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曹德旺:大学应该培养年轻人去制造业第一线”——企业家对社会脉络是敏感的_风闻
戴上草帽不言肃-发展才是硬道理2022-01-02 08:57
今天看到网上继续议论曹先生关于加强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话题,这个话题不是第一次了,曹先生是一直这样认为的。
**我想,有些可能误解了曹先生的话。****中国制造业目前人才储备的窘境和问题特别是薪酬较低的问题与曹先生的担忧的矛盾,是必须放在国家未来发展的层面解决的!**于是,又翻出前一段时间,对这个话题的理解:
实际上,曹先生这么讲,隐藏着对产业、人才布局和未来规划政策的一些担心。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国生产力发展很快,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也在不断调整变化。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强调第三产业的贡献占比,似乎第三产业占比达到一定比例才是地方经济结构发展的唯一标致。 这个政策在一定时期是对的,对全国总布局也是对的。但是,中国地域、资源、人口和承担的国家基本安全责任任务,差异性很大,一刀切是容易出现问题的。
从根本上讲,一二三产业的结构关系和布局,即使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也是有不能逾越的安全底线:
一、比如,国家始终强调的耕地红线和要求地方主粮种植面积等,就是第一产业安全红线,对此,全国人民都赞同。但是,如果聚焦到个体农户或者一个地方的农业,就有不同意见了,为什么不允许我们种植高附加值农产品而必须是主粮呢?为了国家安全,解决这些问题,现在一方面以市场手段为主,一方面行政管理手段也是有的。
二、 比如,中国人口和资源结构来讲,中国如果要发展,稳固第一产业,确保巩固提高第二产业是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第二产业是中国富起来的根本所在,也是支撑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绝对基石。在基础工业品和消费工业品方面,中国养的起全世界,但是全世界养不起现代化的中国!有些不仅是能力资源问题!
三、比如,第三产业,我们现在快速兴起的是大众服务业(本人不赞同什么低端高端的提法,起码在服务业中不该这么分类,包括目前的电商、金融、快递等大部分属于大众类,包括所谓文化产业的旅游、影视等也是,大部分技术含量不高),而技术性服务业则没那么快(工业设计等)。
大众性第三产业发展,是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标志之一,对国家建设扩大内循环是必须的。
问题的症结是,谁是根本,谁是辅助。大众服务业(消费)的发展依托什么?为什么我们技术服务业发展相对不均衡?如果处理不好,不光是经济要出现问题,社会也会出现问题。
中国不可能向美国和西方那样全世界的产业外包,只留下赚钱最多的部分或者搞“软实力输出”,美国的大片也不是那么香了吗?
而,技术性第三产业等,不是空中楼阁,没有实践的高校老师和高学历学生也是完全做不来的。
美国的第二产业“空中楼阁”化已经非常明显,这是前车之鉴!
支撑现代化中国与发展的核心是什么?这是首要问题!人才与人力资源如何布局,如何通过市场手段、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合理的社会分配结构是解决问题。
这些到了必须尽快调整完善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