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试点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支付,可匿名也可实名
卢思叶
观察者网·大橘财经讯(文/卢思叶 编辑/庄怡)近期,继深圳、苏州之后,数字人民币落地上海,首先在上海同仁医院开展了试点测试。
1月5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员工食堂中,一位医生通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提供的技术,借助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实现点餐、消费、支付一站式体验,完成了数字人民币在上海的第一次应用。
1月6日,据财联社报道,知情人士透露,数字人民币硬钱包主要是为不愿意或者使用手机困难的人设计,底层技术是芯片加NFC(近场支付)技术。硬钱包可视卡可匿名也可实名,按照匿名或实名程度的不同,对相关钱包金额上限有不同要求。
脱离手机的“硬钱包”模式
不同于此前使用手机支付的数字人民币,此次试点是继深圳手机扫码、苏州碰一碰支付之后,第一次实现脱离手机的“硬钱包”支付模式。
现场图片显示,硬钱包卡片是一种可视卡,右上角的水墨屏窗口中,可以看到消费金额、卡内余额、支付次数。
参加试点的是上海首例新冠肺炎病人的发现者——同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于亦鸣医生。当日,他取出医院新办理的屏显卡式硬钱包,在员工餐厅的支付终端上轻轻一刷,便完成了支付,过程与普通刷卡类似。
“硬钱包”完成支付中,图源:新华社
据财联社报道,知情人士透露,这种“可视卡”底层技术是芯片加NFC(近场支付)技术,且央行有统一标准。该产品主要是为不愿意或者使用手机困难的人设计,如银发族等。不过,该产品仍在试点阶段,还有很多改进空间。
此外,据知情人士透露,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可匿名也可实名。按照匿名或实名程度的不同,对相关钱包金额上限有不同要求。该硬钱包可在银行或相应机具及手机等设备上完成充值,技术类似于NFC圈存。
人民日报指出,脱离手机的可视卡式的硬钱包支付模式,为运用智能终端困难的人群使用数字人民币、跨越数字鸿沟提供了可能。
同仁医院透露,未来,围绕大健康产业发展,同仁医院将进一步在医院诊疗支付、体检检查、停车缴费等支付场景,试点使用数字人民币。
数字人民币在全国各地逐渐推开
经历了多年的研究,2020年开始,数字人民币的推进节奏明显增速。
去年10月8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宣布联合人民银行开展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由深圳市罗湖区出资1000万元,通过抽签方式将一定金额的资金以数字人民币红包的方式发放至在深个人的数字人民币钱包,社会公众可持红包在有效期内至罗湖区指定的商户进行消费。
11月11日,继深圳之后,苏州的数字人民币红包也来了。苏州市面向所有符合条件的苏州市民发放总计2000万元的数字人民币红包,红包数量共计10万个,每个红包200元。
深圳试点时,数字人民币支付方式主要是由商家手持POS机扫消费者的付款码。到了苏州试点中,数字人民币钱包又引入了线上支付和“双离线”支付等新形式。
据此前媒体报道,用户既可以“碰一碰”使用NFC实现双离线支付,又可以使用数字人民币App扫码付款。其中,“碰一碰”实现了全国首次大部分商户支持NFC支付。
所谓双离线模式,是数字人民币特有的支付方式,在无网或弱网条件下,用户进行交易或者转款时不连接后台系统,而是在钱包中验证用户身份、确认交易信息并进行支付的方式完成交易。
“碰一碰”实现双离线支付,图源:中新经纬
目前,数字人民币的试点正在全国多地逐渐推开。12月29日,北京首个公开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落地,丰台区丽泽桥西金唐大厦内的一家咖啡店内启动了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测试,获得授权的消费者已经可以用数字人民币钱包支付购买各类商品。
同日,数字人民币北京冬奥试点应用在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也启动了。活动中展示了多种形态的数字人民币钱包,包括超薄卡钱包、可视卡钱包和徽章、手表、手环等可穿戴设备钱包等。花样滑冰世界冠军申雪作为受邀体验者,使用数字人民币可穿戴设备钱包滑雪手套,通过NFC功能“碰一碰”即通过地铁闸机进站。
进入2021年,近日,深圳第二轮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的中签结果出炉。与首轮数字人民币红包相同,本轮深圳发放的红包单个金额仍为200元,但数量增加至10万个,除了工、农、中、建外,还新增了邮储银行、交通银行两家银行作为参与方。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