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城镇就业当中国有单位就业占比已降至12%_风闻
舜耕山-唯愿祖国更强壮!居安思危,总比忘乎所以更保险……2022-01-02 17:12
1980年代,有个很时髦也很勇敢的名词叫“下海”。说的是,本来在城里就业的一部分人主动地从“体制内”跑到“体制外”去自谋职业(或生路)的一群人。
说是下海,要照现在来看,其实多多少少也就好比是从岸上下到了大江大河里去游泳了。毕竟当时国家刚刚实行改革开放不久,很多经济领域都呈现出严重供不应求的态势,尤其是城乡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消费品以及耐用品。
就像企业家刘永好前些时候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讲,当时创业主要靠的是胆子大和勤奋。所谓胆子大,更准确的理解应该是“不安分”,一个人他非常不安于生活的现状。之后的1990年代,有不少电视剧讲述便是那个时期“体制内”的一批人是如何在单位里面感到压抑难耐的。
即便如此,整个1980年代因不安分到愤而从单位辞职的人还非常少。怎么讲呢?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是国家开放各项改革政策一步一步放开搞活的过程。公有制单位工作机会俗称“铁饭碗”,即使一不小心掉地上碗也坏不了,仍可以捡起来盛饭或者蹭饭吃。企业持续多年亏损只有实在难以维持下去了才会喊出那句“打破铁饭碗!”。
铁饭碗尽管吃不到多少好肉好菜好东西,但一个单位的人相差无几,从众心理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只要衣食无忧,有多少人会轻易打破自己早已习惯了的生活舒适区呢。
因此,整个1980-1990年代的最初的20年里,最先打破自己生活舒适区的主要是这么一些人:
一、分配到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里的一小部分非常自信而又不甘于长期居于人下者;
二、分配到国家机关部门里的极少数自我感觉并不适合于长期从事政务工作的人;
以上两部分人大都在30-45岁之间,30岁以下的年轻人还没混够,有的成家不久家庭的压力也不大;45岁以上的绝大多数已中年“不惑”,孩子要么即将参加工作,或已参加工作。
三、东部沿海省份人均农耕地非常少的乡下人
这些人基于改善生活或者为生活难以维持正常所迫的考虑,主动积极投身到了搞活经济的队伍中。这部分人要比前两部分人的数量大得多得多。
后来被广泛称为“农民工”(第一代)的人,主要是指1992年之后至北京奥运会之前的一段时期,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在前三部分人的带动和影响下,纷纷加入到了半工半农,“勤劳致富”的行列中。因为家里的耕地还在,仍有不少收益,外出务工大多是亲戚带亲戚,同乡带同乡,因而乡里乡亲一起混也说不上是“下海”。
1995年之前,由于全国普通高中招生在改革开放初年开始逐年减少,因而大专以上的高校毕业生也还很少,绝大多数普通高校的毕业生都属于“干部”身份,不少地方农村的学子一旦考入大学也就失去了分配耕地的资格(成为已成年的无产者),毕业之后除非个人主动申请,绝大多数由政府负责分配到某一公有制单位工作。
数据显示,一直到2000年,我国城镇总的就业人口中仍有超过1/3的人属于纯国有单位的职工。当然了,那时我们国家更多的劳动者还是在自己的家乡老老实实地当农民(乡村就业人口占全国总就业人口的比例在2000年年仍高达近68%)。
市场经济的大潮真正起来,可以说是在2000年之后,特别是我们国家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深圳以及整个珠三角的发展经验,已被广泛认可。自此,开放改革的航船或巨轮才真正驶了大海,驶向了太平洋、大西洋。
这之后,主动从“体制内”跳跃到大海大洋的里自谋前程的人越来越多,而更多的是则一些国有企业破产、倒闭、改制,失去了工作岗位的员工。至2008年,城镇国有单位的职工数量比2000年就已经减少了不下1600万。2019年,城镇国有单位职工数量比2008年又减少了大约1000万。
在大海大洋里生活,既可以见到停留在岸上很难见到的风景,也会遭遇到无数直面惊涛骇浪的机会。而最先出道,走出“体制内”的一批人,经过10多年在大江大河里摔打,有的已积累起相当数量的致富资本投入了建厂立业,有的则率先实现小康,坐等退休年龄的到来,也有一些马失前蹄误判了形势,以致做出致命性经济决策者在市场大潮到来前赔掉了棉衣的。
市场化越是铺展开,利害所及便越深入,航母、巨轮只要动力足,在大洋大海里航行还可以,无数大海大洋里的小船小舟小帆船则就难说了,浪高风大,调头快不意味着也可以跑得快,随时就有船翻舟破人被甩到海里喂饱鲸鱼鲨鱼的风险。“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使越来越多城里人以及外乡人在获得择业自由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他们对于未来生活的诸多不确定性。也许到了此时,不少人也才开始意识到:出海捕鱼远行打猎的机会成本与风险,远比在田野里种种庄稼要大得多得多,各种险象环生,难得片刻安宁让人可以喝喝咖啡、品品茶。
很多人只知道“有人的地方有江湖”,却并不真正理解“市场不相信眼泪”说的是什么。在大海大洋里淘生活,“欲哭无泪”、“百感交集”、“彷徨无门”、“兔子奈何”、“要死要活”,甚至“血本无归”、“流离失所”的人,太多了,太多了……
与此同时,值得欣慰的是,我们国家公有制经济的资本和资产规模及生产能力也在快速增长。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已作为执政党和国家的一项大政方针确定下来。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人高歌,也有人总犯愁。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所有人,都辛苦。
心怀理想,自力更生,天道酬勤。世上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