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新之力实现“交通强国”之梦
作者:邵旭华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乘坐京张高铁赴张家口赛区考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期间指出,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就是高铁,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现在已经领跑世界。要总结经验,继续努力,争取在“十四五”期间有更大发展。总书记的讲话既是对近年来中国铁路取得成绩的肯定,也是对今后中国铁路发展提出的殷切希望。
交通运输是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奋力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既是人民的呼声也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历史的必然。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历经岁月变迁,中国铁路实现大跨越大发展大变革。“十三五”期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由12.10万公里增加到14.63万公里、增长20.9%,高铁由1.98万公里增加到3.79万公里、翻了近一番,特别是“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机车车辆技术、重载铁路技术、高原铁路技术等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铁路这张“名片”愈美愈响,它创造着美好生活的新时空,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逐步实现。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百姓幸福,需要我们各行各业担起责任勇向前,撸起袖子加油干。从“嫦娥”奔月到“北斗”棋布,从“天鲲”试航到“鲲龙”出水,从港珠澳大桥通车到如今的首条跨海高铁贯通,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都是中国人努力拼搏的结果。作为交通运输的主干力量,中国铁路从“双11”的“复兴号”高铁首次变身货运专列、汉口至北京300公里时速“一站直达”,再到全球首列高速货运动车组的下线、载货容积800立方米的智能移动仓库闪亮登场,大大促进了消费需求的提升,加速了国内大循环的流动。同时,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钢铁使者”,中欧班列可通达的城市已超过90个,涉及20余个国家,特别是针对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中欧班列逆势增长不仅为各国送去战疫信心的同时,也为国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中国的交通运输迎来更加宝贵的“黄金时期”。而中国铁路发布的《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以系统化顶层设计文件的形式明确了中国铁路未来30年的发展蓝图,可以说是吹响了新时代铁路人奋进的新号角,开启了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新征程。
梦想来自于坚定的信心,目标来源于十足的“底气”。过去百年中国铁路披荆斩棘,近40年来中国铁路一路快跑成绩傲然,未来中国铁路还要谱写新辉煌。我们相信,迈向“十四五”,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助力交通强国建设,服务新发展格局,护航经济社会发展,铁路必将责任所致,使命必达。让我们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开拓创新,一定会创造出更加美好幸福的明天,一定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邵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