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超算 逐梦“天河”
作者:沈 慧
高高的个子,面带笑容,虽然已年过40岁,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天河应用研发首席科学家孟祥飞还像个陀螺一样,不知疲倦地忙碌着。为了尽可能“吃干榨净”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他如今养成了三个习惯:一是笔记本电脑随时处于“待命”状态,无论何时何地,打开即可工作;二是随身携带一个旅行包,一旦要出差,说走就能走;三是错过“高峰期”去吃饭,中午短暂的空闲时间用来查阅资料或梳理工作思路。
不是不知道享受生活,深知时间宝贵的孟祥飞只是舍不得休息。他说,自己在农村长大,小时候有个朴素的愿望,希望通过努力学习改变个人命运。后来有幸加入到“天河”团队,对奋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1979年,孟祥飞出生在山东临沂一个小村庄,从小品学兼优。2006年,孟祥飞考入南开大学理论物理专业攻读博士。
2007年,因为从事的物理研究需要大规模的计算平台支撑,在南开大学攻读博士的孟祥飞前往美国留学。当时的美国,很多实验室都有超级计算平台,而且关键技术都被欧美垄断,这一现实深深刺痛了孟祥飞,也更加坚定了他学成回国的信念。2009年,首个国家超算中心在天津筹建,彼时对超算技术有了全面掌握的孟祥飞,毅然选择了回国,随后参与到中心建设和“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研制工作中。“一定要研发中国自己的‘超算’!”孟祥飞的想法很坚定。
“让‘中国创新’镌刻在世界计算速度的巅峰!”朝着心中的目标努力奔跑,时年30岁的孟祥飞和团队,开始了“拼命三郎”式的工作模式,他们一起从改造机房、安装电缆等体力活做起,将一个个近吨重的机柜扛到支架上,躺在近40摄氏度高温的地上,接好2万多根光纤,实在累了困了,就在装服务器的大纸箱上躺一会儿……通宵达旦地忙碌,仅用了7个月,孟祥飞和他的同事们就啃下了中国超算的第一个“硬骨头”:部署完成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的安装测试。不久,在第36届世界超级计算机大会上,“天河一号”一举摘下“世界最快”的桂冠,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获得这项桂冠的国家。
喜讯传来,孟祥飞忍不住振臂欢呼。然而,高兴劲儿还没过去,质疑声就纷至沓来。国际上有人认为,“中国就是造了一台大型游戏机”。言外之意,“天河一号”是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面对争议,作为“天河一号”应用团队研发负责人的孟祥飞立下“军令状”:干不好天河的应用,我卷铺盖走人!
然而,要想让“天河一号”更好地应用,只围着计算机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对具体应用领域有所了解。“‘天河一号’用到哪儿,我们就得学到哪儿,要做到不断地学习。”孟祥飞笑着说。
回首往事,已过不惑之年的孟祥飞坦言,当时自己心里也没底,“因为实现更高性能的技术突破很难,但如何将超级计算力变成生产力,难上加难。”
开弓没有回头箭。孟祥飞四处奔走,到处“游说”他的“天河一号”。为了让“天河一号”用起来,孟祥飞一年中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时间都在出差。这样不停奔波的日子持续了四五年。他记得,有一次出差去湖北武汉,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到达目的地,跟合作团队汇报完方案后又立刻赶往合肥,没想到出了火车站竟然连辆出租车都打不上,更糟糕的是当天还在下雨。11月末的合肥寒风刺骨,就这样冒着雨在寒风中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坐上车,抵达用户那里交流完,孟祥飞就病倒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用户来了,可是新的困难也接踵而至:对方要在天河平台上搭建一个有关“药物筛选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软件,这一软件可大大提升新药的研发进程,但却无法兼容部署到天河平台上。问题到底出在哪儿?白天孟祥飞和大家一起调试机器,晚上一个人默默“刷夜”。20多天上万次的测试,孟祥飞终于从几十万行代码中将一个不起眼的变量“揪”了出来,重新定义之后,大功告成。
而这只是个开始。在孟祥飞和团队的努力下,“天河一号”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广泛应用的、运行时间最长的超算之一,在航空航天、基因科技、先进制造等数十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每天完成计算研发任务近万项,累计支持重大创新突破和成果超过2500项,服务企业超过3000家,成为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
“大到可以计算宇宙的形成演化,小到可以模拟原子组合成新材料的过程,现在的‘天河’基本实现了‘算天’‘算地’‘算人’。”面向未来,孟祥飞有了新的奋斗目标:“锁定我国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快’已不是目标,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把超级算力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孟祥飞说,团队成员将重点面向新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打造开源开放的创新能力平台,让超算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