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说《雄狮少年》不算文化自信的作品?_风闻
真啸风-2022-01-04 17:54
【本文来自《央视新闻评电影《雄狮少年》:表达文化自信》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什么是文化自信?恐怕我们得先搞清楚我们的文化资源。那什么是文化?无非是我们中华民族有史以来创造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明的总和,而在文化自信这个词境里,指的更多的是非物质的精神层面的内容。文化自信包含三个层面:充分肯定、批判反思、整合包容。
我们中华文明,到底该如何分类?中华文明本质是农耕文明,
它的核心是:和平、合作,全国一体乃至全球一体,天下大同。毕竟,农耕中的播种、收获、农田水利是需要大量人力的,同时也希望大家共同享有劳动果实。
它的精神特质是:忠诚爱国、集体主义、责任意识、牺牲精神,历代留下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言,“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神农尝百草”等等上古时期的传说,历代的英雄人物,都是我们景仰的对象。而我们中华民族历代所秉持的舍生取义、舍己为人、守望相助、奖掖后学等等精神,来自于我们基因中的精神。
它的具体表现有:
天命观念、伦理思想、中庸之道、大一统观念。
在千百年的人文生活中,我们的祖先也创造出了无数的民俗文化,包括:
年俗文化——社火耍乐——舞狮等;
节令文化——走亲戚、压岁钱
生活文化——服饰、刺绣、剪纸、戏曲等。
其中,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特质早在秦汉年检就已经形成,具体表现在秦汉年间形成但有内容的变化,其余变化最大的就是民俗文化,不少年俗文化起于宋代,盛于明清,沿袭至今。
而且民俗文化中吸收外来也是最广泛的,比如:舞狮,狮子的形象来自海外,戏曲中的乐器,唢呐、琵琶等等也是吸收了中亚、西域的特色。
几千年来,中华文化是不断发展,不断演变的。发展演变,一般是两条腿走路,一是自身的演进,二是从外界吸收接受。吸收外来文化是任何文化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文化发展,好像一条河流,自源头一路往下流淌,沿途有一条条小溪小河汇入,最后成为滔滔滚滚的大江,文化的发展演变也是这样。
所以,中华文化自信,首先是坚定对它核心思想的认识,继承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弘扬符合时代的具体表现或者为传统文化中注入新时代的内容,而民俗文化也要随时代发展而演变,比如我们的守岁加入了看春节晚会的内容。
回过头来,我们为什么说《雄狮少年》不算文化自信的作品?
首先,它的故事,依然是西方影视教学的套路,少年或弱势群体的逆袭,看着爽,但往往没有生活经验,甚至违反生活规律,比如,舞狮这样吃技术的行当,可不是你随随便便能逆袭的。
其次,他的情节,没有体现出中华文化中的守望相助、奖掖后学等的优良传统,如果拍成学校几个调皮的留守儿童,在体育老师的教育下,成立舞狮队,挺好的,而作品中,其他舞狮对他们的挤兑、打压,甚至踩狮头等等违反行业道德的做法,都与传统文化相违背。
再次,他的形式,利用了舞狮这一个民俗文化,但是,它的作品并没有完全表现舞狮这个民俗背后的行业规则、道德等内容,舞狮对他们来讲只是一张脸谱而已。
最后,谈一谈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应该说,眯眯眼其实不属于文化自信的范畴,准确的说,这是民族感情和民族自尊。我们眼睛小,这是客观存在,但如果利用某种特定的妆来固化这种偏激错误的认识,这就是损害中国人民民族感情的事情,我们必须奋起回击。
一部中国人拍的作品,没有深刻反映中华文明的内核,没有用属于我们的叙事方式讲故事,没有体现守望相助等的优良品德,只是利用了一个舞狮的脸谱或者招牌。甚至为了到国外评奖,扯虎皮,在人物造型上还自我贬低,使用“眯眯眼”这样严重伤害民族感情的妆容,获得法国里昂电影文化节东方人物形象的典范。
综上所述,如果这个电影获得的是最佳剧情奖、最佳画面奖、最佳故事奖,都还有情可原,但偏偏是“东方人物形象的典范”,给人一种感觉,就是“打扮得花枝招展送上门去,结果被一个耳刮子打出门”。你们这么做,值得吗?
文艺作品,不要瞄着到西方去拿奖,要真正为觉醒的中国人民鼓与呼,为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去打造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希望《雄狮少年》团队能知耻而后勇,创作出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