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眼丨新年首次考察调研,习近平关注重要历史节点的这件大事
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说,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4年后,2021,已经来临,2022,近在咫尺,人们越来越理解这场盛会对于中国的意义,也越来越读懂总书记对于冬奥筹办的看重。1月18日,习近平在北京考察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疫情之下的筹备进展如何?中国将向世界呈现怎样的盛会?总书记关心,全世界亦瞩目。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考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
△1月18日考察点示意图
冲刺之年,再访首都体育馆
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来到北京市海淀区首都体育馆,了解运动场馆建设和运动员参赛备战等情况。
△首都体育馆(总台央视记者鄂介甫拍摄)
首都体育馆建成于1968年,运行至今已有53年历史。从1971年见证“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到2008年成为北京夏季奥运会排球主赛场,再到2016年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首都体育馆承载了厚重的历史。
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首都体育馆将承办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项目全部比赛,产生14枚冬奥会金牌。
△花滑训练现场(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
在考察现场,国家花样滑冰队总教练赵宏博为总书记作花滑运动全程讲解。2017年2月和2019年2月,总书记分别在首都体育馆、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察看花滑队训练情况,赵宏博当时也都在现场。
△赵宏博、申雪曾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夺冠,完成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的大满贯。(总台央视记者邢彬拍摄)
赵宏博告诉《时政新闻眼》,这次他主要向总书记介绍了花滑队在冲刺之年的备战计划,还谈了提高训练水平的新型科技手段。谈到疫情对备战的影响,赵宏博说主要是队员的国际大赛经验减少了。见不到竞争对手,只能用“假想敌”的方式去刻苦训练。但是他相信,只要全力以赴,就能够在这块场地上升起五星红旗。
△首都体育馆内展示了多款训练服,体现“快护暖美”的设计理念。这是速度滑冰竞速服,经风洞测试56种比赛服结构、122种减阻面料,根据中国运动员体型、技战术特点设计而成。(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
△左边是花样滑冰双人滑选手隋文静、韩聪的比赛服,两位选手在“2020年国际滑联花样滑冰四大洲锦标赛”中夺冠。(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
4年前考察冬奥会筹办工作时,总书记强调,一些场馆要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为满足冬奥会短道速滑和花滑比赛训练需要,首都体育馆进行了改扩建,改造后总建筑面积4.54万平方米,观众座椅1.52万个。考虑到场馆看台坡度缓,影响观赛效果,此次改造专门把坐席按照前后排错位的方式进行布置。
△首都体育馆采用最新的声光电技术,打造“最美的冰”。在场地四角分别布设激光投影仪,将绚丽灯光投影至场馆顶部巨型屏幕。当花滑运动员在冰面舞动时,仿佛置身梦境。
改造后的首都体育馆,将继续作为体育文化活动场所,推动全民健身、推广冰雪运动。在4年前举行的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是新发展理念在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中的体现,要贯穿筹办工作全过程。
△当天受到总书记接见的国家花样滑冰队队员。(总台央视记者杨紫童提供)
踏访延庆赛区:“皇冠明珠”与“F1赛车”
18日下午,总书记来到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调研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两个竞赛场馆,看望慰问运动员、教练员和延庆赛区运行保障团队、建设者代表。
△延庆赛区地处北京西北部小海坨山地区,海拔最高点2198米,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建设难度最大的赛区。(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2019年2月,春节前夕,习近平曾通过视频连线延庆赛区场馆建设者,给他们拜年。时隔两年,总书记实地踏访延庆赛区,“验收”建设成果。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雪道系统共设7条雪道,3条用于竞赛,4条作为训练,总长9.2公里,其中滑降赛道落差近900米。(总台央视记者杨立峰拍摄)
高山滑雪项目被称为“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各项工程已于去年底完工,所有竞赛赛道均通过了国际滑雪联合会认证,已具备办赛条件。
△中国高山滑雪队队员王基森在比赛地进行回转训练。(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索道系统由9条索道及2条牵引组成,全长10.3公里,赛时可确保运动员30分钟内从冬奥村抵达各项目出发点。(总台国广记者李晋、央视记者石丞拍摄)
随后,总书记来到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车雪橇项目被誉为冰雪运动中的“F1赛车”。这里将在赛时承办雪车、钢架雪车、雪橇项目全部比赛,产生10块冬奥会金牌。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结合自然地形和遮阳设计,研发出一套独特的“地形气候保护系统”,能够有效保护赛道不受阳光、风雪影响。整条赛道宛如一条游龙,飞腾于山脊之上。(总台央视记者程铖拍摄)
△来自新疆的哈萨克族雪橇选手居巴依正在训练中。(总台央视记者王鹏飞、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钢架雪车国家集训队领队孙帆当天下午在雪车雪橇赛道终点为总书记作介绍。这条赛道是一个半U型混凝土浇筑结构,长约1975米,在浇筑时一次成型。赛道共有16个弯,需要达到毫米级的精准度。
孙帆告诉《时政新闻眼》,这个级别的雪车雪橇赛道全球仅有17条,北京冬奥会的这条赛道独具特色。
△钢架雪车国家集训队领队孙帆(总台央视记者王哈男拍摄)
△四人雪车项目训练中(总台央视记者王哈男拍摄)
新年考察的宣示:
“中国将全面兑现每一项承诺”
今年首次国内考察,习近平重点关注冬奥筹办。四年前的同一天——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当年的首次国外出访,有一项行程也与此紧密相关。当天,习近平到访国际奥委会总部瑞士洛桑,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他表示,筹办北京冬季奥运会,是中国今后几年一项重大工作。
△陈列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雪橇(总台央视记者杨波拍摄)
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投票决定将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交给北京。北京由此成为全球首座“双奥之城”。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专题听取筹办工作情况汇报。2017年1月、2017年2月、2019年1月,他三次实地考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
《时政新闻眼》发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同一句话——“中国将全面兑现每一项承诺”。
△国家高山滑雪队员准备搭乘缆车上训练赛道。(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2015年7月31日上午,就在国际奥委会投票表决之前,习近平通过视频向国际奥委会委员致辞。他表示,中国将全面兑现每一项承诺,全方位践行《奥林匹克2020议程》。
2015年8月和2017年8月,习近平在两次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时均表示:中国将全面兑现在申办北京冬奥会过程中的每一项承诺,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
2019年2月1日,习近平在看望慰问北京冬奥组委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代表时表示,我们要言必信、行必果,兑现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救援队正在演练。(总台央视记者杨立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重大赛事举办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去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表示,要妥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统筹做好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各项工作。总书记要求,高质量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实现办赛精彩、参赛出彩的目标。
2021年首次国内考察,习近平总书记看冬奥场馆,看参赛备战,看运行保障,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国持之以恒推进冬奥筹办、全面兑现每一项承诺的鲜明信号。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总台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
△雪车雪橇赛道出发点(总台央视记者李辉拍摄)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2022年,恰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时间节点。总书记说,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他强调,要把体育事业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大格局中去谋划。
一年之后,北京冬奥即将启幕。这是中国人民逐梦征途上的嘹亮号角。
△时政微视频丨瞰冬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