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天险造“地标”
作者:齐 慧
翻开中国水下隧道建设的辉煌历史,有个响亮的名字不得不提,那就是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总工程师肖明清。
肖明清是湖南邵阳人。坊间流传邵阳人说话不善文饰,直来直去,每句话都简短有力。在痴迷技术、心无旁骛的肖明清身上,记者就感受到了这种直接。作为技术实力的“活招牌”,他领衔研究和设计了50多座水下隧道,多座隧道创造了全国乃至世界之最。
机遇青睐有准备的人
1992年,肖明清从西南交通大学地下与隧道工程专业毕业,来到铁四院工作。刚参加工作的肖明清总想做点事。偶然一次,他看到了隧道专家刘建航院士主编的《盾构法隧道》,这是国内第一本专题介绍盾构法隧道设计、施工的书籍,肖明清如获至宝,得空就读。
肖明清多年的老搭档——水下隧道技术国地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资谊说,肖明清是一个非常爱学习、善学习的人,“他特别喜欢收集资料,每次参加国际隧道协会年会,他都背几大袋外文资料回来,看不懂就查字典”。
同事眼里的肖明清,好像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几乎所有时间都用来钻研业务。设计工作需要设计者的有形设计——绘图、计算,更需要设计工作者的无形设计——高度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而这种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是建立在广泛而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坚强信念基础上的。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1993年,一项重大任务找上门来——原铁道部委托铁四院完成京沪高速铁路过江隧道方案研究,肖明清成为课题组一员。在全国勘察设计大师、铁四院原总工程师陈应先的率领下,肖明清他们开启了一项前无古人的研究——在长江底下打隧道。
“任何一个设计节点,都遇到前所未有的难度。”肖明清说,“但大家跃跃欲试,特别兴奋,感觉一场大戏就要拉开序幕。”
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京沪高铁最终采用了大胜关过桥方案,但肖明清的超前磨剑,为中国隧道设计发展储备了技术。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08年12月28日,有“万里长江第一隧”美誉的武汉长江隧道试通车,中华民族实现了“隧穿长江”的梦想。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英吉利海峡隧道、日本青函隧道的建设,带来了人类地下空间开发的进步时,我国地下隧道尤其是水下隧道的发展几乎空白。
1998年,武汉长江隧道项目筹备正式启动时,各方顾虑不断:中国人有能力在长江57米深处,攻克高水压、强透水、超浅埋等水底盾构掘进世界级难题,一次性成功穿越长江江底2500米吗?
“当时,欧洲、日本的隧道设计施工技术遥遥领先,一些人总认为建设‘长江第一隧’有太多不可能,但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实力的发展,我们敢于在长江上第一个‘吃螃蟹’。”肖明清说。
那年,肖明清28岁,他回忆起当时的心情,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参与隧道主体结构设计的人员年龄最大不超过35岁,平均年龄不足30岁。”肖明清说,“所有的设计参数,外国人不会给你,只有自己摸索研究。”
4年建设,让肖明清颇为自豪的是,不仅是长江天险造“地标”,其带领的设计团队破解了水底盾构五大设计施工难题,取得了10多项国家专利和14项创新成果,其中在盾构隧道管片结构设计、同步注浆材料及工艺等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它的建成,最大的意义在于打破了人们思想上的禁锢。”肖明清说,“施工期间,一些地方来考察后,惊叹之余顿觉豁然开朗:长江下面都可以修隧道,其他类似工程能有多难?”
勇于走自己的路
武汉长江隧道直径11米,是长江大直径隧道建设的“原点”,在其施工期间,铁四院设计的南京长江隧道、广深港高铁狮子洋隧道等相继开工,多项指标的“难度系数”均超过武汉长江隧道。
广深港狮子洋隧道三次穿江越洋,是国内最长的盾构隧道,也是世界上铁路行车速度最高的水下隧道。在软硬交错的特殊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用盾构机技术一次掘进长度超过5公里,而且是在60米的水下进行盾构机的对接,这在世界隧道建设史上没有先例。
自2007年11月狮子洋隧道第一台盾构机开始掘进以来,肖明清的心就因几大技术难点悬着。为了找出最符合高铁的水下隧道设计参数,他带领设计小组进行了无数次计算,甚至出差的路上都在算个不停。
经过与建设、科研部门的联合攻关,狮子洋隧道先后攻克了“高水压、强渗透”地质条件下,掘进机水下带压更换刀具等多项世界性的技术难题,成功穿越深水、淤泥和超浅埋地段,实现了盾构机的水下精确对接。
2011年3月,国内第一条水底高速铁路隧道——广深港狮子洋隧道全线贯通。“这是我们铁四院真正依靠自主创新完成的一条水底隧道。”肖明清说,“我们一步一个台阶,越来越得心应手。”
辛勤的汗水浇开了灿烂的理想之花,荣誉和掌声在拼搏之后接踵而至,肖明清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回顾自己的隧道研究和设计生涯,肖明清说,“敢为天下先,敢走自己路,敢承担风险,才能开拓出一条隧道科技创新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