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枯拉朽的2021年全球十大事变 | 文化纵横_风闻
文化纵横-《文化纵横》杂志官方账号-2022-01-02 16:28
2021年:影响深远的十大国际事件
✪ 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
▍ 美国撤军阿富汗
2021年8月31日,美国结束了在阿富汗长达二十年的战争。在付出两万伤亡和两万亿美元财政支出后,美国换来的是“塔利班取代塔利班”。阿富汗问题的影响是区域性的,然而美国的介入和撤出,令阿富汗变局有了世界性的影响。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联合《文化纵横》杂志社主办了“美国霸权的衰落与亚欧新未来”学术研讨会,邀请国际问题研究专家围绕阿富汗变局、中美竞争与区域发展三个主题展开了有益的讨论。短期来看,美国撤军直接影响区域地缘政治发展与反恐形势变化;中期来看,美国战略明确向大国竞争转移,中美竞合逐渐成为压倒性的时代主题;而长远来看,美国霸权的衰落为地区自主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空间,未来的世界将呈现对抗与合作并存、两极化与多极化交错的复杂样态。
▍ 变异毒株严重扰乱全球抗疫进程
2021年,全球依然笼罩在新冠疫情阴影之下,以“德尔塔”和“奥密克戎”为代表的新冠病毒两大变异毒株严重扰乱全球抗疫进程,为全球经济复苏增添新的不确定性。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近日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速度快于德尔塔变异株,或将导致出现“海啸般”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严峻的抗疫形势进一步凸显全球疫苗分配的不平等问题,疫苗民族主义、溯源政治化、疫情污名化等疫情议题政治化操作,未来或进一步加剧全球疫情的恶性循环,引发全球地缘政治对抗,拖延全球经济复苏,阻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就此而言,短期内仍然难以看到疫情在全球范围的根本性好转,国内治理和国际政治或将持续受到疫情影响。
▍ 默克尔正式卸任德国总理
2021年10月,执掌德国总理之位长达十六年之久的“铁娘子”默克尔正式退休。默克尔执政期间曾带领德国闯过全球金融危机、欧债危机、难民危机、新冠疫情危机等重重关卡。同时,她稳健的领导风格、推动欧盟一体化的坚定立场促进了欧盟的发展和团结,使德国成为“扩大的欧洲”(enlarged Europe)的领导核心,以至于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把默克尔视为“欧洲代言人”。**然而,新老欧洲的内部分裂趋势以及欧盟在地缘政治的边缘化趋势,使欧盟一体化面临新的十字路口。**折中的默克尔主义难以为继,而欧洲近年来不断加强的“欧洲主权”表述能否使欧盟摆脱内外危机?答案仍在路上。
▍ 民主党人拜登就职美国新一任总统
2021年1月,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正式就职美国新一任总统。**国际社会普遍期待拜登能够逆转特朗普时期的单边主义外交政策,履行与美国大国地位相称的国际义务。然而,从就职一年的表现来看,拜登政府的表现令人失望。**首先,尽管美国重回多边舞台,却加强了结盟政治,AUKUS、四方会谈、民主峰会等一系列紧锣密鼓的联盟性质活动,其针对性不言而喻。其次,在许多政策上,拜登政府并没有放弃单边主义,而只是用另一种方式表达“美国优先”的立场。例如美国不负责任地仓促撤出阿富汗,加剧地区不稳定性,并重创其国际声誉。根据民调,拜登的支持率自撤军以来持续走低,共和党或将于2022年中期选举卷土重来。
▍ 华为CFO孟晚舟归国
2018年12月,美国通过司法“长臂管辖”,令加拿大警方拘留并试图引渡中国华为公司副董事长兼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引发轩然大波。2021年9月,加拿大释放孟晚舟,孟晚舟当日归国。**对华为5G技术乃至华为高层管理人的“封堵”,表明美国已意识到自身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竞争并不必然占据主导地位。**除了加强在技术、科学和研究领域的投入,美国还加强了对华科技竞争,必要时则毫不犹豫采取外交和经济手段对中国科技发展加以直接打压。在这个意义上,华为事件可比拟于当年苏联抢先发射首颗人造卫星对美国人的震动。然而,新技术革命将远远溢出主权国家的控制范围,对社会生活和公共治理产生深远影响,科技竞争只是表层,中美之间真正的竞争在于如何以自身为表率、提供更具可持续性和创新性的发展道路。
▍ 俄罗斯与北约冲突再起
今年以来,俄罗斯在乌克兰边境持续部署军队,再次引发俄罗斯和北约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激烈交锋。**美国公开要求俄罗斯从靠近乌克兰边界的地区退兵,普京则提出,北约东扩踩在了俄罗斯的红线上,并严厉警告北约不要在乌克兰部署军队和武器。至此,俄乌冲突与北约东扩已经成为俄美冲突的重要导火索。**为缓和冲突,拜登与普京于12月两度通话。对美国来说,平衡中俄美三边关系,避免中俄过度接近,必然要求美国在欧洲做出重大战略让步。而对于俄罗斯来说,则可利用大国关系拓展其外交空间、弥补实力不足。两相对比,美国的战略包袱要远重于俄罗斯,俄罗斯将持续成为未来国际秩序的重要地缘政治玩家。
▍ 美国国会山暴乱
2021年1月6日,在多次试图推翻选举结果无果后,时任总统特朗普支持者冲入美国国会国会大厦,制造震惊世界的国会山暴乱。这是美国历史上权力交替过程第一次被暴力打断,预示美国民主制度的严重倒退。在拜登就任总统后开始特朗普个人进行亲算,但特朗普主义的遗产依然深刻影响两党政治乃至整个美国社会,引起美国精英极大忧虑。《华盛顿邮报》撰文指出美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宪法危机”,美国政治学家福山亦附和这一观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国会山暴乱几乎击破美国宪法制度,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新自由主义体系未能成功应对“超级全球化”为社会秩序带来的重大挑战。**就此而言,国会山暴乱与在世界各地“逆全球化”浪潮属于同一个危机的不同在地表现。
▍美英澳达成核潜艇协议
2021年9月,美英澳三国首脑宣布成立三边安全倡议(AUKUS),该倡议成立后第一个措施就是英美支持澳大利亚获得核潜艇,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撕毁与法国此前签订的600亿美元的潜艇合同。**作为“盟中之盟”,AUKUS成立伊始,便在美国盟友体系中引发广泛批评。而在核潜艇合同上美英澳联手背弃法国,更令法国高呼遭到一记“背刺”,随之引发法美外交危机。**美国急于缔造联盟政治,布局新全球战略,不惜踩在核扩散的红线上,其结果却是加深了联盟内部的分化,令更多国家意识到美国的诉求与本国利益未必协调一致。
▍ 苏伊士运河阻塞事件
2021年3月,长达400米的巨型货轮天赐号在埃及苏伊士运河搁浅,引发运河堵塞长达六日。**此次堵塞事件使大批货物延迟装运,干扰全球供应链的正常运转,被舆论视为“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的警钟。**作为连通欧亚非三大洲的国际海运咽喉航道,苏伊士运河掌握约12%全球货物贸易流量,更重要的是,苏伊士运河一向是具有重大地缘风险之地,在历次中东战争中,苏伊士运河是兵家必争之地,甚至成为引发战争的重要导火索。由于苏伊士运河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保障航行自由的议题再次凸显。
▍ 土耳其等六国成立突厥国家组织
2021年11月,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塞拜疆六国领导人宣布,“突厥语国家委员会”改名“突厥国家组织”。**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区域化渐成流行趋势,欧亚大陆出现多股追求基于历史、语言和文化等区域性认同的潮流,但是,需要警惕基于一元化认同理念的政治诉求变为制造地缘冲突和对抗的源头。**土耳其大力推进突厥认同,一方面是埃尔多安扭转亲西方的内政外交路线、重新设定土耳其的发展道路的表现,另一方面,“泛突厥主义”及其历史上的负面遗产引起部分国家高度警惕,需要防范文化上突厥“认同”出现政治化倾向。
本文由“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编发, 欢迎个人分享,媒体转载请联系版权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