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实:美国为何如此忌惮中国生物科技产业?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徐实】
2021年12月15日,美国将制裁中国生物科技企业的外媒报道,引发国内CXO(医药研发、生产代工)企业股价恐慌式暴跌。
美国将中国科技企业列入制裁实体清单,反正不是第一次了。先是半导体行业,然后是航空航天行业,即便接下来轮到生物科技行业,也没什么值得奇怪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美国政府既然能用一管洗衣粉忽悠全世界、编造对伊拉克动武的理由,给中国企业随便安几个“莫须有”的罪名应算是轻车熟路。
就在上周四,美国商务部将我国军事医学院及其下属11个研究机构列入制裁实体清单,给出的理由是“将生物技术不当地用于军事用途”。美国政府特别喜欢制造双重标准。军事医学院的研究都是为了救死扶伤,而美国德特里克堡军事基地在捣鼓什么“生化危机”就不得而知了。
顺便说一句,近20年来,美国一直独家阻挡重启《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核查议定书的谈判。要说“将生物技术不当地用于军事用途”,美国可是一家独大。更滑稽的是,美国贸易代表Gina Raimondo声称,“中国正将生物技术应用于控制人民和压迫少数民族群体”。如果这指的是全民接种新冠疫苗的话,那么,我们衷心希望这种“控制”来得越及时越好——让中国天下太平,而西方国家尽可“躺平”。
尽管美国商务部暂时未将知名中国生物科技企业添加到制裁实体清单中,但不代表他们将来不会这么做。看得出来,美国已经忌惮中国的生物科技产业了——但凡能够显著提升中国经济实力乃至综合国力的产业,美国怎么看都不顺眼。总有一帮美国政客,寄希望于通过打压几个新兴高科技产业来遏制中国的发展。中美关系“凛冬将至”,明天可能会更糟。
值此时刻,一群跳梁小丑已经迫不及待地蹦出来表演了。例如,美国新闻集团旗下的《巴伦周刊》于2021年12月16日刊发评论文章,幸灾乐祸之意在标题中昭然若揭:《Chinese Biotechs Could End Up on U.S. Blacklists. What Investors Need to Know.》直译过来就是——“中国的生物公司可能因登上美国黑名单而完蛋,投资者该知道的”。其实,正是因为中国的生物科技产业在过去几年间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才会遭到美国的忌惮。
巴伦周刊文章截图
在过去20年间,中国医药市场的体量在迅速增加。放在世界格局中看,中国是除美国之外最大的医药市场,体量甚至已经超越欧盟。而欧盟经济停滞,人口衰退,市场体量已经开始缓慢下降。可以说,正是中国巨大的市场体量,以及人民对于健康生活的迫切需求,哺育了中国的生物科技企业。
20年前,中国市场是美资药企的乐土,礼来、辉瑞、默沙东、BMS等顶级美国药企,在许多原研药、特效药上处于垄断地位,招一堆医疗代表就可以在中国横行千里随意捞金。而现在的情况大为不同,中国本土的生物科技企业,正在原创性技术上奋起直追。可以说,美国药企和生物科技企业在研的各种药物技术路线,都可以在中国生物科技产业中找到竞品:双特异性抗体、溶瘤病毒、基因治疗、CAR-T、CAR-NK、mRNA疫苗等新兴技术路线,都是如此。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在全球范围内,生物科技行业最后只会剩下中国和美国两个主要玩家,其他国家的实力就连敲边鼓都够呛。这种发展趋势,是生物科技这个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特点所决定的。发展生物科技,需要几方面关键要素:人才供给,技术储备,资本投入。能凑齐这三大要素的,全球基本只有中国和美国,其他国家真不够看。
先说人才供给。如果没有必要的人才供给,光有资本注入不足以建立产业。得益于过去20年间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中国已经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师群体。2019年以后,中国每年毕业的博士超过6万人,和美国每年5.5万的数量基本打平。而其他发达国家加在一起,每年培养的博士还不及美国一半。所以,只要中国持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在人才供给方面不至于落下风。客观地说,中国高校生物医药相关专业毕业的博士,素质比起10年前已有很大起色,正在逐步逼近美国高校的水准,气可鼓不可泄。
再说技术储备。技术储备基本上要用钱和时间来换。中国药企和生物科技企业,在下游生产工艺开发方面,与美国同行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而上游原创性的技术开发,特别是新型药物机理和新型靶点的开发,中国企业与美国同行的差距相对更大些。这是因为中国生物医药研究基础相对薄弱,目前还在补历史欠账的阶段;因为基础不够牢固,所以高校和研究机构里立即能拿出来做转化的技术较少。美国的哈佛大学、MIT、斯坦福、UCSD等著名高校,在生物医药技术的市场转化方面,足以碾压中国一流高校。
另一方面的因素是,中国高校的某些教授在小环境里被哄得太好了,XX学者、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之类的“帽子”一戴,时间久了就会飘飘然,对于“学以致用”缺乏起码的认识。但是,近几年美国送来了“神助攻”——由于中美关系下行,美国的从业环境不再友好,BMS、礼来、默沙东等美国药企对中国科学家进行系统性的边缘化,促使大量曾在美国业界积累经验的中国科学家回流中国,并带回了他们熟悉的技术体系,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
至于资本投入,这对中国更不是个问题。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构成巨大冲击,中国作为唯一能够有效控制疫情的大国,可谓“风景这边独好”。自2020年第4季度以后,中国境内对创业公司的投资进入高度活跃的状态,2021年第3季度已高达231亿美元,与美国相比亦不逊色,其他西方国家则望尘莫及。
大中华区初创企业的投资价值(单位:美元)
既然中国的生物科技产业正在迅猛发展的关键阶段,假如美国变本加厉,进一步对中国生物科技企业展开制裁,能否阻止中国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呢?我认为,短期内会带来些阵痛;但从长远来看,美国制裁可能反过来促进中国生物科技企业专注于进口替代和原创性技术开发,甚至会形成新一轮“神助攻”,最后给美国企业培养出强大的对手。
这种判断来源于笔者对业内的长期观察。美国在生物科技领域长期领先于中国,这是客观事实。这种差距本应是精神动力的来源,然而,中国商界、学界却有许多人被这种差距打上了“思想钢印”,觉得中国的技术和产品一定不如美国,而且永远赶不上美国。“美国月亮就是圆”这种偏见,恰恰成为中国生物科技企业发展的严重阻碍。
例如,我国许多高校在科研设备采购方面严重崇洋媚外,哪怕美国设备比性能相似的国产设备贵一倍以上,也会优先采购美国设备。这让研发国产科研设备的中国生物科技企业感到十分痛苦——辛辛苦苦开发科研设备、致力于实现进口替代,可是连国内高校都不愿意支持国货,奈何?
倘若获取美国产品的渠道不那么通畅了,对致力于实现进口替代的中国生物科技企业,反而是难得的发展机遇。现实中就有鲜活的例子,倒还不是因为美国制裁,而仅仅是供货不畅,就足以造就中国企业的成功:
长期以来,国内蛋白质纯化设备都被Cytiva公司旗下的AKTA品牌垄断,苏州赛谱开发的同类产品在市场营销方面举步维艰。但是新冠肺炎出现世界大流行之后,Cytiva公司自己的供应链出了问题,而且海运也非常不顺畅,最后折腾到了这副田地——要求中国客户预付全款,而且6个月能否到货还要看造化。
但国内做研发和生产的生物科技企业哪里等得起6个月?这时候苏州赛谱站出来说,我们的同类产品价格只有AKTA品牌的50%不到,货期只要2~3周,而且预付款只要50%,安装调试好了再支付尾款。相当多的国内生物科技企业抱着试着看的心态购买了苏州赛谱的产品,发现产品虽然个别性能尚未达到AKTA的水准,但大体用起来没什么问题,而且性价比是“真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苏州赛谱的销售可能翻了2番不止,彻底告别苦哈哈,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以此观之,如果美国真搞制裁,对于国内做进口替代的生物科技企业来说反而是巨大利好——美国政府直接“挥刀自宫”,不仅一举割掉了买办群体,还把外企已有的市场份额统统释放了出来。中国生物科技企业此时来一场中原逐鹿,岂不快哉?
2016年本土创业投资基金共进行3185亿元投资,其中医疗保健行业投资金额99.26亿元,占比3.1%。数据来源:清科研究中心
对于国内致力于原创性技术研发的生物科技企业来说,如果美国真搞制裁,很可能会改善他们的融资环境。其实,“美国月亮就是圆”这种偏见,早已影响到生物投资圈相当一部分从业者;而且,年纪越大的人,这种偏见越根深蒂固,“河殇一代”恐已无可救药。2015~2016年,由于货币政策一度较为宽松,国内生物科技企业迎来个融资小高潮。然而,即使在当时相对舒适的融资环境下,真正想做创新药的生物科技企业仍面临着诸多压力和质疑。
许多投资人会指手画脚、提出类似这样的要求:美国某生物科技公司针对某靶点开发了某种药物,你能不能针对同样的靶点给我搞个同款产品出来?至于你说的那些个新技术,我觉得不靠谱,先放放……。许多有识之士抱怨中国的生物科技企业热衷于模仿,殊不知,正是某些投资人的偏好造成了这种状况。
在那个时期,国内比较应景的生物科技企业当属索元生物,其创始人罗文来自美国辉瑞。索元生物的商业模式是,先从美国药企购买临床试验失败的候选药物的技术授权,换个适应症之后再引入中国,发掘该候选药物在其他领域的价值。比较形象地说,这种商业模式是“垃圾堆里捡漏”,但“垃圾堆”毕竟来源于美国药企,还是可以贴贴金的。于是乎,索元生物迎合了一票投资人的偏好,融资之途堪称顺利,只是卡在了临门一脚——今年11月26日索元生物在科创板上市的IPO审核终止,前途难料。
终止索元生物科创板IPO审核。来源:中国证券报
我从美国归来、加入生物创业公司之后,同样体会到了“美国月亮就是圆”这种偏见。这家生物公司致力于打造mRNA疫苗平台,不仅具备抗原的预测和设计能力,还开发出了独特的mRNA药物投递体系。然而,有些投资人的问题实在很匪夷所思:
“你们研发团队中有谁是从美国那几个做mRNA药物的公司出来的?有谁是从美国那几个做mRNA研究的高校实验室出来的?”
“如果没有,那你们的技术是从哪里来的呢?解释不了来源啊。”
说穿了,这类人在内心深处认为,只有美国人才配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技术,而中国人顶多只配模仿抄袭;他们拒绝相信扎根本土的中国团队能够做出独立于美国既有体系的原创性技术。于是,我也毫不客气地怼了回去:
“那你说说,中国的氢弹是抄美国还是抄苏联的呢?”
“你是否知道世界上还有个东西叫做‘于敏构型’?”
但是这段经历倒是促使我深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美国对中国生物科技产业展开规模更大的制裁,使得中国企业难以从美国购买专利或技术授权,会对行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真有这么一天的话,从美国获取技术授权、在中国就地变现那种商业模式,必将不复存在;整天执着于模仿乃至抄袭美国技术的投资人,也会被自然而然地淘汰出生物投资圈,因为他们连标的都找不到。能适应产业环境变化生存下来的,必然是脚踏实地开发原创性技术的中国生物科技企业。与其靠输血续命,何如自主造血?而投资机构也再没有所谓的“捷径”可走,唯一的选择就是强化自身的尽职调查能力,将资源集中于开发原创性技术的生物科技企业,促使中国生物科技产业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腾飞。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