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楼茶水间:涉台谍战剧,《对手》不是第一部
2021年岁末,一部名为《对手》的谍战剧引发热议。该剧讲述郭京飞和谭卓饰演的一对从境外回到大陆的间谍夫妻的生活,以及他们最终被我国安人员抓捕的过程。《对手》的播出也可能是一个信号,即我们的谍战剧将从反映建国初期扫清国民党残余势力,转向和平时期的反谍工作。
已形成一定路数
在《对手》之前,我国的谍战剧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建国初期挖出潜藏在我党和我军内部的国民党特务。
这类的影视作品非常多,像2009年播出的《地下地上》讲述了我党地下工作者刘克豪解放前成功打入国民党保密局沈阳站,解放后进入沈阳市公安局工作,肃清潜伏的军统特务的故事。
2012年播出的《与狼共舞》以辽沈战役取得圆满胜利为开端,讲述我党潜伏人员陈少杰只身前往西南区,孤身深入“狼窝”西南总署,与凶狠狡诈的国民党特务斗智斗勇的故事。
多年以来,这类剧集似乎已形成一个套路:我党特工一般在解放前打入敌人内部,与国民党特务组织的上下级展开激烈斗争;解放后,他们或继续隐藏在国民党潜伏特务中,从内部瓦解敌人,或回到革命队伍,与之前的老对手继续较量。
至于国民党特务,或者潜伏在我军中,最后暴露身份被成功揪出,或者上山拉拢土匪搞破坏,结局也是可想而知。
在这种题材的谍战剧中,《无悔追踪》是个非常特别的存在。剧中王志文饰演的冯静波是长期潜伏在大陆的国民党特务,刘佩琦饰演的警察肖大力一直对他进行暗中调查。冯静波一天天感受到周围日新月异的变化,他的思想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40年后,他写了一封自首信,在女儿的搀扶下走进公安系统的大门。
谍战剧本应是剑拔弩张的,但这一部偏偏“润物细无声”,创作者选择从一个特务的独特视角,讲述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的历史变迁。冯静波堪称“史上最憋屈的特务”,潜伏40年基本没搞啥破坏,而是逐步被感化为一个正常人,这一路的心路历程颇耐人寻味。
另外一部备受好评的是由“谍战教父”柳云龙自导自演的《风筝》。该剧重点讲述了两个特工:一是由柳云龙饰演的“军统六哥”,其实是我党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的谍战人员,代号“风筝”;另外一个是由罗海琼饰演的“革命工作者”,实则是国民党潜伏下来的特务,代号“影子”。他们都知道对方的存在,任务就是为了各自阵营把对方挖出来。
在解放后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两人从对立到因命运变迁而惺惺相惜,到最后知晓对方身份后的诀别……既复杂刻画了人性,又展现了信仰的伟大力量。
原型的故事更动人
再说说谍战剧的第二种类型,即反映我党特工因各种原因到台湾后,在岛内继续战斗的故事。这类作品相对而言不算多,笔者想推荐两部,让我们从中感受一下人物原型的力量。
一是由孙红雷主演的《潜伏》,该剧结尾讲述的是他饰演的余则成去台湾以后,继续新的潜伏任务。余则成的原型是好几位革命志士的综合体,其中之一就是吴石将军。
吴石出生于1894年8月,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与桂系的白崇禧是同学,曾任第十六集团军中将副总司令、中华民国国防部中将参谋次长;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他飞赴台湾,号称“密使一号”,继续为我党工作。
为配合吴石工作,华东局派朱谌之化名朱枫去台湾与他联系。朱枫到台后与地下负责人蔡孝乾取得联系,不久与吴石将军也联系上,并到他家取走微缩胶卷,上面既有作战地图,也有兵力部署,还有海流资料。1950年1月底,蔡孝乾被捕后叛变,吴石托人告诉朱枫并要她立即转移。
但吴石并不知道,他的身份也暴露了,因为“保密局”在蔡孝乾的笔记本上看到吴石的名字,一开始毛人凤不相信,“参谋总长”周至柔下令先侦查求证。3月吴石被捕,已在舟山的朱枫也被押解到台,两人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同年6月在台北马场町英勇就义。
1965年,吴石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毛泽东主席曾写五言绝句诗《赞“密使一号”》:“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
2013年10月,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无名英雄广场为纪念来台湾、在上世纪50年代被处决的特工无名英雄纪念碑正前方,自南至北依次竖立着陈宝仓、朱枫、吴石、聂曦4人的雕像。
下面笔者要讲述的这部剧的女主人公的原型,就是前面提到的朱枫。该剧名叫《红蔷薇》,由杨子珊和陈晓主演,其中杨子珊饰演的我党地下工作者夏雨竹到台湾后工作的情况及被捕过程都与朱枫颇为相似。
和平时期挖出的多是“技术间谍”
第三类是讲述和平时期挖出间谍的故事,既有台谍,也有国际间谍。有意思的是,这些被揪出的大多是“技术间谍”。
比如《誓言无声》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一个旅居欧洲的舰艇动力专家回国协助人民海军制造新型潜艇,我反谍部门抓捕实施暗杀的台湾特务的故事。
《于无声处》的故事横跨30年,讲述上世纪80年代由胡军饰演的我国安人员调查军工厂泄密事件,30年后一名被认为已死的间谍神秘出现,胡军的角色凭着对国家和家庭的爱与忠诚,胜利完成了任务,既保护了“小家”,又守护了“大家”。
2017年播出的《守卫者浮出水面》由靳东主演,号称中国首部都市谍战剧。该剧讲述了在机密单位研发的新型深海潜水器下水实验过程中核心技术遭泄密后,我国安人员联手保卫国防机密与国土安全的故事。
反台谍离我们一点也不远
近年来,虽然有关台湾间谍的电视剧很少见,但我方针对台谍的斗争从未停止,其中揪出的最高级别人员就是刘连昆。刘连昆原是解放军少将,1989年时任台湾“军情局局长”殷宗文利用大陆扩大对外开放的契机,将大批以“台商身份”为掩护的情报人员派往大陆。也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刘连昆受到利诱,开始为台湾卖命。
1996年台海爆发危机,刘连昆将解放军军演等情报提供给台湾“军情局”。大陆方面感到内部有人泄密,且泄露的情报密级很高,缩小了排查范围。与此同时,李登辉狂妄地宣称,“大陆的一切行动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所谓试射的飞弹也不过是空包弹”,这也加速了刘连昆的暴露。1999年8月,刘连昆被处决。
2003年底至2004年初,大陆掀起了一股抓捕台湾间谍的小高潮,这要“归功”于陈水扁。2003年11月底,陈水扁在讲话中“精确”地说出大陆导弹部署的地点和具体数量,我安全部门立即警觉起来,将江西乐平列为重点。
很快,一个名叫高国宁的大陆人进入我们的视野。他被发现与远在南京的台湾人李运溥进行了秘密接头。我安全部门采取断然措施,在南京逮捕了李运溥。李运溥堪称近年来大陆安全部门捕获的一条“大鱼”。2004年1月大陆公开的8名台湾间谍都是“军情局”间谍发展的情报员,而李运溥是受“军情局”领导的专业间谍。
笔者曾报道过一对台湾“间谍情侣”落网的过程,他们生活拮据的情况有些类似《对手》。
男的叫张旭闵,1977年出生在台中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20岁时进入台“军情局”当勤务员,负责环境卫生和哨站,是最底层,离开后搞旅游和婚姻中介业务。其间认识了女友余诗屏。两人的生活很是拮据。就在这时,张旭闵遇到了他当勤务兵时交往甚密的“军情局”同事,这是名职业间谍。在他的发展下,张余二人先后成为情报员,2002年5月被派到福建搜集情报,主要是大陆导弹部署情况。
在福建潜伏期间,张旭闵和余诗屏对外宣称,他们以台湾旅游公司为幌子,秘密布建搜集大陆导弹情报的网络,月薪大概1万多人民币。很快,他们就在2004年1月被捕。
谍战剧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就像《对手》讲述的那样,平时周围看起来很普通的人,有可能就是隐藏在身边的特务。国民党政权退踞台湾后曾喊出“匪谍就在身边”的口号,我们没必要如此草木皆兵,但是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