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融合 广州高新区提供创新驱动发展样本
◎本报记者 叶 青
通 讯 员 申海静 乔亚楠
高手云集,一场科技企业间的巅峰对决已开战。12月28日—29日,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广州高新区举行,广州高新区再次吸引了全国的目光。
近年来,广州高新区一直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力点”,为实现创新发展积蓄强大势能,为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创新驱动发展样本。“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布局创新链提升产业链,勇当万亿制造‘聚集地’;聚焦创新链激活人才链,构筑全球人才‘新高地’。”广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刘石道出了发展秘诀。
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前不久,位于广州高新区的航空轮胎动力学大科学装置首台设备进场安装,建成后将有效解决我国航空轮胎关键技术难题。这是全国首个航空轮胎动力学大科学装置,也是国内唯一的航空轮胎动力学综合试验平台。
“我们最初是想落地到生产轮胎的大省份,偶然机会来到广州高新区,立马被这里对科技和人才的重视程度所吸引。”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王杰说。
近两年,广州高新区部署建设“1+1+3+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形成以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引领,以高水平创新研究院、一流高校等为支撑的战略创新集群。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先后揭牌成立,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项目、慧眼大设施工程项目落地建设……
目前,全省2/3的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和全市一半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纷纷落子区内,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
搭建“雁形”现代产业体系
“疫情把原本在背后默默工作的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推到了第一线,金域医学的抗疫工作就是全国医学检验行业抗疫工作的一个缩影。”近日,在2021金域医学学术委员会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特别提到。
金域医学所在的广州高新区大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集聚,打造广州国际生物岛等重大产业载体,聚集生物医药企业超3000家,营收规模突破1400亿元。疫情期间,全国第一批核酸诊断试剂盒、第一批抗体快检试剂盒、第一批核酸快检试剂盒均出自这里的企业之手。
如何提升产业链的创新能力?“我们致力于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强化创新政策支撑,不断优化空间布局,创新性搭建了‘雁形’现代产业体系。”广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研究院院长李耀尧给出答案。
广州高新区搭建的“雁形”现代产业体系,即以技术创新、自主创新为“引擎”,强化创新引擎对产业体系的引领和趋向。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新材料、绿色能源、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健康食品等主导产业链群为“躯干”,发挥主导产业竞争优势和主导关联作用。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两翼”,作为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坚实翅膀。以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为“尾翼”,提升现代服务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
目前,广州高新区已形成了汽车、电子、能源等3大千亿级和生物医药、高端化工、食品饮料、电气机械等4大五百亿级产业集群,成为大湾区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
构筑全球人才“新高地”
2019年底,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毅然来到广州高新区。他带领的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在这里落地。
看好广州高新区发展的,不仅赵宇亮一人。今年5月,由钟南山院士领衔的广州实验室在这里挂牌成立。继在广州高新区建设百济神州生物药生产基地后,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王晓东还在此打造了新一代生物医药孵化器——百济神州生物岛创新中心。
在赵宇亮看来,广州高新区是高科技发展最具有潜力的地方之一,大量精英人才集聚成为纳米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
人才集聚的背后,是广州高新区聚焦“产业链”激活“人才链”,构筑全球人才“新高地”的探索。
广州高新区采用全国首创的招商4.0模式,实现引资、引智、引技的强大链式效应。“美玉10条”“国际人才自由港10条”等一系列人才政策相继出台。现已吸引钟南山、张伯礼、施一公等106位院士、1166名高层次人才,这些创新领军人才与产业无缝对接,促进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从创新能力、产业带动辐射、科技资源的聚集和人才引进等方面来看,广州高新区都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创新发展的领头羊。”对于广州高新区未来发展,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捷十分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