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三大难题困扰全球经济
编者的话:刚过去的西方圣诞节,是世界经济最新的晴雨表,民众在一片“涨涨涨”的声音中度过:因为物价上涨,人们开始盯紧钱包,算计着过日子;因为芯片短缺,新买的车迟迟不能到手;因为物流不畅,商品进不来,欧美的货架也空了……没有派对、没有度假、没有礼物的节日,让全球多国民众更加期望明年的状况能得到改善,让钱包能鼓一点,物价低一点。《环球时报》记者就芯片、物价、物流三大困扰全球老百姓生活的难题进行了调查。
物流会不会“堵”?供应链会不会断?
本报记者 倪 浩
“3月份苏伊士运河大拥堵,5月份深圳、8月份宁波两大港口因为疫情部分关闭,7月份开始美国港口堵船进一步升级,全球航运从来没像2021年这么混乱过。”在浙江义乌从事礼品出口10多年的张爽,向《环球时报》记者回顾2021年时表示,“我们的商品都是交给船代公司的,全球航运拥堵带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运价的急剧上涨,一个集装箱最高时涨了几千美元,都要平摊到出口商品上。如果买方不进行平摊,我们就赔本,那我们只能取消订单,否则出口越多,赔得越多”。
一家船代公司负责人杨先生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2021年疫情仍继续,但由于中美之间贸易量仍在攀升,导致集装箱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他告诉记者说,“我一年都在紧张抢集装箱,否则停放在仓库里的货就没法装箱外运”。
全球航运的混乱直接影响了各国生产秩序。采访中,业内人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2021年全球化肥价格大幅上涨,尤其是氮肥,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3月份苏伊士运河大堵船,使得全球氮肥生产原材料天然气的运期大大延后,打乱亚洲各国的生产日期,在市场供应极度失衡中开始大幅涨价。
相关信息显示,今年3月份总共持续6天的苏伊士运河堵船,造成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年第二季度。
疫情和台风等极端天气也严重影响中国两大港口深圳和宁波的货物外运。5月份深圳盐田港出现严重堵船,8月份宁波港也因为疫情防控原因大面积关停港口作业。台风“烟花”7月突袭华东地区,上海和宁波均受到了影响。全球航运关键节点出现的问题,对于全球航运链条造成连锁式的影响,并持续发酵。
在目的地港,7月开始,美国港口拥堵情况日趋严峻,尤其是美国西海岸港口,大量船只拥挤在一起等待卸船。从宁波港出海,一般情况在海上航行十几天就可以到达美西港口,但是进港卸船又要等上十几天或更长时间。杨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国对中国商品的需求量在疫情期间急剧上升,尤其是日常家用商品进口量大增。中国海关的数据也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中美贸易总值为4.41万亿元,中国对美出口额增长19.2%。
大批货物到达美国对美国港口处理能力形成严峻考验。一方面集装箱大量待卸,另一方面,美国很多超市货架空空。
那么2022年全球航运混乱局面会不会结束?中信建投交运首席分析师韩军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如果2022年2月至4月美国港口堵船问题没有缓解,等到下半年进口旺季来临,美国码头堵塞情况可能会越来越严重,甚至2022年年底也不会根本性缓解。他认为,指望全球航运回到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业内通常认为概率极低。
壹航运创始人兼CEO钟哲超对《环球时报》表示,全球航运问题依然严峻,供应链仍深受困扰,而业界对以航运为主的物流的悲观预期延长到2022甚至2023年。钟哲超认为,航运紊乱背后是系统性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