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加持 闽宁演绎新“山海情”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从10月中旬来到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赖瑞云就一直忙在地里,奔波于乡村设施大棚和农业企业之中。来自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的他,是2021年福建省厦门市科技局外派援宁专技人才。
初次踏上这片土地,赖瑞云感到很振奋。
在多年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的帮扶下,闽宁镇的近千栋设施大棚,即使在寒冷的冬季,农民仍然可以在里面栽种水果蔬菜,老百姓也不再为这个时节的果蔬供应而发愁了。
像赖瑞云这样的科技专家,近年来广泛活跃在宁夏脱贫攻坚一线。他们传技术、上项目、组机构、建园区、搞培训,用科技力量让昔日的“干沙滩”变成了“金沙滩”,也让老百姓从脱贫走向了致富。
赖瑞云的调研计划
“基本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了,群众想要更上一个台阶。”赖瑞云走访了解到,当地的企业和干部群众想要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开展乡村观光采摘等特色旅游,进一步增收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
赖瑞云发现,一些农民和乡村生态园花重金引入了稀有果树,但因为缺乏果树种植经验、大棚果树种植技术跟不上,植被成活率不足一半,群众损失惨重,积极性大大受挫。
“事实上,只要选对品种、用对方法,发展特色经济作物在闽宁镇是完全行得通的。”走访原隆村昌盛光伏生态科技园时,赖瑞云为当地群众打气。
如何进一步发挥设施大棚的优势,提升特色生态经济植物的潜力,正是他来闽宁镇以来一直思索的问题。
在近一个月的调研后,赖瑞云找到了工作方向和重点。“我想要结合自己果树栽培和快繁方面的专业技术,帮助当地百姓拓展种植品类,提升作物品质。”他说。
冬季是最好的土地调整期,闽宁镇土壤碱性严重,赖瑞云从本地取材,巧用蚯蚓土、牛粪等来改善大棚土壤环境。
针对现有大棚品种,他根据所学加强营养供给和病虫害防治,为植被整形修剪,不仅大棚内部景观大幅提升,还释放出更多空间,提升了温室大棚的利用率。
人和项目同等重要
除了发挥自身专业技术领域,赖瑞云还计划通过闽宁协作的平台,把更多福建优质农业专家技术人才和农业科技项目引到闽宁镇,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特色农业,从而延伸闽宁镇农业产业链。
的确,人才和项目是最有力的抓手。
近年来,福建、宁夏两省区支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实施一批科技合作项目,硕果累累。福建省累计组织300多名科技人员和科技特派员赴闽考察学习,并整合两地高校、科研单位36名高层次专家组建了以福建农林科技大学兰思仁校长为首的闽宁科技合作专家组。
宁夏农林科学院与福建农科院承担的宁夏智慧食用菌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成功引进筛选羊肚菌等4个名贵珍稀药食兼用食用菌品种,在闽宁镇建立羊肚菌示范生产基地,并培养技术骨干11人。
宁夏大学联合厦门大学“闽江学者”尹应武教授为首的专家团队共同实施的水溶性生物高分子及多功能新型系列肥料研发项目,在石嘴山市惠农区建立了1000亩青储玉米、灵武市1000亩灵武长枣应用示范基地。
踏上乡村振兴这一新征程后,闽宁两地将目光投向了更高更远处。
由宁夏农林科学院联合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科院和宁苗生态园林公司等承担的美丽乡村与高效生态农业科技创新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正在众人的期待中落地、生根、结果。
平台助力成果转化
成果转化必须有阵地,这是两省区达成的共识。
在福建、宁夏科技部门的连续支持下,福建农科院食用菌专家在固原市彭阳县长城塬建立了闽宁现代循环农业(食用菌)科技示范展示区。园区占地500亩,建成标准化出菇室360间、现代化生产线2条,引进和培育生产企业4家,创建了“草—菇—畜—田”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以杏鲍菇、平菇、香菇工厂化生产为主,日产各类鲜菇5吨,年产值2000多万元,年转化利用农业废弃物3000多吨,制作生物饲料及有机肥5000余吨。
另外,两地支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组建了闽宁食用菌研发中心、固原肉牛研究中心和宁夏蜂产业研发中心3 个创新平台,委托厦门科易网运营宁夏技术市场。目前,宁夏技术市场成果库拥有福建科技成果14837条,专家人才327名,有力支撑和促进了技术成果在宁夏的应用。
对于来年的春耕,赖瑞云早有规划。
巧克力味薄荷、台湾香檬、台湾果桑……这些由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多年培育出的“珍”“稀”“特”植物新品种,种植技术已相对成熟,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当地群众能快速上手。
挂职期为一年的赖瑞云常常感到时间紧迫。“这一年,我要稳稳接好上一轮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的接力棒,力争把当地农业版块做大做强,不辜负受援地百姓的信任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