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个举动被日本媒体批评,但是我们要为中国做法打10000分_风闻
杭子牙-杭子牙官方账号-多维世界观察者2021-12-30 10:50
《日本经济新闻》近日发布报道称,中国“粮食库存总量处于历史高位”,“小麦可以满足一年半的消费需求”,粮食供应绝对没有问题。
报道引述美国农业部推算的数据称,从中国在2022年上半年全球粮食库存中的占比来看,玉米达到69%,大米达到60%,小麦达到51%,均在过去十年里提高了20个百分点左右,“中国持续大量存储粮食的情况十分明显”。
报道说,从美国这个数据推算看,中国储备的大米、小麦、玉米已经占到全球的一半以上,甚至连大豆库存都占30%以上,可见中国对粮食安全的重视。
只不过,《日本经济新闻》之所以报道这些,并非为了赞扬中国粮食安全没有问题,而是批评中国大量进口粮食推高了国际粮价。
《日本经济新闻》引述中国海关数据称,2020年中国食品进口额(不包含饮料)达981亿美元,是十年前的4.6倍,过去5年里中国大豆、玉米、小麦的进口额猛增至2倍到12倍不等,牛肉、猪肉、乳制品、水果类也增加到了2倍至5倍。随着中国大量进口大豆、玉米、小麦以及猪肉、牛肉、奶制品、水果等,这些产品的国际价格都被中国推高了。
不知道其他人看完这个新闻上什么心情,反正我看完这个新闻,虽然被日媒批评了,心里却觉得特别开心。
**开心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能进口这么多粮食和高蛋白产品,说明我们中国的总体经济与人民生活水平,经过改革开放这些年发展,确实有了质的提升,相对于八九十年代之前我们主要靠资源类初级产品和农产品出口换外汇,现在的进出口结构已经基本上颠倒了过来。
现在,全世界几乎所有经营大宗产品和食品类的企业都得看中国心情,有人说商务部或发改委的一位司局长发言都可能引发国际市场价格震动,这还真不是完全开玩笑的话。
当然,在大众产品定价话语权上,中国有时候还比较被动,价格形成机制与多数交易平台还主要掌握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手中,这个也是事实,还需要中国继续努力。
我开心的第二个原因,是中国政府在新冠疫情国际大流行年份,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所采取的未雨绸缪的态度,在疫情一开始爆发,就一边进行严厉防控,一边开始着手在国际市场大量购买囤积粮食。
所以,后来疫情在全球蔓延开并对国际产业链、物流链构成严重冲击,很多国家深陷疫情泥潭和供应链危机的情况下,中国这边却好整以暇,绝大多数人基本上不用为病毒威胁操心,各种必须的主要民生物资也非常充足。一些地方爆发局部疫情,可能因为突然采取管制措施出现短暂食品缺乏,但是因为有存粮在手,物流体系又发达,很快就可以供应上。
有些人可能会说,完全没必要囤积这么多粮食嘛,你看疫情爆发至今全国也没有发生大的粮食危机吗?我觉得这个说法是很蠢、很幼稚、很短视的。
我们中国人是挨过饿的,是知道灾荒年经吃不饱肚子的感受的,也是领教过被人家卡脖子的感受的,你不能说等发现缺粮了才买粮,那个时候,你从哪里买?谁会卖给你?等到那个时候,想买你就来不及了,别说买不到,就算能买到,价格也会给你抬到天上去,就算你想救济别人,不也得先自己吃饱肚子?
这次新冠疫情爆发后,虽然中国政府从来没有在国家层面就加强粮食囤积购买公开发布过任何消息,但是从美国农业部的推算和日本媒体的报道时间看,其实从疫情才刚开始在国际扩散,中央政府就已经悄然启动了这项工作。
这叫什么?这就叫未雨绸缪,叫底线思维,在危机时提前见别人所未见,提前做好最坏准备,这一点,中国政府做到了。老祖宗留下遗训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