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观察丨聆听新年贺词:这部史诗里有你我的角色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习近平总书记以国家主席身份第八次发表新年贺词。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风吹浪打,惊心动魄。此时的世界,正在艰难跋涉,无不期盼新的一年时来运转。曙光在东方。世人正在聆听来自北京的祝福。
贺词中这样一些词汇引人瞩目:
无数人——
“无数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
涓滴——
“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
一个个——
“一个个义无反顾的身影,一次次心手相连的接力,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
平凡——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
人民,从来都是新年贺词的主题。8年中,70多次的高频度,映照初心使命。
人民,在总书记心中不是一个集合名词,而是如同你我这般有血有肉的生命。
外界总在探究,中国为何蕴藏如此巨大的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答案——“每个人都了不起!”
每年发表贺词,总书记身后书架上的照片,都会吸引大家的目光。透过电视画面不难看到,今年书架正面摆放着许多老照片。有习近平总书记年轻时的单人照,也有他陪伴家人的亲情照。
在老照片旁边,还有两张是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经典瞬间——当选国家主席后,宪法宣示的庄严时刻;2020年春节前夕,同人民在一起的感人场景。
这组照片传递出怎样的信息?
家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
经历这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更加懂得了家国相依、命运与共的道理。
一个我们迫不及待想要送走的年份,却在民族复兴和个人成长的历程中,留下无法磨灭的印记。它让你我在时代大舞台的聚光灯下,找到了自己的角色。
极不平凡,又何止是因为一部抗疫史诗!
贺词中有4个关键词同样摄人心魄:脱贫攻坚、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百年华诞。
聆听贺词,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习近平总书记的四次眺望——
梁家河
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回到这里看望父老乡亲。在一段山路上,总书记让车停了下来,沿着陡坡步行。转过一个弯儿,习近平总书记指着远处山沟里的一排窑洞对大家说,那就是我当年住的地方,正是这些悬崖陡壁,磨练着我的意志。总书记极目远眺,自言自语道:离开这里都40年了。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今天,总书记在新年贺词里饱含深情地说:“这些年,我去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亲们愚公移山的干劲,广大扶贫干部倾情投入的奉献,时常浮现在脑海。”
从“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到“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再到“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习近平眺望的是共同富裕的光明前景。
长江
2018年4月25日下午,新华社记者定格了一个令人难忘的瞬间。湖南岳阳,城陵矶水文站,习近平总书记手扶栏杆,望向宽阔的江面。多少年来,母亲河的发展一直萦绕在习近平心头。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十年禁捕、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一系列战略部署正在梯次推进,习近平眺望的是高质量发展的壮阔景象。
深圳莲花山
2020年之于中国的改革有着特殊意义。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上海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时间指针同样对准2020年: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就在金秋十月,习近平总书记登上莲花山的山顶平台,俯瞰深圳全貌。先行先试变成了示范引领,改革开放创造了发展奇迹。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习近平眺望的是一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未来中国。正如新年贺词所说:“今后还要以更大气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嘉兴南湖
贺词里,“小小红船”“巍巍巨轮”的意象,展现出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一个世纪前,积贫积弱的中国,九原板荡、百载陆沉,被称为是一艘“无一处没有伤痕”的破船。
党的十九大闭幕一周,习近平总书记率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赶赴上海、嘉兴,瞻仰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探寻初心,接力使命。
在南湖岸边,总书记伫立良久,眺望清波荡漾的远方。当年,那群平均年龄28岁的青年,也曾一次次望向远方、寻找出路。“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谁能想到,正是这条小小红船摆渡了暮霭沉沉的中国。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越过激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习近平眺望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盛世风华。
有以无难而失守,有以多难而兴邦。
1840-2020;1921-2021;2020-2035-2050。
你是否从这份新年贺词中读出了这组神奇的密码?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你是否从贺词中找到了破译密码的口令?
“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你好,2021年!我们踏上新征程!
策划 / 主笔:霍小光
统筹:王绚
视觉 | 编辑:姜潇、张惠慧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