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刚翻红,她就要凉了?_风闻
InsGirl-InsGirl官方账号-都市新女性的时尚生活美学2021-12-29 08:25
来源:InsGirl
过去这一周,很不平静,各种大瓜小瓜,真真假假,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最冤的,莫过于张艺兴被造谣的事。
真没想到,短短几行字,无凭无据,就能把一个人的清白毁了…
不过还好,没过24小时,这场闹剧就以徐峰立方道歉,张艺兴方追究到底迅速收场。
其实,说起张艺兴,兔姐印象最深的,还是他近年来频频出圈的国风音乐。
尤其今年这首**《飞天》**,歌曲舞蹈融合敦煌元素,直接让那片古老而神秘的沙漠宝藏,活了过来。
这几年,“敦煌”风似乎一夜火起来了,不止张艺兴,不少影视剧、综艺、游戏都开始涌现各类敦煌元素。
一时间,全网遍地敦煌仙女。于是就有人开始吐槽:
“怎么一涉及到古代就用敦煌,看腻了好吧。”
“新流量密码?”
它才刚火一阵子,就腻了?
有多少人知道,再过50年,它就要彻底消失了…
01
提起敦煌,许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莫高窟里那一张张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绝美壁画。
这样的美,我们早已在各种书本和娱乐产物里领略过无数次。
可真正走进莫高窟,除了惊艳,更多的是难过。
那些佛像和壁画,很多是断肢残体,稍走近一些,还能看到许多刀刻的划痕。
被人用刀刮去的敦煌壁画
如果没有那群强盗,这里本不该落魄到如此地步。
1900年,王道士在莫高窟发现了一座藏有5万余件经卷的藏经洞,他知道这对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立即上报朝廷。
可那时,举国上下都在八国联军的阴影中惶惶不安,根本无暇顾及这片沙漠中的宝藏。
那群强盗,如同见到尸体的鬣狗一般,争先抢后地扑到这洞窑之内。
先是英国人、美国人、法国人,然后是俄国人、日本人…
能拿走的,全被他们一车一车地运走,拿不走的,他们就在上面胡乱涂抹,用烟熏、用火烧、用刀随意切毁。
于是,上万件经卷文物流散到世界各地,被破坏严重的莫高窟,也留下了永久的伤疤。
新中国成立后,战争是平静了,可又要勒紧裤腰带发展民生,哪有大把钱拿来复原文物?
留洋回来的常书鸿,看见被毁的壁画,心痛不已,他卖房卖地,终于凑出300万,可这对于诺大的修复工程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常书鸿正在临摹103窟
后来,中央总算注意到了这片亟待复原的文化宝地。
60年代,在全国闹灾荒的艰难时期,周总理拨了100万给敦煌做抢救性复原。
越来越多的人才,开始加入修复行列。
毕业于北大考古系的樊锦诗,就是其中一个。
02
她曾说过:“我要为敦煌,贡献一辈子。”
谁都没想到,随口说的一句话,竟真的让她留在那片黄沙,整整60年。
洞内有多美,洞外生活就有多悲凉。
莫高窟地处西北荒漠,没有电,没有水。白面条就着一碟盐、一碟醋,就算一顿饭了。白天在土窑洞里做修复,晚上还要睡在土泥房,到处都是绕不过的土和沙…
想进洞窑,只能爬贴在洞壁上的绳梯,他们叫它**“蜈蚣梯”**。因为它只有一根绳子贯穿上下,左右插着脚蹬,形状酷似“蜈蚣”。除此之外,再没别的安全措施。
樊锦诗也打过退堂鼓。
在难眠的深夜里,她也会想念北大的食堂,上海的繁华世界。可一进洞窑,看见那些亟待修复的美丽宝藏后,这一切都不重要了。
复原的进度很慢,壁画上的细节多,损毁程度、修复方式也各不一致。
光修复一个电视机大小的画,就得花上一星期,而且当时条件有限,在洞窑之中,随时可能发生危险。
那时候,经费要省着用。要修复高空壁画,没有专业的梯子,他们拿几根破木棍一搭,就敢坐上去。
有次,樊锦诗的同事为了加固洞窑,去剥旧壁画,画是剥下来了,可他们忘了,这破木棍搭的架子,哪能承受两个男人外加两平方米壁画的重量,果然几秒后,架子咔嚓断了。
他们原本可以立刻放手,这样即使摔下去,也能伤势轻一些。
可同事说:“抓紧!”,两个人抓着壁画一起从2米高的架子上掉下去了。
别人问起,也只是淡淡地说:“没事,我们把皮擦了,壁画没坏就行。”
这样惊险的故事,在那片寂静的洞窑中,多到数不清,可他们从不介意。
可能是因为,对他们而言,修复敦煌早已从职业变成终身的使命了吧。
就像樊锦诗,她说自己不是好妻子、好母亲。这黄沙,早已溶于血液,成了她的青春、她的事业、她的一辈子。
修复敦煌,到底有什么意义?
为什么常书鸿要为它倾家荡产?为什么樊锦诗为它驻守荒漠六十几年?为什么一代又一代的敦煌守护者,都心甘情愿地在莫高窟耗尽一生?
你一定听说过:“西有卢浮宫,东有莫高窟。”
其实这句话,不是自夸。
莫高窟存有735座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2415尊彩塑。
壁画上刻的,有佛经故事、有山川景物、有飞天佛像、还有当时老百姓的生活日常,完全保留了东晋到清代1500多年间的民俗风貌。
对于中国宗教、历史、音乐、绘画、乃至建筑等领域的研究和发展,都意义重大…
而莫高窟存有的上万卷佛经、古书,对于古籍难求的现代而言,更是研究中国历史难能可见的重要资料。
他们放弃高薪的工作,来到这荒漠上,一辈子沙里来,土里去。
为的正是让我们中华文明的敦煌文化,能世世代代传下去。
“传承”二字说来简单,可若要做到,实在太难了。
从他们到敦煌的那一刻起,与时间的竞赛,就已经悄然开场。
已经传世上千年的壁画极为脆弱,细微的湿气****、光线、风沙,甚至连游客呼吸带出的二氧化碳,都会加速它的消失。
这些年,不少人都急切地问过:修复的进度还能再快一些吗?
你知道吗,莫高窟的一个石窟要花20年才能修复好,在我们看来,太慢了,可对于他们而言,还是太仓促。
因为“修坏了,就没有了。”
它百年前被恶人所伤,如今暮年已至,再也无法承受任何伤害,比起恢复它年轻时的秀丽模样,保护它,才是他们更重要的使命。
除了修复,为了减少风沙对壁画的侵蚀,从1944年开始,他们又开始在大西北治沙,花了20多年,好不容易才把漫天的黄沙,挡在莫高窟的山后。
为了敦煌,他们在沙漠上付出了青春、爱情、事业、甚至生命…但可惜,这场比赛,早在开局,就定下了胜负。
不管他们再怎么绞尽脑汁把这份美丽留在世上,也只能看着石窟里的壁画一天天变淡,直至完全消失。
难道我们就没有一点办法了吗?
03
2003年,时年69岁的樊锦诗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将敦煌数字化,为每个洞建立数字档案。
这意味着,敦煌的美终于可以永存于世了。
敦煌的数字化进行得很艰难,要保证壁画不变形,高保真,连颜色也要完全和洞内一模一样。
十多年间,她带着团队一帧一个像素的抠细节,还要随时根据新技术,重新拍摄测量,日复一日。
终于,到2020年,莫高窟****258个洞窟被数字化,还有了超高清画质的数字电影,让全世界都能欣赏这旷世旖丽的美。
为了让敦煌文化能延续下去,这群人,真的尽力了。
而民间呢?
那头,是韩国用举国之力推广**“东洋风”**,抢夺我国非遗的势头,愈演愈烈。
另一边,敦煌才刚刚在国内有了点声响,我们自己人就急不可耐地吐槽:腻了、烦了。
将几代人努力传承的敦煌瑰宝,说成是博人眼球的流量密码。
庆幸的是,我们还有樊锦诗这样的敦煌守护人,和像张艺兴一样前赴后继去宣传敦煌的年轻人。
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传承,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使命,光靠这一小撮人,远远不够…
《寻梦环游记》中说道:“真正的死亡不是死去,是遗忘。”
再过不到百年,敦煌将消失在黄沙之中。
身为普通人,我们的影响力有限。
但最起码也要做到,别忘记它。
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不能在我们这一代彻底断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