是人之常情。尽管自己迎难而上努力克服却依旧迷茫,更是常事。与其功利地“为了完成简历上的量化指标”而不断逼迫自己,还不如把眼光放长远看,关注当下自己的心境,客观审视自己遇到的难题。因为和履历上可被量化可被评价的结果相比,一段经历里独一无二的感受和发现才更重要。
“后来我飞书置顶的全是研发和数仓的同学,尽管我被他们虐了千百次,最后还是把指标体系顺利搭建了。”Jojo(化名)在个人blog里面记录下这个小里程碑。
Jojo(化名)努力寻找突破口的过程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她期待得到周围人的帮助和指点。她认为实习阶段试错成本是最低的。所以她找到了她的上级和相关业务方,与他们沟通了她的想法。
在第一段在线教育实习当中,她并不直接接触“数据分析”的工作,所以身上所要肩负的“数据指标”责任比较轻,即使犯了很多错也不会对业务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是在TikTok的实习当中,她的身份变成了直接与“数据看板”打交道的人,肩上的责任瞬间重了起来。面对上级,她不可能再轻松地说出“我可能会犯很多的错误”,而是“即使我会犯很多的错误,但我还是会想尽办法去努力做好”。虽然她可能拿不出上级预期的高质量产出,短期内无法交付满意的成果,也可能会让对方觉得她的能力不足够被交代更难更重要的任务,但这些都是短期的,当她把脚下的这条路拉到无限长,发现上面提到的三个负面影响其实不算什么。
02 程序猿选择CS行业,不是因为“职业规划”。
“在我读高中的时候,计算机绝对不是收分最高的专业。”
字节程序猿Shawn本科学的专业并不是CS,而是EE(通信)。当然,EE其实也要分不同的类别,比如通信其实也是介于EE和计算机之间的学科。整个计算机在2000-2010年经历几个阶段,可以说2010年前的整个行业都还处在“后泡沫”时代的恢复期,但2010年后整个行业都慢慢火热起来,公司开始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我们耳熟能详的几家巨头公司,出了B和T,剩下几家都是在10年左右慢慢出头。
字节程序猿Shawn说:
我高中的时候最想去读的专业其实是建筑,因为我既觉得建筑是一门很有趣很有吸引力、偏设计的专业,同时也是艺术和工程的结合。如果你问我现在是否还想学建筑,其实抛开一切其他要素不考虑,我的答案还是Yes。但冥冥之中可能这也是命运,因为编程也同样是一种艺术和工程的结合。
一开始我自己都没想清楚以后要做什么,对自己也没有什么职业规划。但回过头来我觉得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尤其是当你处在大一大二刚进入学校的时候,没有完整的职业规划才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哪怕学校有一些职业规划的讲座,或者你找到一些前辈,但当你对自己没有明确的认识,对社会和职业的认知也不够的时候,你无法从对方那里获得足够的信息,对方也没有办法明确告诉你“答案”。当你去请教前辈、大佬的时候,他们只能高屋建瓴地告诉你行业的情况,落到最细节的地方,一个人到底会选择什么行业,去哪一个公司,参与什么具体的业务,最后拿到多少薪酬和福利,没有人知道答案。
第一个岔路口是读博还是读硕士。最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要做大数据这些东西就要读博,所以我先找了一个去新加坡做课题的机会。在申请季的前半年,其实大家都很迷茫,比如读CS到底读master还是phd,去哪里读,这些问题每个人可能都考虑过。计算机这个行业读博也很普遍,因为phd出来也可以在业界落地,不像别的phd,学术和业界是完全区隔开的两条路。但当我在新加坡的实验室里我发现,不是选择读博的人,就想清楚了以后要做什么。我在实验室跟很多博士打交道,很多人来读博的时候也没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读书,只是觉得读书越多越好。读硕士也一样,很多人的升学都是是抱着因为要读一个更高level的学位,所以去读个硕士和博士。
整个过程中我也尝试过很多其他的方向。比如我投过IBM的consulting,但最终的结果失败了。因为大家准备的方向核心是不一样的,我本质上还是一个工科生,学的手艺活,计算机就是一个技术强相关的行业,所以最终的归宿肯定指向做码农。
同时我也经历了申请季的失败。一开始我觉得自己的背景不错,也有一些实验室和业界的经历,还有一篇论文,所以我觉得转CS绰绰有余。但我忽略了一件事,就是标化成绩。可能是因为最后留给标化成绩的时间不算够,我最后GRE没有达到理想的分数。与此同时,我申请的都是顶尖大学的热门CS专业,如果当时选择的是ECE可能难度会比CS小很多。标准定太高了,保底放在了香港的学校,没有申请美国的中等学校,申请策略的失败让我最后选择了去科大读Master。
就算是在“码农”内部,我的方向也变了很多次。外行看写代码的都叫码农,但其实内部也有算法、后端、前端、架构师等等分类,也有我们自己的鄙视链。一开始大家都会瞄着鄙视链最上端的工作,每一个码农都有慢慢找到真实的自己和自己在整个行业内定位的过程。
总结起来就是这句话:放平心态,一步一步走扎实,有弯路才是必然,没有弯路不是人生。
03 跨界之路,岗位title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在不同岗位上的探索
在产品岗乘风破浪的yuki说:
由于对市场上的职能了解的不多,我经历过一段“迷茫”的尝试期,做过市场/战略/咨询PTA,希望在尝试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但这些岗位似乎只是匆匆而过,留下的很少,遗忘的更多。后来偶然了解到互联网相关的岗位,带着好奇和探索的心情,我进入到字节。由于商科专业和以往的战略相关的复合背景,我在字节做HR咨询岗位。
这段不短的实习过程中,我对互联网逐渐有了清晰的认识。这个岗位有足够的exposure,能接触到很多内部的信息,我对架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知道了产品经理等其他互联网相关的岗位的存在。通过不断的和朋友的沟通,和同事的交流,以及关注相关公众号阅读文章之后,我找到了我自己的目标岗位:首先分析自己的个性,我其实是一个很喜欢沟通交流的人;其次,比起按部就班的做事情,我更加偏向于开脑洞、发散性思维;最后,我是个极其成就感驱动型,对于那些只要有目标、有成就感、有价值能激励我的事情,我可以为之付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
产品刚好是这样的一个岗位,既需要充分地与人沟通,又可以静下来自己沉淀文档;在保证逻辑顺畅的前提下,大肆地发挥你的想象力;我可以参与到产品的改变,把自己的努力化做实体。所以,初步感觉到了这个岗位与我的契合后,我便开始去尝试,去亲身体验。在不同岗位探索后,我终于找到了一些方向。
作为一名互联网小白,我认为直接去做pm,简历初筛很难通过;其次,我认为在自己没有一个已经偏成熟的产品逻辑下做产品,会很困难且不负责任。作为一名产品,首先我们要对用户负责,其次要对自己的产品负责,最后你要对自己负责。0基础0经验的我,没有这样的信心直接去上手。所以我的第一份产品实习是在爱奇艺做商业产品的运营方向。我对做产品的目标很明确。带着这个终极目标,进入了爱奇艺实习。
其实这个岗位的工作内容较简单,可能会被认为稍微重复枯燥。日常工作是统计和运营广告资源位并每月复盘整体广告资源的售卖情况,计算一下售卖率等。但是,既然我是抱着目标来的,我就不会让自己三个月的时间白费。所以在这段实习中,我认真参与各大会议,从大家对于广告资源的处理到分析的框架和方法论,学习大家的逻辑。同时我向KA销售同学学习,如何输出一套完整的交付方案,如何去协调冲突的事件。这些东西作为我的输入,引起了我的思考,帮助我理解整个商业化产品。在这之后我面试京东,我可以将我听到的和自己消化理解的清晰地表达出来,这也是我后续了解到的当时被录取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京东,我的岗位title是量化运营。面试的时候我详细地询问了一下我们组的组织构成,面试官当时提到了一个点很吸引我,她说作为一个新成立的产品组,我们能给到实习生的发挥空间特别大,目前我们组的定位是属于一个什么都能尝试,且什么都有机会的组,作为一个在业务运营团队里唯一的产品组,你可以尽情的展示你的能力。同时,面试中我其实有明确的表达过自己做产品的意向,面试的小姐姐(后来一段时间的mentor)非常温柔的表示没问题。且作为一个产品组,组长也很鼓励大家能对于产品有自己的见解。不管是什么样的岗位,不管什么样的业务,清晰且有逻辑的思维都可以在工作中帮助到你。在这样的背景下,最后我就背上小书包,跑去了遥远的通州!
后来也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在这里半年的时间,除了刚开始的基础量化工作外,后边我真的做了很多产品的事情。从B端内部平台产品到数据产品到商家后台产品,我的产品能力不断提高,几乎弥补了我缺失的所有硬实力:比如用SQL到数据分析,使用process on和axure/sketch,学习拆解产品功能及产品架构。所以我到现在还在庆幸我的选择,打通了我真正的产品之路。总结下来,一个不成熟的新组,不是代表失败,而是代表机遇。岗位固然重要,但不是全部,永远不要给自己设限。
进入职场,什么才算“更好”?其实,行业与求职者从来都是双向选择,没有最好的工作,而只有最适合的岗位和最终获得内心平静的人。在行业绩效考核的高压与奉献时间的要求下,是否留在这一行业,也是今天、未来都将始终思考的问题。非常喜欢的一段话:“那一年发生了很多大事,但我尽量把握住自己,不间断自己手头的事情。天下淘淘,时局动乱,但自己要沉得住气,不能不断兴奋,荒疏了自己的学业。每一场运动都像一场大潮,把很多人卷进来,往往,海潮退去,满地不过一些瓦砾而已。”
我们初来职场,希望每个人都能碰到“心仪”的领域,成就自己的职业梦想。
————————————————————————
本期编辑:吾浩,科普中国创作者,36氪特邀作者,获得“故事红人”官方认证和多项创作荣誉,在主流媒体平台发表多篇《新知》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