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两百余例为何“全城管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详解
None
据北京日报12月23日消息,今天零时起,西安全市小区(村)、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每户家庭每2天由1人外出采购生活物资,其他家庭成员除在疫情防控、城市运转保障、居民生活密切相关行业工作外,一般不外出,外出需持单位、社区开具的证明。目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国内航班已经全部取消,乘火车离开西安需要出示公函,公路客运也全部停运。
12月23日,陕西省西安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情况。12月23日0-13时,西安新增28例本土确诊病例。自12月9日以来,西安累计发现本土确诊病例234例。
据通报,自12月9日0时至23日13时,西安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34例。从确诊病例数来看,西安疫情的规模并不大,为何要对全市小区进行封控管理?
“疫情防控,新增病例数是一个考虑因素,因为数量多,对一个城市的冲击就大,需要管控的点位和人员就多。但疫情源头是否明确,感染病例是不是在同一条传播链上并对其尽快阻断,这才是最关键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社区防控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解释。
吴浩说,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处于全链条精准防控的“动态清零”阶段,经过近两年的实战,大数据流调、黄码管控以及大规模全员核酸筛查等基本的疫情防控措施已经应用得非常成熟。“疫情防控,最理想的状态是主动和快速发现传染源,迅速进行流调,并对相关人员和区域进行快速管控,将波及范围限定在一个非常小的范围内。”吴浩说,比如近期在北京通州区发生的确诊病例,就被迅速锁定并进行了管控。因此,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和早治疗依然是最有效的疫情防控举措。
而当出现社区传播苗头的时候,相应的疫情防控措施也要随之改变。“去年六月份,在56天没有新增确诊病例的情况下,北京通报了1例新增确诊病例,随后确诊病例数激增,是武汉疫情后较为严重的局部聚集性疫情。当时,要不要进行全城管控也成为专家组需要考虑的问题。”吴浩回忆。不过,北京很快就将传染源锁定在了新发地地区,后续感染病例也保持在同一条传播链上。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流调,只封控一部分区域,分层分级进行精准防控成为最终的选择。
如今,通过“四早”锁定传染源,通过流调识别传播链条,通过全员核酸检测摸清底数,通过精准划定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实施差异化的防控策略,大多数局部聚集性疫情都能快速得到控制。
不过,西安本轮疫情面临的形势要更加严峻复杂,新一轮的全员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不少阳性病例出现在了封控区之外,分布广泛。不光如此,病例还出现了外溢风险,目前,广东东莞、陕西咸阳和延安、河南周口、北京等地均出现了西安关联病例。
“当已经出现了多源头不明的点状社区传播的时候,就要当机立断,想办法先让城市‘安静’下来,让紧张的形势先稳定下来。此外两节临近,还要考虑输出的风险。”吴浩说,判断精准防控,不一定要看封闭区域的大或者小,力度是严还是松,各地因地制宜,根据疫情风险、城市的自然环境和发展水平,将疫情防控与社会经济发展统筹好,这就是最好的精准防控。未来,当新增确诊病例回归到同一条传播链上,感染源相对清晰,才是可以放下心来的时候。而对于其他地区的市民来说,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当出现发热或者是健康码异常时主动配合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才是对所有坚守在抗疫一线人员最好的致敬。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杨绪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