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佳山:少抢明星,多些传统文化元素
近期,一些剧情类舞蹈综艺如《舞千年》影响力不断外溢,在海外也开始受到持续关注,一些精华片段在国外社交网络、视频网站和流媒体平台上被广泛传播,说明以传统舞蹈为代表的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正日益成为能被海内外流行文化认可的“公约数”。
上世纪80年代,我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流行文化市场,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近受我国港台地区及日韩两国,远受欧美流行文化的潜在影响,在世界流行文化版图中缺乏自身鲜明的色彩。特别是在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前后,以“饭圈”为表征的粉丝文化、粉丝经济开始进入我国,并逐步占据我国流行文化的主要舞台,出现了依靠堆积“小鲜肉”及对嘴型、炒话题的“唯流量论”等严重泛娱乐化倾向,在忽视了文化产品最重要的内容质量同时,也造成了广大青少年价值观混乱等种种恶果,整个流行文化市场都亟待再出发。
好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连续剧、直播、短视频和游戏等跨媒介、融媒介通俗流行文化产业的发展,对讲述中国故事,提升文化软实力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推动效应。一系列围绕优秀传统文化的制作精良、艺术精湛的晚会、综艺节目接连“破圈”。以节庆民俗、传统舞蹈为代表的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被海内外青少年所接受,其文化创造力和感召力被进一步放大。这也是在李子柒现象之后,我国新一轮文化“走出去”的鲜活表征。
优秀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有机整合和深度融合,对于我国文化产业具有重要的节点意义,有利于增强我国青少年群体的民族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贯穿2021年全年的文娱行业综合治理的现实语境下,艺人只有端正三观,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内涵,提升相关文化产品的内容质量,才能产生更为真实、立体和可持续的影响力,才能成为流量的主人,而不是被流量所裹挟甚至绑架。无论是中秋、国庆,还是即将到来的元旦、春节,各类演出、网络表演经纪机构,各类网络播放、表演平台和网络虚拟社区,都应摒弃上一轮发展周期的种种陋习,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全行业的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积极储备动能。新年将至,各大跨年晚会陆续官宣,在即将与观众见面的同时,也是我国文娱行业在综合治理后的一次集中检阅。以中华传统节日的深厚土壤为依托,优秀传统文化正助力我国流行文化再出发。(作者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市文联2021年度签约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