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文荟澳看文化体育产业如何发展——澳门回归祖国22周年社会观察之九
【环球网报道 驻澳门特派记者毛磊】为期四个月的“艺文荟澳: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2021”10月在澳门圆满落下帷幕。这一大型国际文化艺术盛会包括30项、在25个地点展出的展览,打造出覆盖全城的艺术网络,为澳门市民及游客带来了多元视觉艺术盛宴。
由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与旅游局主办的“艺文荟澳”借助世界艺术资源丰富市民生活,力求激发城市智慧和想象,重塑后疫情时代向善臻美的人文精神。旨在不断推进澳门作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创意城市美食之都”的人文建设;加强中华文化和多元文化在澳门的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澳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中国当代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教授担任展会总策划人,并以“全球化的进与退”为题策划主场展。设于澳门艺术博物馆的主场展由“妈祖的梦”“利玛窦的记忆迷宫”“全球化的进与退”三部分组成,辅以分布于城区的6件遥相呼应的公共艺术作品,凸显当下对于全球化和个人、生活与梦想、远和近、安全感与幸福感等方面的反思和探讨。
此外,“澳门:美食之都——起筷!”展出13位艺术家的作品,探索“饮食”对社会和历史的影响;南京以“开境”作为主题,展示南京数十位诗人、小说家、评论家和艺术家的作品;“武汉:设计之都——共情”活动设置“抗疫海报展”“口罩艺术展”和“时尚艺术展”等来自中国内地、泰国、阿根廷、埃及、意大利等地的艺术家作品,探讨共情能力,让艺术走进全城不同角落。
尽管澳门具有相当不错的文化体育发展基础,市民也热爱文化体育活动,可惜文化体育产业在澳门至今尚未发展起来。目前澳门特区政府明确提出:大健康产业、现代金融、会展商贸、文化体育等是澳门重点发展的产业,每个产业再通过落实有关项目作为切入点。
那么,在澳门发展文化体育产业具有条件吗?在开发文化体育产业,逐步拓展体育产业链,鼓励和支持博彩企业举办多元文化体育活动等方面有哪些推动建议?澳门特区政府在文化体育产业发展政策是否足够?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近年大湾区文化体育产业发展形势良好,产值规模、从业人数呈上升趋势,澳门如何加强与湾区开展这方面的合作?内地或邻近地区在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有哪些经验值得澳门借鉴?
探寻文化产业发展新思路新模式
“艺文荟澳”这场城市流动盛宴,在疫情之下为澳门文化事业、产业发展探寻出新思路、新模式,在国际化的视野里,增强澳门文化传播的能力。
“艺文荟澳”荟萃了澳门、内地及世界各地的艺术精品,生活视野广阔,艺术功底厚重,人生思考深刻;灵动的艺术造型立意深远,诉诸视觉的空间形象,力求从更高层次上认识和表现世界,突破了固有的维度和静态形式,向着多维的心理时空悉心探索,一件件展品上充满了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和张力,充满了耐人寻味的美感和意趣。众多艺术家激情、思绪、想象力和灵感的艺术展开,以“各美其美”的独自奉献,汇合成“美美与共”的艺术大观。
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欧阳瑜表示,长期以来,特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并将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中西融合的文化交流基地”作为核心理念纳入施政方针。“艺文荟澳”的命意,乃在张扬人文精神,借助世界艺术资源丰富市民生活,激发城市智慧和想象,优化澳门文化生态,其多姿多彩的艺术展示,正是“一基地”建设构想的生动体现。
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认为,文化体育产业是近年澳门特区主动提出的产业培育方向,原因在于澳门本身具备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以及大赛车、马拉松等国际级体育竞赛品牌。体育产业的培育不但有助澳门善用已建成的各项基础设施,而且有助传统旅游业、大健康产业以及会展商贸产业的联动发展,从而推进澳门产业结构适度多元合理布局,增强宏观经济发展动力,扩大澳门居民的就业机会和空间。
澳门街坊总会理事长陈家良表示,随着疫情澳门经济受到重创,面对经济结构过于单元的问题,《国家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特区政府必须加强构建相关产业及人才培养,配合国家政策摆脱澳门经济结构单一的问题,与此同时又应加大对澳门文化体育产业的扶持,从而使澳门能够更多元地发展。
他认为,澳门具不少特色品牌运动及体育赛事,如过去每一年都会举办的大赛车等,也会举办不同的文化竞技比赛,有条件将文化跟体育互相结合,打造成澳门独特的新类型特色产业,并借助“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名牌及定位,吸引更多旅客及参加者来澳,带动澳门的经济发展之余,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内容。
澳门文化体育产业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澳门虽然近年来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资源有限、产业结构单一的发展制约始终存在。发展文体产业有助于响应社会日渐增长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也能够在不受资源制约的情况下促进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澳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之一、珠三角经济乃至亚太发达区域的中心城市之一、中葡平台、“一带一路”战略参与地区,除了在发展文体产业方面拥有一定的区域优越性,其对外开放程度高也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澳门文体产业发展的联动性与影响力。
澳门理工学院健康科学及体育高等学校校长吴新凡认为,澳门在体育及其营商环境方面,有一定基础。发展体育产业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国家层面的全民健身计划,未来5年将会投放大量的资源,并将其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澳门身处大湾区,未来5年的规划相信都会牵涉到体育这方面,无论是直接或间接,澳门文化体育产业发展具备基本条件,前景应都是比较理想的。
现在文化体育产业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可以说在摸索当中。怎样持续发展下去,以及怎样提升,这也是一个难题。澳门的几个大型体育赛事,如格兰披治大赛车,已经形成一种澳门的赛车文化了,澳门是旅游城市,在体育旅游发展方面发展得不错,经验值得推广。
澳门专上学生体育联会主席老杰龙认为,文化体育产业在澳门尚未真正形成一个产业,澳门的体育产业现在还处于初步阶段,不过有条件正式成为一个产业。作为体育产业,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首先是政府政策上的支持,政府需要提供适当的协助,如场地的配合、资源上的支持等,同时项目本身也要具有一定成熟度,才有机会去发展。
老杰龙说,其实体育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文化体育是一个较大的范畴,澳门需要营造条件去支持发展这一产业。产业是需要自负盈亏的,试问,澳门政府有哪些政策支持澳门的体育品牌?澳门政府有无政策,优先采购澳门本土品牌呢?我们本地的体育服装品牌,如果政府没有一些政策去支持本土品牌,发展空间自然小,澳门较多这些微型的体育产业。说起体育旅游,大家自然想起政府举办的几个大型活动,如大赛车、女排,但如果每一次都是由政府出钱去做,能否长远去运作呢?
澳门的体育项目在商业市场上运作的不多,所以做体育营销这方面的公司也难以生存。所以澳门要发展文化体育产业,需要有政府政策上的支持,需要有人力资源和场地的配合,这样才能使澳门从事文化体育产业的人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文化体育产业是新兴产业,所以需要扶持。就如政府扶持文创产业一样,希望政府出台具体的政策扶持体育产业的发展。观之世界,体育产业发展兴盛,体育有庞大的市场影响力,关注度非常高,大家都支持自己的国家,有凝聚力。香港目前也在大力支持体育产业发展。
如何支持更多澳门企业举办多元文体活动
近年来,随着大众健身、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为适应体育消费和旅游消费快速升级的趋势,为发展以“体育+旅游”产品为亮点的旅游发展模式,旅游和体育两大产业在融合过程中形成了多层次、多结构的对接发展模式。
澳门在传统及近期都拥有不少优质体育品牌赛事资源(如赛车、排球、拳击、乒乓球、篮球等),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发展体育产业,以体育带动旅游业,拥有广泛的发展前景。推动体育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小量政府投入撬动大量商业投资,形成大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良性互动,达致经济适度多元的目的。
体育产业可以是制造实体产品,也可以是服务性产品。如果是实体产品,澳门碍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未必可以做到的,可以在一些服务性的产品方面去努力。
澳门中华文化交流协会监事郑伟聪建议,澳门立足长远,联手临近的珠海、中山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更多城市,重点发展棒垒球产业,推动棒垒球运动成为澳门打入世界级赛事的明星项目。第一,整合资源。充分盘活整合澳门、珠海、中山三地的体育设施,促进澳门、珠海、中山的优质体育设施在三个城市之间一体谋划、整合建设、开放共享。第二,培育人才。在澳门四大高校中选取合适试点,建立横跨内地、澳门、台湾的青年棒球队伍,打造青年梦之队,剑指2028年奥运赛事和2032年粤港澳大湾区申办奥运会。第三,建立组织。依托社团优势,组建粤港澳大湾区棒垒球联盟组织。
澳门立法会议员梁安琪提出,无论是发展文化体育产业,抑或是拓展体育产业链,都需要与其他产业进行资源的优化整合,才能全面推动整体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扩大,真正达到“1+1>2”的效果。作为国际性的著名旅游城市,旅游业是澳门的核心产业之一,文体产业和旅游业具有极强的产业关联度和渗透力。文体旅三大产业的有机融合,能够滋生出多元的产品,实现产业互相带动发展、市场交叉辐射的重要作用。
梁安琪认为有鉴于此,近年来特区政府大力推动澳门发展不同类别的文化体育项目,相关项目经过多年经营已演变成为具规模与影响力的周边产业,在自身发展之余反哺旅游休闲业发展,增强了澳门的旅游休闲业吸引力与产业价值链。澳门拥有的国际化资源十分丰富,包括国际化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国际网络引入世界级赛事和体育人才等,促进澳门体育交流及提升赛事的影响力,为澳门的体育和旅游产业添砖加瓦。
澳门专上学生体育联会主席老杰龙表示,目前内地和香港、台湾,大学生的体育发展都走向商业化,如果不走这条路,较难以推动,由商业带动推行较现实。现在澳门中学生的体育活动都是由教青局资助经费,可能较单一。引入商业元素后,其发展及广泛性都较强,而且商业性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去关注,如果单一由政府出资,不现实也不长久。如果活动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更有利活动的推广,如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可以令到企业愿意使用七八亿去购买经营权,可见体育市场的庞大力量。澳门可以在大学生和中学生的比赛中,引入一定的商业元素,这样可以令到比赛有比较大的发展和更多不同形式的出现。可以借鉴将体育赛事结合不同的元素,如文化、娱乐元素,令到赛事更加吸引;同时也要注意培育澳门的体育文化氛围,使澳门市民对体育活动更加投入。
澳门特区政府如何出台相关文体产业扶持政策
澳门特区政府早在2002年时,就提出了以“文化和体育活动”促进旅游业发展这一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概念。多年来,政府也一直致力于推动文体产业的发展,在《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框架(2020-2024)》中进一步提出“文化+体育”的行业融合发展模式,体现出循序渐进、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虽然政府支持文化体育产业发展的力度一直很大,甚至愈来愈强,但在推动这两个产业融合方面,尚有提升的空间。
特区政府在框架中提出的四大融合发展行业方面包括: “文化+体育”、“文化+节庆”、“文化+会展”、“文化+教育”,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两大产业构成价值链上的延伸和渗透,可见文化、体育及旅游其实是密不可分、互相有许多共融创新的空间。从而充分发挥各种大型体育活动的优势和市场特性,深化体育项目的发展方向和内容,具体集中资源打造属于澳门的成功体育品牌。另外,也可以在这些体育品牌和活动的基础上延展出更多的可能性,充份发挥它的市场潜力、使产品多样化同时扩大客源。
澳门发展文化体育产业能够极大地带动旅游业,促进经济多元发展。建议澳门特区政府借鉴内地先进经验,制定推动文化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规划,充分利用澳门自身的文化特色和优势,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去做一些优化和调整。从政府或者业界的不同层面,可以推动澳门与大湾区的区域融合发展,积极组织或发起更多的联动项目,合作举办更多体育活动和盛事。
文化体育产业作为澳门目前重点发展产业之一,政府提出“文化+体育”,但实际支持业界的政策并不多,目前澳门这一产业可以说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政府亟需出台具体且可以落实的政策,明确支持发展的措施,推动澳门的文化体育产业逐步发展起来。政府有责任发展一个好的营商环境,活化整个市场,这样就会有更多人愿意投身这个行业。
此外澳门多元文化资源丰富,在推广体育文化方面有优势,可以利用自身的国际网络引入世界级赛事,促进澳门提升赛事的影响力等。建议根据澳门的优势与特点,指引相关企业开发文体产品的多样性,进一步拓展文体产业链,促进澳门经济多元发展。
澳门理工学院健康科学及体育高等学校校长吴新凡认为,政府在体育产业方面的政策:从学校体育来说,是培养体育运动的习惯,培养终身体育运动的一个阶段,市场化需要大众的需求,如果市民热爱体育运动,相信可以形成体育产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建议政府可根据澳门企业的优势与特点,分门别类指引相关企业发展优势项目,以进一步开发文体产品的多样性,从而拓展文体产业链,并避免在发展产业时出现同质化竞争;同时,针对现有文体项目进行资源整合,以增强各类项目的粘性与整体产业联动性。
疫情下政府的经济负担相当沉重,直接支持某个产业的发展亦不易,吴新凡认为在产业这方面,政府的责任是怎样可以发展一个好的营商环境,如在融资渠道这方面,是否可以降低门槛?不只有大企业可以进去,让个人也容易进入这个门坎,活化整个市场,造就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就会有人愿意投身这个行业。文化加体育,可能只是一个载体,还可以放些其它元素进去,不是“1+1=2”这么简单,还可以等于3,或者更多。文化加体育,可以放绿色元素、智能城市元素、长者保健元素等在里面。
梁安琪建议特区政府借鉴内地先进经验,制定推动文化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规划,同时进一步推动现有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增加附属文化活动、旅游产品以及本地文化特色,打造以澳门文化、澳门特色为主题的体育品牌;此外,还可通过跨部门合作牵头业界打造固定的联络对接平台,畅通文化业与体育业的沟通协调机制。
体育产业的发展形态,根据城市和企业的特点可以有多种不同模式,澳门可以借鉴内地成功的例子,充份利用和挖掘自身优势,拓展和丰富旅游产品和路线,创造属于我们的品牌活动,把澳门打造成更多元化的旅游城市。
如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体产业交流互补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是全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在发展文化体育产业方面,无论是市场需求还是整体产业发展资源与优势,都极具竞争力。澳门若能加强与湾区的合作,相信将极大程度上拓宽本澳文体产业发展空间。澳门学者建议依托湾区各城市著名文体品牌,打造区域间的文体产业交流与资源互补平台;同时透过本澳现有文体品牌、旅游产品,与其它湾区城市的著名文体活动品牌,及旅游产品进行有机结合,打造具联动性的“一程多站”文体盛事活动等。
对此,有专家建议依托湾区各城市著名文体品牌例如广州交易会、深圳文博会、香港体育文化博览会等大型会展平台,打造区域间的文体产业交流与资源互补平台;同时,透过本澳现有文体品牌、旅游产品,与其它湾区城市的著名文体活动品牌,及旅游产品进行有机结合,打造具联动性的“一程多站”文体盛事活动、文体旅游产品等,推动产业规模与影响力进一步扩张。此外,还可根据湾区城市在各产业发展方面优势的不同,制定具针对性的文体人才双向交流培养计划。
澳门理工学院健康科学及体育高等学校校长吴新凡表示,湾区的发展有目共睹,是一个具有潜质、不容忽视的一个市场,澳门怎样去参与其中呢?可否用一些巡回的活动,或联赛,如可以举办“澳门世遗景点休闲跑”、“港珠澳大桥休闲跑”,具体活动开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政府部门之间协调解决。现今在疫情限制下,我们还可以做些虚拟的“休闲跑”,这个市场如果要发展成熟的话,当然这还需要一些配套设施,对信号传送能力和速度也有一定要求。疫情之后的活动,常常是在线线下分开或同时进行。
可以联动湾区的体育品牌、品牌赛事或相关的体育服务机构,起到互动、互补作用。澳门有其特殊地理优势,湾区的主力是内地市场,澳门可以发挥自己在国外的市场优势,两者互补,促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