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攻坚进行时】中国精准扶贫成就彰显世界意义
作者:张丽琴
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中国脱贫攻坚成绩斐然、世界瞩目。中国式扶贫是中国道路的亮丽篇章,同时也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科学指南,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反贫困理论,为国际反贫困思想增添了中国智慧。
精准扶贫加速世界减贫进程,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中国力量
中国是人类减贫事业的重要成员,中国的扶贫开发是全球减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脱贫攻坚成效直接影响着全球贫困治理成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七亿多人摆脱贫困,占全球贫困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全国农村贫困监测调查,按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测算,“截至2019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551万人,累计减少934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0.6%,累计下降9.6个百分点。”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起每年减贫都在1000万人以上,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国家人口规模。经过8年持续奋战,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我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也意味着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继续走在全球减贫事业前列。中国扶贫成就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赞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前署长海伦·克拉克指出:“中国最贫困人口的脱贫规模举世瞩目,速度之快绝无仅有!”
中国的脱贫攻坚直接影响着全球贫困治理进程。根据世界银行《2019年度报告:终结贫困,投资于机会》显示,中国所在的东亚与太平洋地区每天生活费不足1.90美元的人口占比不到1.5%(如果不包括中国在内,则为3.8%);而到2021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进一步下降到1%(如不包括中国,则降至2.7%)。由此可见,我国脱贫攻坚对该地区乃至全球的减贫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联合国粮农组织干事若泽·格拉齐亚诺·达席尔瓦指出,“中国的努力是使全球贫困和饥饿人口减少的最大因素。”中国如期消除农村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将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中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成功实践必将给全球减贫事业带来巨大信心,为缩小世界经济贫富差距作出贡献。
精准扶贫回应贫困治理难题,为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样本
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辉煌成就不仅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了直接贡献,也为解决全球贫困治理难题提供了中国经验及启示。从全球来看,自19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十年间,十几亿人口摆脱了贫困,世界减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当前全球贫困治理仍面临着巨大挑战。世界仍有10%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中,贫困人口规模较大;不少国家因经济增长乏力,发展成果难以惠及穷人;各国贫困治理效果参差不齐,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极端贫困人口有增无减;很多发展中国家贫困治理能力不足,不能根据国情实际制定减贫规划并且贯彻执行,从而制约了减贫工作的开展;加上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预测,2020年全球可能会因此增加4000万—6000万贫困人口,贫困率将不降反升到8.6%。由此,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消除极端贫困目标的实现仍然任重道远。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减贫成绩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对加速全球减贫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减贫经验经过大规模实践检验,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国际性,为全球贫困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样本。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取向,不断出台有利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进步的政策措施;二是充分发挥政府在减贫中的主导作用,以应对经济增长带动减贫弱化的普遍趋势;三是坚持开发式扶贫,帮助提升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四是不断加大扶贫开发的投入力度;五是完善精准扶贫机制,关键是建立和完善自上而下、分级负责、逐级分解与自下而上、村民民主评议的识别机制;六是坚持农业优先,全面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七是坚持普惠政策和特惠政策相结合,增大扶贫政策的覆盖面和针对性。这些经验基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同时也蕴含着贫困治理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原则,具有鲜明的普遍性和国际性,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的国家摆脱贫困、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精准扶贫彰显我国政治制度优势,为应对经济增长带动减贫弱化的普遍趋势提供中国经验
在贫困治理领域,长期以来,大多数国家都奉行“涓滴效应”,面临着经济发展带动减贫弱化的普遍趋势,对解决贫困问题一筹莫展。经济“蛋糕”的做大,并不能自然而然地解决社会的不平等问题,“市场看不见的手”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又常常是无力的。中国精准扶贫理念坚持发挥政党领导和政府主导作用,动员一切力量、调动一切资源,瞄准扶贫目标,精准施策,为全球减贫方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脱贫攻坚,加强领导是根本。中国共产党把坚持脱贫攻坚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统一,为脱贫攻坚做好顶层设计提供了基础;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扶贫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中国政府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中国精准扶贫的实践中,政府是贫困识别、贫困干预、贫困退出以及脱贫成效评估等减贫全过程的主导性主体。政府在脱贫攻坚中不断加大资金等投入,通过“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多层级政府间合力协作的制度安排提升了政府扶贫的整体效能,促成了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汇聚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三维资本协同脱贫合力,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大动力。中国政府主导的开发式扶贫,区别于外部投资拉动,区别于单纯福利制度和非政府组织主导,是我国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特征。
中国脱贫攻坚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科学高效的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包括责任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帮扶体系、社会动员体系、监督体系、考核评估体系等,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以“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精准管理”的工作体系为核心,包含了保障该工作体系高效运行、相互联系的多种子系统,解决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关键问题,实现了扶贫资源与贫困户、贫困人口的“精准对接”,激发了扶贫脱贫的外源性动力和内源性动力,以脱贫政策和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回应了致贫原因的复杂性和多重性,是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完备科学体系。这一贫困治理的新体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不仅创造了减贫脱贫的“中国效率”“中国速度”“中国奇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了经验镜鉴和中国样本,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评价。
精准扶贫推动国际减贫合作,为构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
贫困问题是一个历史性、世界性的难题,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当前,全球仍有七亿多人口忍饥挨饿。习近平总书记呼吁国际社会积极关注广大发展中国家民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携起手来,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减贫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领域的重要内容。中国坚定不移支持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在致力于自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始终力所能及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利用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等平台,积极助力其他发展中国家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通过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投资,免除无息贷款债务,提供项目技术、智力、人才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
为发展中国家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消除贫困的重要条件和保障。根据世界银行集团发布的研究报告,“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实施可使3200万人摆脱日均生活费低于3.2美元的中度贫困状态,使全球贸易增加6.2%,沿线经济体贸易增加9.7%,全球收入增加2.9%。“一带一路”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促进了沿线国家打破发展瓶颈,缩小发展差距,加快了全球减贫进程。习近平总书记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夯实共赢基础;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提升发展的公平性、有效性、协同性。这些理念和主张,为改善国际发展环境,创造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良好条件,建设一个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世界提出了全新的方案,彰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地位和担当。
精准扶贫创新贫困治理理念,为国际反贫困理论增添中国智慧
贫困问题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长期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可以看作是不断同贫困作斗争,从落后走向繁荣的历史。因此,贫困问题也引起了各个学科的广泛关注,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西方国家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提出了系统的反贫困理论,其中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涓滴效应”反贫困理论、“收入再分配”反贫困理论、“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赋权”反贫困理论等。上述返贫困理论从不同视角对贫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推动了世界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的发展。但是,由于理论本身的局限性,并没有真正地解决全球贫困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全球减贫事业陷入了“停滞不前”的困境。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脱贫攻坚实践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这些重要论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贫困治理思想,体系完整、逻辑严密、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一是把扶贫开发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为脱贫攻坚做好顶层设计奠定基础。二是不断完善扶贫体制机制,保障脱贫攻坚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施“上下结合”,良性互动。三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略,这是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方法论和根本遵循。四是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五是坚持扶“智”与扶“志”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六是开展双边和多边交流合作,共同构建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精准扶贫所蕴含的制度扶贫、合力扶贫、内源式扶贫等贫困治理思想,丰富和创新了人类反贫困理论,指导中国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彰显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对西方扶贫理论的创新与超越,有助于构建中国贫困治理全球传播对外话语体系,从而助推人类思想文化繁荣与进步。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