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大研究称中国人“吃肉太多造成空气污染”
王世纯高武德势力一般惺惺相惜
【文/观察者网 王世纯】香港中文大学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称,近30年中国人的肉类消费量大增,中国人“吃肉太多造成空气污染”。港中大还建议中国人为了减轻空气污染,应当将饮食习惯改为植物性饮食。
港中大的“研究结果”让人联想到某些西方媒体不断炒作中国人“应该少吃肉”的报道,此前就有专家反驳:少吃肉就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不现实”。
据香港《大公报》12月29日报道,香港中文大学发布研究结果称,受饮食模式转变影响,中国人近年对肉类需求增加,成为空气污染源头之一。由于肉类产出增加,过去30年中国悬浮粒子增加导致近9万人因患上空气污染的相关疾病而死亡。
这项跨学科研究是港中大、埃克塞特大学与北京大学,通过港中大—埃克塞特大学环境持续与应变联合研究中心(联合研究中心,ENSURE)联合进行。有关研究结果最近已在国际著名的食品、农业和环境科学领域期刊《自然-食品》(Nature Food)发表。戴沛权教授、林汉明教授及李成业教授28日召开发布会,向记者讲述团队的研究成果。
戴沛权教授(中)、林汉明教授(右)及李成业(左)教授 图源:大公报
报道称,这是全球首次研究发现,广泛采用多菜少肉的饮食模式,可成为减轻中国严重空气污染问题的对策之一。研究团队指出,中国自1980年代起,经济和人口快速增长,加上人们从以植物为主逐渐转为肉类密集型的饮食模式,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肉类消费国家。研究团队整合并分析1980年至2010年的各类数据,结果显示肉类产量已由1500万吨增加至8000万吨。
研究发现过去中国人饮食模式的改变,尤其因肉类消费量大增,使农业氨排放量增加了63%、微细悬浮粒子每年每立方米平均增加10微克,而这个从饮食改变带来的增加量约为同期来自所有污染源的微细悬浮粒子的20%,并导致每年约90000人过早死于空气污染相关疾病。
港中大理学院地球系统科学课程副教授兼研究项目负责人戴沛权教授表示,空气污染是中国长期以来的主要环境健康问题。动物排洩物和用于种植动物饲料的肥料,会释放大量氨气,从而导致微细悬浮粒子在空气中形成。
戴沛权表示,如果中国人将多肉习惯改为植物性饮食,可减轻氨气和悬浮粒子数量,以及避免每年7万5千人因空气污染而死亡。戴沛权还建议,每人每日摄取40-75克肉,即手掌大小的份量,已可维持健康。
长期以来,西方某些媒体一直在中国的环保问题上大做文章。然而讽刺的是,2020年外交部发布的《美国损害环境事实清单》显示,美国才是全球累积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1751年至2010年间,美国以仅占世界3%-4%左右的人口,贡献了全球27.9%的排放量,累积排放量约是中国的3倍。美国人均碳排放量也一直居高不下,2017年其人均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14.6吨,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3倍、中国的2倍多。
作为全球累积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美国人会选择“少吃肉拯救环境吗”?
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给的回应是:美国人“不一定”要通过少吃肉来推动减排,因为一些畜牧养殖的新的方法正在研究之中,这可以有效减少甲烷气体的排放。
克里表示。表示,实现碳净零排放所需的技术尚未诞生,人们要认识到这一现实和挑战,也需要尽快的发展技术实现这个目标。
关于少吃肉就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首席专家徐影曾回应称“不现实”。
“虽然畜牧业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排放,但通过少吃肉甚至不吃肉来遏制温室气体排放肯定是不现实的。”徐影表示,可以通过提高畜禽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来有效提升单产水平,在减少动物养殖数量的同时,减少单位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总之,需要科学养殖,在提升畜禽生产效率的同时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不能指望仅仅通过少吃肉甚至不吃肉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