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涉疆制裁对全球棉花产业链的影响》独立研究报告发布
近年来,美国借口所谓“强迫劳动”和“侵犯人权”制裁新疆棉花,粗暴扣押并销毁新疆棉制品,甚至迫使众多服饰品牌抵制新疆棉花。
为探究美国涉疆制裁对全球棉花产业链和我国棉花产业造成的深层影响,暨南大学研究小组通过实地考察和走访,完成了《美国涉疆制裁对全球棉花产业链的影响》独立研究报告,报告今天(26日)在广州发布。
这份报告以事实揭示了美国基于地缘政治利益实施制裁破坏了全球棉花产业链,而所谓的“强迫劳动”“侵犯人权”不过是美国意图打击他国、巩固霸权的借口。
研究小组历时3个多月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广东省的17个县市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调研报告。
暨南大学传播与边疆治理研究院院长 郑亮:我们在调研当中,没有发现任何强迫劳动的痕迹,所谓强迫劳动和人权问题是根本不存在的。美国涉疆制裁的本质,并不是所谓人权问题或者强迫劳动问题。最后一点我认为非常重要的是,我们调研发现的各种各样的企业,实际上利润都非常微薄。
报告认为,中国棉花产业凭借优质的棉花原材料、完善的供应链网络,成为全球棉花产业链的中心环节,因此,破坏中国棉花产业就等于破坏全球棉花产业链。大量事实证明,美国涉疆棉花制裁对全球棉花产业链的各环节造成了打击,包括原料生产,棉纱加工,织染、面料生产,服装生产及终端销售等环节。
报告还指出,美国涉疆制裁并未对我国国内棉纺制造环节造成明显影响。首先,在政府、企业、农业合作社的多方护航下,新疆棉花种植户不担忧美国制裁风险,仍希望继续扩大生产;其次,我国相关政策和市场期货交易机制对棉花原材料供应提供保障,并且得益于国内市场的强大韧性和抗压能力,国内棉纺加工制造环节良好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