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的风洞干了几年,这里环境最好但缺乏生活,木出息的我还是放弃了_风闻
老马识途-但使龙城飞将在,不让胡马度阴山2021-12-29 14:05
【本文来自《30倍音速的JF-22:中国高超音速技术的新台阶》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感慨:以前在学校的时候,高波教授是我们系的大牛(那时候还没这个词),像我们从外地来北京上学的毕业后能留京,才是“高人一等”的活法。问题是北京的国家级研究院再多,也容纳不下一届又一届的北航毕业生呀。何况,航空工业的主战场,那些生产制造风洞实验,都在外地。
回去吧同学们,到大山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当初留北京的另一个现实途径,那就是考上高波老师的研究生,可小民智商实在太一般,空气动气学那玩意儿要死要活的,是世界上最不受玩主待见的专业(之一),果断放弃。(为什么佩服钱学森,这也是原因之一,人家那个脑子怎么什么题都会做,而且还能写成书)
那里(估计现在也是)我们学校是号称全国高校中风洞类型最全的(不知道西工大如何),据我所知大概就有差不多十个吧。建造上的难度并不完全了解,但是运营成本有所耳闻的。所谓“风洞一响,黄金万两!”,风洞的运营成本主要是模型制作和电费吧。首先,针对不同的吹风实验,实验模型不同,所以每次实验模型都得单独制作,部分模型由于性能需要,采用特殊材料,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都很高。其次,风动运转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你在旁边光听风动运行时的声音,那种震撼就觉着那玩意儿耗能高!)。
不过,虽然吹风实验成本比较高,但是据说利润也不低。当年听我们老师说,他们做实验模型每个状态吹一次就要万八千,当然,一次实验至少吹十几二十多个状态。据说,学校的生产型风洞根本停不下来,几乎每天都有实验任务,这些基本上都是给外面的企业或高校做的实验项目,收费特别高!
至于那些生产型风洞,航空航空这院那所的,都不用说了。这个小小的风洞,会让你明白什么叫大国,真不是谁都玩得出,玩得起的,既要有脑子,也得有实力。
回老家,在四川的风洞干了几年,绿水青山,是世界上环境最好,也是是安全的地方之一(能防核武器),就一条:缺乏生活,也没特么人来。
木出息的我,还是放弃了。886我亲爱的专业。也不知这篇文章说的这种风洞,是不是就是四川山沟里弄出来的。如果是:那就是自古雄才多磨难;如果不是,在北京上海最繁华的CBD中的办公室里也能弄出来,那……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