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评选2021国际十大新闻
图①: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申 宏摄
图②:12月7日,由中企承建的莫斯科地铁大环线西南段项目正式通车。图为该线路米丘林大街站内景。
本报记者 于宏建摄
图③:10月2日,中国第二十五批赴刚果(金)维和部队第二梯队官兵抵达当地营区。
新华社发
图④:10月5日,在马来西亚一家制药企业,工人在包装本地灌装生产的中国疫苗。
新华社记者 朱 炜摄
图⑤:12月2日,老挝工作人员在中老铁路万象站“澜沧号”动车组前留影。
新华社发
图⑥:6月25日,在肯尼亚埃格顿大学,中国专家和当地学生分享种植技术。
新华社记者 张 宇摄
图⑦:近年来,中国积极发展绿色清洁能源。图为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水槎乡的风电项目。
影像中国
图⑧:7月23日,在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入场。
影像中国
图⑨:8月30日,美国宣布完成从阿富汗撤军。图为撤军时喀布尔国际机场的混乱景象。
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摄
图⑩:1月6日,美国国会大厦发生严重骚乱。
新华社发
编者按:2021年,全球疫情跌宕蔓延,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又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是从人类共同福祉出发,致力团结合作,倡导开放共赢,践行平等尊重,还是重拾冷战思维,挑动分裂对立,制造集团对抗?两种取向、两大趋势的博弈和较量,深刻影响人类未来。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紧扣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经验智慧,在大潮流大格局大历史中把握前进方向,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在世界大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在斗争与合作中勇毅前行。
1
世界瞩目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7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11月8日至11日,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国共产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170多个国家的6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等就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发来1500多封贺电贺信,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友好情谊和美好祝愿。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坚信中国共产党将在新征程上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
中国元首密集开展“云外交”,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阔步前行
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同俄罗斯总统普京4次会晤通话,6月28日两国元首宣布《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延期,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迈上新高度;习近平主席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两次通话,并于11月16日举行视频会晤,习近平主席全面阐述中方对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强调新时期中美相处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为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把舵引航;习近平主席两度同法国德国领导人举行视频峰会,并主持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11月22日,习近平主席出席并主持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中国东盟正式宣布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2月3日,习近平主席向中国—拉共体论坛第三届部长会议发表视频致辞,为推进新时代中拉关系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2021年,习近平主席密集开展元首外交,全面推进与世界各国友好合作,巩固深化以平等、开放、合作为特征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习近平主席就坚持多边主义、携手共克疫情、实现经济复苏、应对气候变化等全面深入阐述中国主张中国方案,充分彰显了大国大党领袖对世界大势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厚情怀。
3
中国与联合国携手同行50年,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引发广泛共鸣
10月25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之路、多边主义之路,呼吁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1年,从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并发表题为《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的特别致辞,到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三次会晤、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等,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国际场合阐述有关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的重要主张,强调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决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站在全人类共同利益的高度,为解决紧迫的全球性问题指明方向,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共鸣。
4
新冠肺炎疫情延宕反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
2021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延宕反复,给人类生命安全带来巨大挑战。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过2.8亿,累计死亡病例超过540万。疫情冲击下,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发布报告认为,2021年世界经济有望持续复苏但势头趋缓,预计全年增长率为5.9%。全球供应链遭遇危机,供应持续紧缺,能源价格快速上涨,多国面临通胀压力,世界经济复苏分化加剧。面对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呼吁国际社会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共同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为推进全球发展事业注入新的动力,已得到联合国机构等国际组织以及近百个国家的响应和支持。中国提出全球疫苗合作行动倡议等一系列重大倡议和举措,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0亿剂疫苗,占中国以外全球疫苗使用总量的1/3,成为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
5
共建“一带一路”项目取得新进展,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民生改善
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通车,习近平主席与老挝国家主席通伦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今年以来,哈萨克斯坦扎纳塔斯100兆瓦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同江中俄黑龙江铁路大桥铺轨贯通;卡塔尔世界杯主体育场主体工程完工;匈塞铁路项目匈牙利段奠基;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下闸蓄水;柬埔寨乡村供水项目二期工程移交启用……一大批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共建“一带一路”项目取得新进展。前10个月,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货物贸易额逆势增长23%。1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新时代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8年来,中国已与145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正在成为造福世界的“富裕路”,惠及人民的“幸福路”。
6
中国将同非洲国家共同实施“九项工程”,中非合作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
11月29日至30日,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举行。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总结提炼“中非友好合作精神”,就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提出重要主张,宣布中国将同非洲国家密切配合,共同实施卫生健康、减贫惠农、贸易促进、投资驱动、数字创新、绿色发展、能力建设、人文交流、和平安全等“九项工程”,在中非关系史上树起新的里程碑,充分显示中方支持非洲发展振兴的真诚愿望。一年来,中非贸易投资逆势上扬,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同非盟《2063年议程》、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和非洲各国发展战略开展深度对接,设立“中非民间投资促进平台”、非洲农产品输华“绿色通道”,助力非洲加快疫后复苏。中非双方共同发起“支持非洲发展伙伴倡议”,共同制定“中非数字创新伙伴计划”,拓展了中非合作的内涵。随着中非各自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双方发展阶段梯次衔接的优势更加明显,双方合作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中非互利合作之路必将越走越宽。
7
气候环境治理全球行动紧迫性上升,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凝聚更多共识
4月22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首次全面系统阐释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强调秉持生态文明理念,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10月31日至11月1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11月1日,习近平主席向COP26期间举办的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致辞,就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提出“维护多边共识”“聚焦务实行动”“加速绿色转型”三点建议。COP26完成了《巴黎协定》实施细则遗留问题谈判,为推动《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中美两国联合发布《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有效提升了各方合力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为推动大会成功注入了动力。
8
疫情背景下东京奥运会举办,奥林匹克格言加入“更团结”
7月23日至8月8日,第三十二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东京举行。这是现代奥运史上首次延期举行的奥运会,共有205个国家(地区)奥委会代表团及难民代表团、约1.1万名运动员参加。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38金32银18铜,以优异的运动成绩、精彩的赛场表现、昂扬的精神风貌,赢得全世界关注和尊重。7月20日,国际奥委会第138次全会表决通过在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再加入“更团结”,强调在应对疫情等困难时期,人们更需团结一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将于2022年2月、3月举办,各项筹办工作扎实有序推进,中国将为世界呈现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将在各方参与下,展现出团结与友谊,为人类携手应对挑战带来深刻启迪,推动国际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9
仓皇撤离阿富汗导致混乱,美国穷兵黩武造成全球性危害
8月30日,美国宣布完成从阿富汗撤军,美国及其盟友对阿富汗长达20年的军事干涉以失败告终。美军仓皇撤离导致混乱,引发盟友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质疑与批评,进一步重创美国国际信誉。20年来,美国打着“民主”“人权”旗号进行军事干涉,将自身模式强加给阿富汗,严重损害了阿富汗主权和领土完整,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10多万平民在美军及其盟军的枪炮之下伤亡,1100多万人流离失所,平均每天造成6000万美元损失,在阿恐怖组织从个位数增加到20多个,地区持续动荡。美国对阿政策的战略性失败折射出美国穷兵黩武造成的全球性危害,再次验证了美国强推“民主改造”不符合实际,最终只会自食恶果。
10
“国会山”陷落暴露美式民主乱象,美国国家形象严重受损
1月6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召开联席会议,统计并认证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各州选举人团计票结果。会议开始后不久,部分示威者冲进国会大厦,发生严重骚乱事件,造成多人伤亡,首都华盛顿特区被迫实施宵禁。多国政要、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领导人纷纷批评美国国会暴力冲击事件。美国媒体评论称,这是美国现代史上权力移交第一次“在华盛顿权力走廊内演变成一场实体对抗”,“暴力、混乱和破坏动摇了美国民主的核心”,“美国政治体系可能已经受到永久损害”。该事件充分暴露美国选举制度乱象,凸显美国政党撕裂、政治分裂、社会民众的极端分化和分裂,不仅令美国国家形象严重受损,也引发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对美式民主制度弊端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