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数字化需要「长期主义」_风闻
产业家-产业互联网第一媒体2021-12-30 16:30
“时代终将狠狠奖励那些坚持长期的企业”,在京东工业品身上,这句话正在成为新的注解。
作者|皮爷
出品|产业家
2021年,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分水岭愈加鲜明。
一方面,《2021埃森哲中国企业数字转型指数研究报告》显示,不同行业对于数字化转型意愿和投入的差异,造成了转型成效上的明显差距。
如传统零售行业,面对消费行为与习惯的变化,数字化成为行业共识,零售企业纷纷加速全渠道营销布局。而其他行业诸如化工、建材、冶金等工业企业,在不确定的全球供应链网络以及控制成本等压力下,选择减少数字化转型投入。
另一方面,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与热点频频变换的消费市场相比,以工业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数字化,更像是一场“马拉松比赛”,比拼的更多是耐力和执着。
**技术服务商只有深度理解了每一个特定行业的业务流程和需求,才有可能量身定制扎实有效的数字化方案。**这也使得过去在公司撸起袖子、闷头搞产品研发的路线已经不可复制,而是需要卷起裤脚、扎在泥土里,在生产一线与工人肩并肩。
如果说消费零售数字化的关键在于“快速反应、在风口乘风而上”,那么在工业制造业数字化过程中更需要的是“卷起裤脚、扎在泥土里”。
**一、**工业数字化,另走一条路
除了“扎在泥土里”,在深入理解工业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工业企业的数字化还要算好“成本账”。因为转型就意味着投入,投入就意味成本。
腾讯集团高级管理顾问、腾讯青腾教务长杨国安教授曾发表题为《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洞察》的演讲,在演讲中他提出一个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五环框架,其中关于“数字化如何切入”,他的观点是:从传统企业转到数字化企业,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企业要找好切入点,不能跟风。“一旦切入点切错的话,搞了半天数字化,花了一大堆力气,看不到投资回报,没尝到甜头,就不会继续投资了。”
特别是今年,全球范围的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工业制造业企业成本压力长期维持高位,也使得工业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时更加计较转型的回报和投入产出比。
对于大多数中国的制造型企业,采购成本一般都在70%以上,整个供应链成本则在80%以上。以成本支出大头——供应链为切入点实施数字化转型,自然成为众多工业制造业企业的“第一选择”。
而工业制造业供应链的数字化更是集中体现了“扎在泥土里”的特点。从一颗轴承的加工,到一辆汽车的组装,再到石油化工产品的合成,每一个工业领域所需的物料、生产工具、管理方式都各不相同。
要精准匹配场景需求,必须深入工业生产现场,一点一滴地去沟通、整理和分析。对服务商而言,这不仅是一个“苦活累活”,更是一项投入巨大的“长期攻坚”任务。
但从更大的视角看,工业若想实现真正数字化,需要有人选择,甘做这些苦活累活。唯有在解决这些“从0到1”的问题之后,后面的“数据”、“云”乃至工业互联网等才能发挥更大价值,真正成为工业产业的基础设施。
二、****「寻找」京东工业品
实际上,已经有企业跑了出来。
刷脸识别身份、根据配置权限选用物资、自动开柜领取……对于邓勇来说,这已经成为他多天来领取材料和工具的固定动作。
他是川交路桥汉巴南高速铁路项目钢筋班班长。在他看来,京东工业品推出的新一代供应链基础设施——智能移动仓对于经常需要在边远山地和极端天气下修路架桥的工程建筑企业而言,可以很好地改善工业品在生产现场的领取和发放体验,极大提升工作效率。
智能移动仓
如前文所说,对于工业企业而言,如螺丝、扳手、电钻等工业用品是工业企业的最核心,也是最小单元的构成元素,但在过去的多年时间里,企业对于如何合理规范地发放、管理以及采购,都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智能模式,由此带来的是工业品的管理成为项目工期和交付过程中一大掣肘。
而对邓勇所在的川交路桥而言,这种问题更为严峻。即房建桥梁施工企业的工作环境大都为偏僻的山区,工业品的采购几乎成为最大难题。
智能移动仓解决的恰是这个问题。
从产品构造来看,智能移动仓内部集成了京工柜、RFID智能货架、温湿度传感器、摄像头、物联网传感器等大量智能设备。
工地施工人员只需要通过刷脸、刷卡等方式识别身份入仓后,就能在“无人货柜”的交互界面,看到由项目采购部根据工种类型为其配置好的领用清单,基于上面标注的可领用商品及数量,进行领取。
而向上延伸,系统会设置安全库存数量,在员工领取后,一旦数目不足,则会自动触发企业采购系统,进行线上采购,之后由京东工业品驻场服务人员提前进行备货送货。
抛开灵活可用的移动属性不谈,就智能移动仓的硬件本身而言,京工柜尤为值得一提。基于这个特殊的工业基础设施,工业企业的采购管理模式在被重新定义。
从采购链路来看,京工柜将硬件设备与企业的采购管理系统进行全面链接,通过将企业数据、员工数据与供应商数据的打通,进而实现采购智能化,管理个性化。
即其可以针对企业不同生产线的多元化物资管理需求,为企业定制物资领取流程、权限及仓储硬件,以有效解决企业在物资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库存管理成本高、物资补给不及时、误领错领情况频发等问题。
比如在权限管理方面,物料会按照最小领用单位存放于柜中,工人在京工柜人机交互界面登录个人身份后,能够看到由项目采购部根据工种类型为其配置好的领用清单,上面清楚地标注着可领用商品及数量。
工人在规定范围内选定物资种类和数量后,只有相应柜门会自动打开,在此之后,智能存储管理系统则会自动追踪物料领用、使用、归还的全过程,实现全流程可追溯管理。
在硬件基础设施之外,更重的履约交付体系也被迅速搭建。除了前面提到的京东工业品人员直接配送外,京东工业品更建立了“企配中心”。
京工柜
通过在工厂园区旁建立企业专属的履约服务中心,京东工业品不仅能够有效整合协同企业来自多品牌、多订单、多物流渠道的快递包裹,实现“万单合一”,还能针对企业物资入库管理流程,提供专人专车的定制化配送服务,提升企业采购履约交付体验。
**从企配中心到京工柜,再到智能移动仓,基于这些硬件基础设施,京东工业品为工业企业提供的是以采购管理为切入口的供应链数字化进阶模型。**这种模型和云、软件等框架式模型不同,它可以更直接地参与到企业经营中,成为随时可用且时刻作用的数字化“血肉”。
**三、**泥土,实干和产业推车人
在过去几年时间里,产业互联网大潮滚滚而来。越来越多的产业服务商开始选择具体的赛道,承载自身新的想象。
“现在我们的产品主要应用在机器上,帮助工厂的员工进行智能操作,同时还能收集部分环节的数据,增加精度。”一位近两年崛起的工业软件方向新秀企业的产品负责人告诉产业家。
事实上,过去几年,从工业软件以及底层数据出发实施“数字化”这条路,也是绝大多数行业参与者所选择的切入点,即通过特定的覆盖部分操作环节的软件系统,实现数据的收集、整合以及分析,其中包括如系统、应用、中间件、数据库以及底层的云系统等等。
这一模式的价值在于,基于数据层面的整合可以实现对人力和机器的高效连接和价值最大化,让一部分工厂操作流程更加精准、迅速,起到了降本增效的作用。而在实际操作层面,核心的难点在于数据的整合分析,能够相当程度复用消费数字化过程中的技术积累与成果。
与这一模式相对的,从工业生产场景一线出发的“数字化”却鲜有人涉足,比如工厂内大宗原材料的管理、采购,基于特定场景施工的供应链满足等等。
相较于前端的“云”“软件”等应用,这些场景内在数字化模型的构建更为艰难,抛开对企业经营的深度介入不谈,针对具体的经营场景和环节,同样需要更重度的线下运维。在如今的数字化转型方向选择上,单纯从投入产出比来看,这绝对不是一个“最优选项”。
从目前来看,京东工业品选择的正是这样一条“更苦、更难”的路。不论是京东工业品通过墨卡托标准商品建立产业链上下游的统一“话语体系”,还是企配中心、京工柜、移动智能仓等基础设施的线下布设和服务,都不是轻量级的任务。
实际上,过去不论是京东物流,还是京东在各个产业带布局上,都能感受到这种全身心投入,踏实扎根泥土的实干特质。如今在工业领域,京东显然依旧没有选择捷径。
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从采购管理进行切入,也恰是当下工业数字化的最有效入口。相较于工业企业对内部管理系统和框架的进行“大手术式”调整,以采购管理为入口,更能让企业以“最小代价”实现内部流程的数字化渗透,进而实现自身内在的数字化重塑。
如今,中国产业互联网转型行至中程。如果要向更深处进发,需要的恰是类似京东这样的实干企业来破局,以真正浸入生产交易环节,为产业巨轮的远航提供最强大的动能。
“时代终将狠狠奖励那些坚持长期的企业”,在京东工业品身上,这句话正在成为新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