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迪奥之后,奔驰发布此等广告,太傲慢了
潘昱辰
(文/潘昱辰 编辑/娄兵)近段时间,清华美院走秀、摄影师陈漫为迪奥拍摄广告、电影《雄狮少年》上映及三只松鼠商业广告等一系列事件,先后在互联网上引起巨大争议。数起舆情事件共同的争议焦点,则在于其呈现内容均展示了西方对华人“眯眯眼”的刻板印象。而在不少网友看来,这些出自中国人的作品、广告、营销或宣传,都有迎合西方偏见、故意“审丑”、自我矮化之嫌。
然而面对舆论的广泛质疑,仍有商家和广告制作方“不撞南墙不回头”。这一回“翻车”的则是豪华汽车品牌梅赛德斯-奔驰。
日前有网友发现,奔驰在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上发布的一则新广告中,其启用的女性模特,同样因“眯眯眼”引起许多网友的不适。
观察者网注意到,这则广告早在12月25日中午便由@梅赛德斯-奔驰 发布在微博上,由一男一女两名华人模特参演,营销对象则是新一代CLS四门轿跑车。然而网友关注的焦点则在于视频中女性模特的吊梢眼式妆容,再度迎合了西方“黄祸论”式的歧视印象。
而在此之前,奔驰在官方平台发布的华人广告模特照片是这样的:
或是这样的:
微博认证信息显示,@梅赛德斯-奔驰 微博的运营主体,正是北京梅赛德斯一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启信宝数据显示,北京梅赛德斯一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2月,是由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双方股比为51%:49%,注册资本超过人民币1.02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唐仕凯,经营范围为提供与市场营销、销售、售后服务、网络发展、品牌形象和培训相关的咨询与服务。
除微博外,奔驰的这则广告还在微信朋友圈及一些视频网站上广为传播。并且,奔驰在朋友圈中投放的广告截图,几乎都选择了聚焦模特“吊梢眼”的特写,令不少网友非常不适。
更令一些网友感到愤怒的是,就在这则广告流出前夕,陈漫迪奥广告、电影《雄狮少年》和三只松鼠等一系列“翻车”事件,已经大大激起了网民对“眯眯眼”刻板形象的反感,而奔驰却选择在此敏感时期发布同类广告,无异于“顶风作案”,有刻意刺激舆论情绪、甚至反向营销之嫌。
观察者网注意到,关注转发这则广告的网民,多数都对“眯眯眼”表达了不满:
然而在@梅赛德斯-奔驰 所发微博的下方,也有部分评论表达对此类审美的理解和包容:
值得一提的是,诸如向上拉眼角等故意形成“眯眯眼”“吊眼梢”式表情效果,当前已是国际上公认的对华人乃至亚裔的歧视动作。今年6月,一名塞尔维亚女排选手在对阵泰国的比赛中向对手做出拉眼角举动,被国际排联处以禁赛两场和2万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14.2万元)的惩罚。
连一些西方媒体如《纽约时报》也在此前报道中承认,“被夸张了的东方人特征,被异域猎奇心和文化优越感渲染、放大,深深印在西方人的集体想象之中,挥之不去。”
同时观察者网注意到,在广告营销层面,奔驰近年来已不止一次“翻车”。
2020年12月,奔驰在未获得NBA传奇球星阿伦·艾弗森授权的前提下,擅自在广告中使用了艾弗森的近似形象,并以后者身高来为自家1.33T小排量发动机进行营销。其后,艾弗森在华经纪团队向奔驰方面递交律师函,要求立即删除有关广告内容,并迫使奔驰公开作出道歉。而艾弗森本人也公开表示,奔驰这样的做法“不酷”。
今年10月,奔驰又因转发脱口秀演员杨笠的视频引起不小争议。此前杨笠曾在综艺节目《脱口秀大会》上以一系列讽刺男性的言论出位,因而遭到部分网民的抵制。随后,杨笠工作室声明称杨笠与奔驰并无代言关系。而奔驰在面对争议时虽然没有删除已转发微博,但也将其设为“仅粉丝可见”以平息风波。
观察一下:
截至发稿,奔驰官方尚未对“眯眯眼”广告引起的质疑作出公开回应,也暂未下线这则广告。
在一些网友看来,“眯眯眼”广告之所以引起众怒,不光是由于“眯眯眼”本身引起的争议,还包括奔驰方面明知近期舆情形势,仍要逆流而行、“顶风作案”,进一步伤害了国内消费者的感情及对奔驰品牌的信任。
作为一线豪华品牌,奔驰本应对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抱有敬畏之心。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奔驰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2020年,奔驰全球销售汽车216万辆,而中国市场销量即占近四成。就在12月初,戴姆勒大中华区负责人唐仕凯还公开表示,中国是奔驰最关键的增长驱动力,也是公司“全面电动”转型的重要创新基地。
过去数年,借助中国豪华汽车市场整体扩大的红利,奔驰在华进入高速增长期,一度登顶国内豪华车销量冠军。然而今年受零部件供应短缺及竞品挤兑的影响,奔驰在华销量较之以往出现了显著下滑。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北京奔驰在华销售约51万辆,同比下滑8.1%,落后一汽-大众奥迪、华晨宝马分别达近7万辆和近10万辆。
值此多事之秋,奔驰在处理与消费者关系等关键问题上本应格外谨慎。然而通过此次品牌营销事件,奔驰却又向最关键的中国消费者捅了一刀。正如网友在评价奔驰“眯眯眼”广告时指出,没有哪个国家会允许一个外国品牌羞辱本国人民,而一个不懂得尊重消费者的品牌,又能走多远?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