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新望:中国制造需要更好的国际传播_风闻
全球化智库CCG-全球化智库CCG官方账号-以全球视野,为中国建言;以中国智慧,为全球献策2021-12-30 18:59
2021年12月7-8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在京举办。《中国改革》杂志主编中制研究院院长焦新望在“国际传播与创新中国叙事的智库角色”论坛中发表以下观点:
从国际传播,创新中国叙述上,中国制造值得讨论。
中国制造,从总量上说,2010年入世第一年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第二年又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又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制造业地位大家都能看得到,美国人也非常在意。这次疫情使我们看到中国制造大国的重要性,产业链韧性和强大的供给能力。
但是,中国制造遭遇的国际传播,国际形象还是比较low,Made in China,就是低价、低质、能用,基本上定位普通、低档。这个情况形成很大反差,中国制造,世界第一制造大国,而中国形象,国际传播非常滞后。2016年,《中国制造2025》颁布第二年,班农把《中国制造2025》在美国夸大解释,认为《中国制造2025》到2049年要替代美国。《中国制造2025》三步走目标是到2049年成为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引领性世界强国。引领性在班农那儿就发挥,说要超过美国。
但事实情况,中国制造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和美国之间产生一些竞争碰撞,中美在制造业的竞争可能最具有冲突,硬碰硬。中国要实现百年目标,2035年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目标,国防等,必须有制造业支撑。制造业这种对抗,刚开始可能和美国之间仍然用的是,华为最为典型,说侵犯专利,后来又说有安全问题、隐私问题。实际上我们看到,要把你压制在低端,只能做低端制造,不能做高端制造,做浅层产品,不能做深层产品,只能做一些传统制造,不能向现代制造迈进。所以,这是中国制造遇到的实际问题。
中国制造目前整体情况,我们对自己定位,全球处在第三阵营:第一阵营仍然是美国独大,美国高端制造,美国的高科技制造独大。第二阵营是德国和日本。第三阵营才是中国,第四阵营是印度。
最主要问题,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到国际,从传播上,从创新中国制造叙事上,自己一些实力有待提高。首先,中国规模最大,但产品质量还有问题。所以,中国制造国际形象,汉诺威工业展,中国高科技产品,原创产品几乎是零,尤其国际食品工业展,食品工业展台上,中国展台门可罗雀,中国食品工业质量一再出现非常恶劣事件。高端零部件,比起德、日、美,我们产品寿命,产品安全性、可靠性确实不行,这是差距。其次,结构上有问题,中国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但产品是初级产品,代加工,没有自己品牌,原创较少。最后,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我们研发投入大概只有个别企业研发投入能达到国际大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水准。
所以,我们制造业正在转型的关键时期。2014年总书记在中铁装备讲了“三个转变,对中国制造国际形象,国际传播应该很有启发。
1.把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现在宣传都是中国速度,中国规模多大。下一步向中国质量转变。
2.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3.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制造业在品牌、创造性、质量,这是未来国际传播的重点。
我们智库可以做很多事。中制智库是媒体属性智库,如果要做国际传播,我们这套语言和国际上语言可能还有打通问题,语言上不对称。再一个是非对称情况。如果传播是一种软实力竞争的话,可能政府力量独大,但民间智库,对国外对接不上,是非对称传播,缺一条腿。中制智库做了七年制造业纪录片《品质·冠军之路》,现在叫《隐形冠军》,做了一千多家企业地方政府。但如果说要照美国人做法,美国纪录片专业人士拍了《世界工厂》,拍的曹德旺的福耀玻璃,独立制片,花三四百万美金,最后没法播出,最后奥巴马的基金会把这个买下来,买下来后,奥巴马作为制片人,把它做了全世界传播。
关于国际传播,一个设计有很多价值的东西。从人类共同价值出发,对我们制造品、工业品在设计上升华,这是走向高端制造非常重要的方面。
第二,重视我们的工业文化、制造业文化传播。德国人、日本人,美国人,美国硅谷文化、日本精益制造、百年企业、德国工匠精神,都是与其制造业连在一起,这些都可以值得借鉴。
(本文依据《中国改革》杂志主编中制研究院院长焦新望先生在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上的发言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CCG 图书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作者 |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我向世界说中国》是由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和秘书长苗绿基于“世界新格局下的中国对外叙事及话语权重塑”问题研究的重要成果,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据悉,该书讲述了全球化智库近年来立足芒克辩论会、慕尼黑安全会议、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论坛等知名国际舞台,与各国政商学界知名人士畅谈国际时局与未来趋势,回应各方对于中国的关切和质疑,诠释中国的发展模式,降低外界对中国的误解,通过多层次、多主体、多元化、多渠道国际交流及传播,以全球视野讲述时代中国,积极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生动故事。同时,本书立足国际形势变化和全球传播新格局,针对中国应当如何开展对外交流和传播工作、如何创新外宣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