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房子曾被强拆,我上访过,发现村干部履历成了某些人仕途的垫脚石_风闻
合肥观友老王-2021-12-29 08:16
【本文来自《基层干部言语粗暴对待群众,山东已派联合调查组赴平度调查》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guan_15719079642684
- 上访钉子户都不是省油的灯!基层的工作确实不易!
因为老家的老房子被强拆掉一部份(因为村内(现在是社区)河沟清淤,原有河沟挖宽挖深,是不是违建后面说),上访过,对象是下令强拆的书记。因为读过几年书,接受的也是政府依法治国的教育,出现这个情况的时候,肯定是按照公民常用受害救济程序寻求解决。
第一回合:第一时间也是找到该书记协商反馈,我很理性的向对方索要拆的依据,判定违建的依据,如果不是违建,赔偿标准多少,工程施工队(也是拆迁队)的招标文件,施工图,下达的拆迁通知书等等应该有或者有一部份的文件,书记不置可否,只是强调这是省里统一安排,有文件有指示,公示文件在某个单位院里的公示栏贴过了,而且有照片。
书记也叫了村里文书做我的思想工作,大概是工作粗暴了,然后就走了。文书也私下告诉我,没办法,这本来就是扯皮的事,因为你常年不在家,书记觉得好搞。就这样第一回合完败。
第二回合:查了一下该书记提到的文件《安徽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方案》写的很有水平,方案怎么开展,怎么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怎么保护群众财产,怎么赔偿等等,感觉合情合理,完全符合我党善于发动群众的优良传统。
然而问了左右邻居,纷纷表示,这个事是该书记一手操办,好像某一天来了不少干部,在河边集体拍了照片,至于说协商,开会,或许个别群众参与过,是哪些人就搞不清了。至于施工招标,工程量不大,直接找个隔壁村的“村头”(村霸排不上,毕竟这两年扫黑除恶还是有效果的。
这种情况,本村人碍于情面,又要脸,当然还是隔壁“村头”效率高)开着挖机上。明显法理在我,在《物权法》的加持下,我咨询了本县一名律师准备行政诉讼,律师听过我的陈述,直白的说“我有信心能帮你打赢官司,但是这官司我不能接,毕竟县里圈子太小,打赢了政府,以后难免给鞋穿,况且书记的几个亲戚都是县里各部门的”,“建议你先报警,获取诉讼主体身份,找个外地律师”。
于是,我联系了省城的律师,律师听了来龙去脉,明说,距离远费用翻倍。人么,爱面子,父母的面子,在父老乡亲面前的面子,同意了律师的费用要求。操起电话拨通了110,答“你好,农村环境整改这是统一行动,不会受理此类案件,不会提供任何人或单位身份信息”。 第二回合完败。
第三回合:鉴于目前情况,上访是唯一途径(如果你想走极端,去拆书记家房子,那绝对是刑事案件,还是守法好)。于是在省政务服务网开始投诉,洋洋洒洒结合文件图片写了几千字的申诉信,很快,大概一周,收到镇一级信访电话。
小姑娘也很认真,也去现场看了,对比了我家和邻居家的宅基地(邻居家联排位置也有老房子,只是和院墙连在一起,我家老房子在院墙外面独立的)也大概明白了怎么回事,很礼貌的告诉我是统一行动,并暗示我可以到上一级(县级)信访部门继续。
自然,我请假到了老家县级信访,接待的是个文质彬彬的帅哥(这样说是因为各个部门确实能看到有素质的大学生,跟之前清一色本土人士感觉不一样),几番交手,都是同龄人,都是有理由拒,都有同理心,帅哥掏心窝了,“信访部门权利有限,你可以继续,但是不值得“。至此,第三回合完败。
搞了这么多,倒不是想要那点赔偿(按照安徽省出台的标准,大概也就2万左右),只是想要一点尊严,老百姓还是认死理的,那房子不值钱,而且我也知道基层财政能力有限,仅有的钱还要盖办公室,还要给那些村组长发点补贴,还有日常办公,不截留给农民的补贴已经是仁至义尽。
但是气的是,现在的基层干部履历也成了有些人的觊觎对象,以往村干部无编制无工资好多人看不上,现在村干部履历也是以后仕途的垫脚石,既然是垫脚石,那就搞好对上就行了,对下显然很多时候走过场,不能扎根新农村,也不能踏实解决群众的问题。
农村在萎缩,农民在进城,老房子保不住,那对故乡仅有的回忆也渐渐淡了。如果你看到一群人在为故乡的发展奋斗,干的热火朝天,我相信很多人也愿意放弃漂泊,回乡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