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和教授贬值在中国,不等于西方知识和教授贬值_风闻
寒江明眸-早年早规划,青年多储备,中年多积累,晚年能享受-2022-01-02 16:44
【本文来自《北大教授贬值和高等教育普及化了说明了什么?》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5年前,一名女大学毕业半年后在某个论坛说,在大学白白学了4年,什么都没学会。
这种现象具有一定代表性。知识和教授贬值在中国,不等于西方知识和教授贬值。姚教授类似现象与观点应该反思自己。
有些领域的教授确实走在了时代前列,走在了前沿的序列。所以教出的大部分学生在企业深受欢迎。但不是指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我国大学调整的专业设置是完全正确的。只是由于学术风气不良,外行管理内行现象依然存在。这就制约了学科的稳扎研究,削弱了纯科学研究的土壤,稀释了应用技术研究的氛围。竞争机制很多方面以西方做参照物,变成一种怪胎式的模式,与国情不相符,与传统文化相悖。以为抹杀了创新的原始积累和知识积淀。
大学生普遍就业不佳,就业质量不良,就业稳定不牢,反映了教授在敷衍式教学,应付式传授(知识)。科研不深入,调研不细致,就难以获得独立的成果。难以获得前沿的理论体系。我相信绝对多数大学生都是抱着积极奉献国家,实现自己理想和成就的态度认真上课学习的。为什么2008年前的大学教授水平普遍较高,普遍认真负责。而此后就大不如前?2008年前的大学生就业质量与稳定性为什么非常好?为什么掌握的技能为企业单位创造力价值和成为骨干力量?为什么不发达的国家的学生到美国英国尖端大学接受教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为什么较少的西方大学生不大情愿到中国接受中国教授传授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