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盛:疫情阴影下,周边外交更加突出
作者:李开盛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节奏,同时也使国际格局更趋复杂。在风雨如晦的2020年,国家间关系波澜增多,线下外交不同程度受阻。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外交依然取得诸多突破。其中处于外交全局首要位置的周边外交,更是呈现不少亮点。
首先,“羊外交”“云外交”等铸就合作抗疫典范。年初新冠疫情刚暴发时,蒙古国就创举性地表示捐赠三万只羊支持中国抗疫。蒙古国总统巴特图勒嘎、柬埔寨首相洪森、巴基斯坦总统阿尔维“逆行”访华,更体现了周边国家在关键时刻的政治支持与外交抉择。当周边国家遭受疫情冲击,中国也及时伸出援手:捐赠医疗物资,派出医疗专家组,并与韩国、日本、新加坡、柬埔寨、缅甸、印尼等国建立复工复产“快捷通道”,承诺向柬埔寨、菲律宾等周边国家优先提供疫苗。
其次,东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反映双方相互依存的现实。2009年起中国就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则自2011年以来一直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到2019年才超越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而在2020年世界各国贸易普遍受到疫情严峻冲击的情况下,2020年第三季度刚过就传来消息,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同比增长5%,达到4818.1亿美元,东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在新冠疫情冲击各国产业链供应链的情况下,中国东盟贸易逆势上扬反映出地区邻国间真正的相互依赖关系。美国等国不断鼓吹“撤出中国”和所谓重组产业链,但在疫情重创全球的时候,谁才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顶梁柱”、谁才是危急时刻可以命运与共的真正伙伴,才真正一目了然。
最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体现各方风雨同舟的决心。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世界各国的计划,许多国际谈判因为边界封锁或受影响或被推迟。即使如此,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仍于2020年11月15日正式签署协定,不但宣布建立了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更向在疫情重压下的世界传递出团结、合作的信号。
放眼未来,周边无疑仍将是中国外交的首要和关键。不管接下来疫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与周边关系仍将在2021年以及更长时间内保持充足动力。疫情只是催化剂,如下方面才是决定周边在中国外交中优先地位的根本因素。
第一,大国关系走向迷离,周边仍是稳定器。虽然美国政府即将换届,但舆论普遍认为美方对华战略打压的总方针不会变,变的只是方式方法而已。欧洲对华态度较为务实,特别是经贸方面的合作有望因为中欧投资协定的达成更上层楼,但双方在人权、意识形态等领域的矛盾仍在,欧盟仍是美国为牵制中国发展而极力拉拢的重要帮手。而中国与周边国家不但经贸上利益紧密相连,而且由于拥有相近的历史、文化与国情,对相互尊重彼此政治制度与发展道路有着更深刻的感受,更容易彼此理解、相互共存。
第二,在全球化面临重组的今天,地区合作越来越成为优先合作方向。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在发达国家内部分化、全球发展差距仍然巨大、世界产业分工体系受到大国竞争和新冠疫情等因素冲击、国家间科技竞争面临扭曲的情况下,基于地区的合作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现实选择。对中国来说,有利的条件是在众多海陆邻国中,既有日本、韩国、新加坡这样的发达经济体,也有马来西亚、印度、泰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力量,还有诸如印尼、巴基斯坦、菲律宾等拥有庞大人口与市场潜力的国家。与周边强化合作,有利于中国在全球市场获得更加巩固的地位与影响。
第三,周边是实践新型国际关系、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首要舞台。当代中国外交的根本特征之一,就是不仅服务于当下的国家利益需要,更着眼于全局与未来,提出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最终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两者都是针对传统国际关系思维无法解决的全球性挑战提出的中国方案。作为地理上的邻居、文化上的近亲、经贸上的伙伴,特别是在RCEP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与周边国家最有条件也最有可能率先建成命运共同体。
当然,通过了疫情考验的中国与周边关系仍然潜藏挑战:中印边境仍不平静,南海地区局势仍有再起波澜的可能,朝核问题等热点仍是关乎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待解难题……但问题的单子再长也不怕,关键是“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如果中国与周边国家能够保持团结,不受外部势力干扰,地区安全、发展与繁荣就能最大程度得到保证。(作者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