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八猛人_风闻
血钻故事-血钻故事官方账号-这里有硬派历史故事。2021-12-31 13:43
人是有差距的,要承认差距的存在。
——任正非
国际篇
马斯克:“五十不知天命”
《时代》周刊把2021年度人物给了50岁的硅谷狂人埃隆·马斯克。
马斯克出生那年,年度人物是美国总统尼克松;他赚到人生中第一个两千万美元那年,年度人物是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今年1月,马斯克首次成为世界首富,9月,他创立的SpaceX把四个普通人送上了太空……
马斯克生于南非比勒陀利亚,从小痴迷编程,笨拙内向的书呆子外表让他没少受欺负,有一回被几个混小子从楼梯上扔下去,受伤住了院。
12岁那年,马斯克用BASIC语言编了一个电子游戏,卖了500美金,由此尝到了“创造”的甜头。1992年,为逃兵役的他从加拿大转学到了美国,多年后,面对记者的提问,马斯克是这么说的,“我的祖父是个探险家,他当年开着一架单引擎飞机从南非飞到了澳大利亚,我们家族就是爱冒险。”
在美国,马斯克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他和哥哥拿着父亲给的启动资金建了一个名为Zip2的网站,为纸媒提供在线广告以及对接商家的服务,网站的宣传语起得很霸气——“We Power the Press”(我们为媒体赋能)。
Zip2赶上了美国互联网的第一波泡沫,卖了3个亿,拥有7%股份的马斯克赚了2000万,他买了房子和迈凯轮F1跑车,带着当时的作家女友贾斯汀走进一家书店,说:“你想要多少书,就买多少。”
几个项目下来,把创业当游戏的马斯克在三十出头的年纪就成了亿万富翁,地球上的事儿已经满足不了他的胃口,对小时候那本科幻小说念念不忘的他想去火星耍一耍,打开NASA网站搜索了一通,发现NASA根本没有火星计划,干脆哥们自己干吧,他就想,“买个火箭,把老鼠啥的送上火星,震撼世界一把。”
这时,一个狐朋狗友跟他说,“俄罗斯有一种洲际导弹,700万美金一枚。”
马斯克去了俄罗斯,拍出2100万美元,说要买三枚,俄罗斯人说别着急啊,拿出两瓶伏特加,把马斯克他们全干倒了,然后轻蔑地说,“小孩,我们的导弹是2100万美金一枚,你带的钱够吗?”
受辱回国后,物理系毕业的马斯克开始研究《火箭推进基本原理》,他要自己造火箭,靠着催眠魔术般的口条,他把多位航天大佬招入麾下,成立了SpaceX。
一个NASA工程师说,“我以前把时间都耗在了无聊的项目上,现在感觉自己直接参与人类的历史进程。”
历经无数次扑街,SpaceX的猎鹰9号运载火箭成为史上第一枚可多次重复使用助推器的液体燃料运载火箭,“火箭不再是只能用一次的窜天猴儿。”
马斯克的财富不断暴涨,随之而来的争议也从未消失,有人说,看看他的缴税吧,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2018年居然一分也没缴;有人说,不管外界怎么想,你我都活在马斯克带来的影响里;还有人说,《时代》的年度人物不是那么好当的,不信你看看1938年的当选者是谁——阿道夫·希特勒。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尽管已经50岁了,马斯克仍未知晓自己的天命,疯狂的“游戏”还将继续。
扎克伯格:“豪赌元宇宙”
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因为扎克伯格是这么说的,这个八字还没一撇的概念经他一炒,就成了一个划时代的科技。
如果韭菜有记忆,请回忆一下2014年3月发生了什么,扎克伯格的脸书花20亿美金买下了一个做VR头显的公司Oculus,该公司的创始人是一个叫拉奇的二次元宅男。
拉奇是个九零后,他做头显的目的是市面上的设备清晰度太低,玩游戏不爽。
那年,他把自己鼓捣的头显放到了网上,本想着众筹点儿钱做个改进型,没成想被游戏大佬约翰·卡马克看对眼儿了,这老哥是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大神级制作人,《毁灭战士》《雷神之锤》《重返德军总部》都是他做的,卡马克跟拉奇说,“把你那破玩意儿寄过来,我帮你改进。”
一来二去,拉奇的头显火了。
Oculus成了热门创业公司,火到扎克伯格也想带上试试。20亿美金的收购完成后,世界大受震撼,三星开始做VR头显,手机业务半死不活的HTC做VR头显,索尼的游戏机也做VR头显,当时只要你写个PPT,然后吆喝一声我要做头显,准有投资人会找上门来。
2016年,VR行业由盛及衰,大潮退去,那些被扎克伯格忽悠起来的人都光着腚骂娘,而年轻的亿万富翁拉奇则在世界各地玩着cosplay,彻底放飞了自我。
5年后,扎克伯格带着更新换代的Oculus头显卷土重来,这回他不说VR了,升级到了宇宙。
今年10月,脸书的前产品经理弗朗西斯·豪根站了出来,她作为吹哨人,向媒体曝光了脸书的多份内部资料,矛头直指扎克伯格。
据曝光的资料显示,脸书长期把商业利益置于公众安全之上。
豪根揭露的真相包括,脸书对知名人物发表的内容根本不进行任何管理或交叉核对;脸书旗下社交媒体Instagram对青少年的精神健康产生影响,该社交平台对许多年轻人心理健康有害,但脸书并没有作任何处理,也没有对外公开其调查结果;在美国大选期间,脸书开启了减少假消息的安全系统,但选举结束后,这项功能就被关闭了,一切如常……
豪根说,如果扎克伯格继续担任CEO,这个拥有30亿用户的社交巨头就不会做出改变。
现在,扎克伯格的“元宇宙”来了,它允许任何人对其解读、分析、售卖,多离谱都行,哪怕你卖的是区块链的课,只要人人都谈论“元宇宙”,它就赢了。
扎克伯格的豪赌,这回能火几年?
李在镕:“三星的囚徒”
去年10月,财阀三星的二代目李健熙病逝,他的独子李在镕接棒。
彼时,李在镕身陷前总统朴槿惠的亲信干政门,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当庭逮捕。今年,韩国政经局势受疫情影响甚重,与此同时,美国遭受半导体供应危机,总统下令全球大型半导体企业披露库存信息。
韩国需要疫苗,美国急需芯片,诸多大事都需要拍板之人,三星的高层扛不住了,穷尽关系希望青瓦台网开一面,“放少东家归山,三星只有李家人能拍板。”
其实,青瓦台也扛不住了,顺坡下驴让法院同意李在镕假释,为安抚社会情绪,国民沟通首席秘书向记者表示,“我们知道假释一事毁誉参半,但眼下国遇危机,李在镕能在半导体产业和疫苗领域发挥作用,这是为了国家利益而做出的选择。”
重返三星后,李在镕时隔五年赴美访问,目的无他,“献出半导体,带回莫德纳”。首站白宫,李在镕确认了三星投资170亿美元在美国建立第二代工厂的计划,在此之前,三星已在时限前提交了自己的“核心机密”。
第二站生物企业、新冠疫苗生产商莫德纳,双方就疫苗合作交换了意见。
第三站微软、亚马逊,李在镕跟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商谈半晌,讨论了半导体和元宇宙,韩企业界人士表示,“此次访美提高了三星大老板的地位。”
不难想象,李在镕合影时的微笑是否出自真心。
1988年,上任一周年的李健熙在访美后宣布“二次创业”,因为他在美国看到三星产品都被摆在角落,不来一场根本改革,三星就完了。
30多年后,同样访美归来的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宣布“内部革新”,核心改革包括废除晋升所必需的职级别滞留时间等韩企“文化”,也就是取消论资排辈,三星也能像初创企业一样,出现30多岁的高管和40多岁的CEO。
此前,三星中高层晋升需要5-7年,但将来不论年度、年龄,只要成果得到认可,就可以直接晋升为管理人员,专务和副社长将被合并为副社长,减少了晋升到社长的阶段,三星表示,“这是为了尽早培养年轻的经营班子。”
对于一般职员,只要在同一部门工作5年以上,就具有转到其他部门工作的资格。同时,废除之前按等级分配比例的相对评价体制,引入谷歌、网飞、微软等硅谷评价体系。
有分析指出,李在镕此举意在“创造前所未有的新事物的新三星”,走出监牢,走进另一个“监牢”,李在镕能否逃出生天,就看三星能不能造出震撼行业的“新事物”了。
中国篇
张瑞敏:“时代的海尔”
11月5日,执掌海尔37年的张瑞敏交班了,他在海尔集团第八届职工代表大会上,辞任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把这家市值2600亿的世界500强公司交给了下一任。
张瑞敏生于1949年,他的创业始于被称为“中国企业家元年”的1984年,那年12月26日,时任青岛市家电公司副经理的他给妻子打了个电话,“我下午就到冰箱厂去了,你做一下思想准备吧,干得好也好不到哪里去,不好就不能回来了。”
妻子答,“回不来我养活你。”
当时冰箱厂是一个有600多名员工、资不抵债的街道小厂,已经跑了三个厂长,亏空147万元开不出工资,留不住人,到任当天,张瑞敏收到了53份请调报告。
张瑞敏想,没钱、没产品都不是事儿,不能没有信心,他制定了“管理十三条”,其中有一条是, “不准在车间随地大小便。”有个员工视若无睹,结果偷东西被抓住了,张瑞敏马上就在厂里贴出公告,“开除厂籍,留厂察看”。
那年春节,张瑞敏到农村大队借钱发了工资,还为每人发了5斤鱼的“奖金”。
人心回来了,就要打硬仗。张瑞敏跟赴德国学习技术的团队说,“咱们借钱引进冰箱技术,成败在此一举。”青岛冰箱厂的工程师到德国利勃海尔接受培训,每天熬夜翻译德文资料,一个马克都不敢浪费。
德国人看在眼里,跟他们说,“到我们这儿引进技术的有三家中国公司,就你们是真想学东西的,那些人拿到马克就坐车出去玩了。”
1991年,“琴岛—利勃海尔”冰箱入选中国十大驰名商标,当年青岛电冰箱总厂的营业额为8.33亿。
张瑞敏留给海尔最珍贵的东西,不是市值和利润,是写入企业基因的管理模式。哈佛商学院第一个中国企业案例是“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亏损2.5亿的红星电器厂被海尔兼并,张瑞敏就派了三个人去,员工没换,设备也没换,兼并后第五个月就实现了盈利100万。
张瑞敏曾说想跟美国通用电气的韦尔奇请教,后来却缺席了韦尔奇的中国之行,他说,“听贝克汉姆讲三天三夜,也解决不了中国足球上不去的难题。”
在他的内心深处,有那一代企业家共同的情怀,就是小平同志访问日本松下时说的那句话,“你讲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就要比人家管理得更好。”
张瑞敏用37年的时间回答了这句话,中国人也能做好管理,但他并未宣称海尔有多成功,他常说的一句话是,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曹德旺:“我的大学”
5月5日,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宣布,出资100亿,建一所公立大学,培训工程人才,校名拟定“福耀科技大学”。
6个月后,校址选在了福州高新区,占地1286亩。
生于1946年的曹德旺没上过大学,他早年跟父亲卖过水果、烟草,做生意的知识都是自学的,他开始创业的时候,谁家孩子考上大学是个能让父母在村里抬头挺胸的事情,直到今天,在很多地方仍是如此。
曹德旺说,“现在有民办的大学,上大学的比例很高,但我们对大学生成长的各方面管理都还停留在改革开放初期。”
曹德旺的福耀集团在11个国家开有工厂,他没感到过就业难,但招工的时候很难招到大学生,“就业问题出在学科建设与培养还不能够真正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一定适应企业的需求。”
因此,福耀科技大学定位为“新型应用研究型高水平大学” 专业设置将针对国家制造业技术短板,目标在“卡脖子”技术上取得突破。
曹德旺想在办学模式上作出探索,“采用双老师制度培养大学生,一个是教育老师,教理论,一个是企业派驻的高级工程师,教动手能力。”福耀集团原先没有研究生,但他们把公司里的本科生、中专生培养成了国务院特聘专家。
最近十年,曹德旺为大众熟悉的身份是慈善家,他的的公益捐赠总额已超过70亿人民币,办大学的100亿要保证学校拥有世界级的设备,比如超算中心,还要对接全世界的企业资源。
前年,一部讲述福耀玻璃赴美建厂的纪录片《美国工厂》引发广泛关注,它的导演茱莉亚这么评价曹德旺,“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一个践行着的佛教徒、一个肩负重任的资本家。他想赚钱。这是一个复杂的世界,他是一个复杂的人。”
办企业需要理解世界的复杂,办大学恰恰需要化繁为简,复杂的曹德旺找到了办学的“秘诀”——教育应该是事业,而不应该是产业。他说,“我办一所大学的目的,不是让中国多一所大学,而是在效仿日本和德国做法的同时,希望能探索到一条适合并推动中国向前发展的路。”
左晖:“难而正确”
5月20日,贝壳找房发布消息,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左晖先生因疾病恶化去世。
当天,左晖的最后一条微博下面,涌入上万条评论,骂的居多。一位竞争对手在朋友圈留言,“对老左的离开深感悲痛和惋惜,对老左过往20年推动行业进步的贡献深表敬意”。
2001年11月,左晖在北京成立了链接地产公司。那时候,房屋中介就是电线杆上的小广告,链家的出现,就是想把中介做成品牌。
耕耘十年,链家打破中介传统的“吃差价”赚钱模式,靠“费率制”成为北京最大的房产经纪品牌,并逐步走向全国一二线城市。
2013年初秋时节,左晖得知了自己的病情,肺癌。朋友问他,如果出现意外,有什么安排?
左晖想了想,说,“我没想链家的事,团队愿意按这个方向把它做好,那最好,如果不愿意,我也改变不了。我唯一想能不能争取三年时间。最小的孩子三岁,孩子六岁以后才能记住父母的样子。他们能记住我,是我唯一的愿望。”
修养治疗一年多后,病情稳定,左晖回归链家,带领公司展开全国并购,合并了各地11家房产中介 “地头蛇”。收购完成后,链家的经纪人数量从5万猛增至近10万人。
2018年,链家推出贝壳找房,不同的房产经纪公司,都能在这个平台分享数据和资源,以及分享佣金,一位行业内部人士说,“贝壳要一统江湖”。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成立“反贝壳联盟”,发起人说,“有的公司希望同行全死掉,只有我活着,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左晖最有名的一句话是,“做难而正确的事”,他一直觉得地产中介这个行业很难,“但
选择难的路,成功的几率其实是更高的。人都是看别人的事情容易,看自己的事难。”
有人说,“如果老左不复出,也许活到七八十岁都不是问题,但是他选择了用生命为代价去实现理想,代价就是今天的离去。”
追悼会上,来了一千四百余人,挚友最后致辞,“与老左对这个行业、对社会的贡献相比,他留下的几千亿市值的上市公司,一点都不重要;与他的人格魅力、给我们留下的感染和激励相比,他那些所谓的千亿财富,一点都不重要。”
俞敏洪:“从头再来”
12月28日晚上,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开启了自己的带货直播首秀,在三个小时的直播助农活动中,一共销售了500万元的农产品,累计观看人数达到182万人次,订单总量达到5.7万,排在当晚带货主播榜的第16位。
开播前,不少新东方的老师和学生给俞敏洪加油打气。两个月前,俞敏洪宣布新东方入局农产品直播带货,自己将和几百位老师通过带货帮助农产品销售。
“农民的儿子”俞敏洪首秀选择了东北黑土孕育的鲜玉米,毕竟是老师出身,俞敏洪的产品介绍手到擒来,“这个和小时候吃到的玉米的味道是一模一样的,我现在在这儿讲,玉米的香味就一直往我鼻子里钻。”
上个月,新东方宣布全面终止占营收60%的K9业务,59岁的俞敏洪在内部发表了一篇讲话,其中谈道,“我本已经做好60岁退隐的打算,悠游江湖,潇洒余生。但是,我可能要和大家一起再奋斗几年,甚至十年、十几年。”
今年,教培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俞敏洪一度想起了新东方创业时代的日子,“那时教室经常停电,学员们会点着煤油灯、蜡烛上课。阶梯教室里点燃几百根蜡烛的感觉特别神圣。”
随着各地教学点的关闭,新东方决定捐赠闲置课桌椅,目前已经给乡村学校捐献了八万套,预计能捐到15万-20万套。
一年前的3月,俞敏洪曾经的同事罗永浩先行一步,迈入了直播带货业,首秀的交易额就破了亿,最高在线人数290万。今年4月,老罗带货一周年专场,直播间单场销售额破2.6亿,战绩实现了翻番。
时至今日,老罗从锤子科技带来的几个直播助手都能独当一面了。或许是看到了前同事的“辉煌”,俞敏洪才下定决心躬身入局,万没想到,昔日讲台上的两人会在直播间“相遇”。
弹指一挥间,老罗的6亿巨债已快还清,不日将重返科技行业,而俞敏洪那曲《从头再来》还余音绕梁,“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孟晚舟:“无恙归航”
10月25日,经过21天的隔离期,孟晚舟回到华为上班,那天也是她父亲任正非的生日。
孟晚舟对同事们说,“回到公司,来到你们身边,看到你们的笑脸,听着你们的笑声,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又是那么的自然。过去三年,虽然相隔万里,但我们同舟共济,真心从未走远……谢谢大家的守候,也谢谢公司。”
一个月前的9月25日,亿万中国人守在屏幕前,目睹了孟晚舟重返祖国的画面,她在机场发表了感言,“回首三年,我更加明白个人命运、企业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是十指相连,祖国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只有祖国的繁荣昌盛,企业才能稳健发展,人民才能幸福安康。”
晚舟归来后,华为举行了“军团”成立大会,标语是“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任正非到场为新成立的煤矿军团、智慧公路军团、海关和港口军团、智能光伏军团和数据中心能源军团的300余名将士壮行。
面对美国制裁,这位77岁的华为创始人说,“我认为和平是打出来的,我们要用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打出一个未来30年的和平环境。”
2021年是充满变革的一年,无论新晋还是大佬,都会有“把握不住”的茫然时刻,而出路往往就在勇敢破局的下一步,明年,血钻故事会推出更多、更硬核、更跌宕的中国故事,期待大家的继续同行。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血钻故事”(ID:xuezuangushi),专注于硬派历史故事,伴你立足中华,勇闯世界。转载授权请联系“血钻故事”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