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40颗!我国首条批产卫星智能生产线正式试运行
None
据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二院空间工程公司网站1月19日消息,近日,二院空间工程公司完成了我国首条批产卫星智能生产线的设计、生产及安装工作,正式转入现场试运行阶段。
“我们用429天,完成了我国首条批产卫星智能生产线设计到试运行,可实现年产240颗以上小卫星的设计产能目标。”空间工程公司总经理邹广宝介绍。从单件小批量手工生产到高度自动化生产,10余道工序的关键工艺环节全部由机器替代,生产效率提高40%以上。从生产线设计到试运行,疑难问题层出不穷,适逢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各项工作困难重重,敢为人先的航天人不畏挑战、迎难而上,又一次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卫星是典型的复杂机电产品,涉及工序多、工艺流程复杂。批生产工艺流程规划是突击队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换句话说,就是要解决如何将以手工为主的传统生产模式转化为精益化、自动化、协同化的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空间工程公司“智造之星”党员突击队队员吃透传统装配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和工艺流程,再把这一道道优化后的工序串联起来,形成了完整的工艺流程。有时候,队员们卡在一道工序几天都没有进展,或者好不容易想出的方案因为技术上无法完美实现只能推翻重来。就这样靠着孜孜不倦的精神,突击队终于规划出了新型批产工艺流程。最终,规划出的工艺流程不但能达到产能目标,而且极大地提升了部总装系统智能化程度。让人期待的是,卫星生产线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实现“私人定制”。不同型号、不同规格卫星的构型、尺寸、重量均存在较大差异。队员们借助精密运动机构,给设备装上了“双脚”和“双手”,工位尺寸动态可调,对不同尺寸、重量的零件进行柔性夹持和高精度装配也不在话下。
在生产过程中,设备会根据条码确定卫星类型和工艺要求,自主调用控制程序,数据分析及执行结果也会实时反馈至生产线管控终端,卫星生产过程实现了由人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变,让卫星批量定制化生产的梦想照进了现实。这是我国首条批产卫星智能生产线,因此突击队的一切工作都是从零开始。建设初期,队员们对系统功能、指标和实现方案进行反复论证、权衡对比,并与多方联动,依托国内最优势技术条件完善设计方案。生产线分系统间交互频繁、接口繁杂,队员们详细规定了各系统数据交互与机械接口要求,为生产线建设奠定了基础。
疫情期间,多家工厂无法开工生产,设备投产进度受到严重影响。为了追赶齐套进度,突击队制定了细化到天的工作计划,每天通过手机视频会议的方式与外协厂家逐项核实工作细节,对于可能影响生产进度的问题提前发现、提前解决。在追赶进度的同时,队员们加强质量管控,对设备生产过程每个技术难题,都进行严格把关,直到完全满足技术要求再继续生产。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突击队也面临着周期紧、任务重的难题。
为了确保任务节点,设备安装调试与车间施工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前期,现场土建施工作业频繁,但复杂的环境并没有影响队员们的工作热情,他们统筹协调各系统设备安装,及时发现并解决调试过程中的各项技术难题,为生产线顺利试运行保驾护航。成功试运行是生产线建设的重要节点,也是新年新征程的起点。2021年伊始,突击队队员全身心投入到卫星生产线试运行工作中,为早日形成卫星规模化智能生产能力拼搏奋斗,为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开启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