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仅因为出轨离婚」的背后_风闻
挪威TALK-挪威TALK官方账号-追求基本的道德与健全的常识2022-01-04 14:37
这是一个前两天在微博阅读量达到近10亿的热搜条,山东高院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非常直白。
「不能仅以出轨为理由请求离婚」。
大家之所以觉得很离谱,直观原因就是出轨似乎是不能和家暴之类相提并论的大事儿,无疑降低了出轨这种行为的严重性,而且给婚姻中的出轨者披上了一层法律依据。
以后再有类似男明星出轨的事情发生,大家不仅能解释成他只是犯了男人都会犯的错,还能解释成法律都没想怎么着你们还想怎么着。夫妻吵架时,出轨一方的底气也能更足。
无论发表这篇文章的作者原意是什么,初衷是什么,但这个提纲挈领的标题,就已经足够让文宣直接领盒饭了。
微博上骂声一片,我看到很多人都在说,离个婚这么麻烦,结婚率应该会显而易见地下降吧。而且我观察到,每次针对离婚程序增加新的门槛,同时在舆论上也会直接反馈为拉升了结婚了门槛。
结果就是,离婚率的KPI是好看了很多,但拉胯都表现在结婚率上。
「离婚冷静期」实施之后,离婚率确实显著下降,据媒体报道,降幅达到了7成,这是非常惊人的结果,数据非常漂亮。
但与之相对应的是,结婚率也在同步下降,没错,离婚是冷静了,结婚同样也冷静了。
从离婚冷静期再到山东高院的这篇文章,我们能非常清晰地感觉到,离婚门槛在变高,背后的原因是,社会不希望大家离婚。
但我觉得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紧迫且棘手,是什么呢?人口出生率。
一
婚姻与婚姻制度
因为这是一个很容易讨骂的话题,就像山东高院发了这篇文章后,被骂得狗血淋头,所以我觉得,在直接讨论包括「离婚冷静期」在内的提高离婚门槛的方法之前,有必要先区分一下。
婚姻和婚姻制度,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婚姻这个概念简单得多,即是指两个人在一起的生活形式,而婚姻制度是一个社会学层面的词语,通常和当时的社会组织形式、观念、最大诉求和生产力等等因素都有很大关系。
出台政策,通常意味着婚姻制度的变动,即使只是微小变动,而这种变动,不好意思,通常并不是服务于个人。
换句话说,不是为了让你婚姻幸福的,而是求得社会的利益最大化。
但我们吐槽政策,各种骂,其实是站在个人感受,当然,这本身也没有任何问题。我之所以指出这一点,是因为我觉得这其中存在一种魔幻的错位。
*微博上骂的人很多
在人类历史早期,曾出现过一段时期的母系社会,确切来说是母系氏族社会,算是人类氏族社会的第一阶段,整个社会的组成单元是以母亲为核心组建的。
事实上,在一些相对原始的部落中,至今存在着一些母系氏族社会部落,比如印度的梅加拉亚邦。
在母系氏族中,婚姻制度就是典型的一妻多夫制,这么说其实也不太对,更准确的说法是,走婚制。在这种婚姻制度下,女性可以可对上眼的任何一个男性交配,然后产子。
很显然,这种婚姻制度最大的优势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女性生育的功能,尽管这么说会有冒犯,但在人类原始阶段,女性和「生育资源」四个字基本可以划上等号,只有生育资源被充分挖掘,人类才可以继续繁衍下来。
繁衍,在当时重要性大过一切。
父系社会出现在稍晚一些时候,当人类最原始的生存危机被彻底解决之后,繁衍不再成为优先目标,生产力在整体社会的权重非常大,那么很自然地,谁掌握了生产力资源,谁就会成为重心。
答案是男性,在缺乏现代性工具而完全靠人力的情况下,男性基本上可以和生产力等同起来。
在人类历史早期,还存在着一种「杀长子」的习俗。
简单来说,夫妻成婚之后,生下的第一个孩子,会被杀掉,甚至是吃掉,在《墨子》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楚国南方的某些区域,广泛存在这种习俗。
为什么要杀长子?原因其实就是为了保证血脉纯净,因为无法确认第一胎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所以只能杀掉,而在当时,这居然会成为社会共识。
非常不人道,非常离谱,但确实有效。「杀长子」这种习俗,就是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变,婚姻制度发生变化的副作用。
我之所以把这个过程写下来,就是为了说明这个现实。
婚姻制度是一回事儿,婚姻是另外一回事,虽然这二者关联度很大,婚姻状态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当时的社会制度如何,但婚姻制度的第一目标其实是解决社会困境。
而今天的困境,非常明显,就是人口问题。
二
出生率低于日本
七普调查出来之后,所有人都被一个数据吸引过去了,那就是中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仅为1.3。
也就是说,平均每位女性只生了1.3个小孩儿,这不仅远低于正常的人口更替生育率(2.1),还突破了1.5的警戒线。
如果你不太意识到这是个什么概念,那可以换一个网上常见的说法,日本的低生育率众所周知,日本社会也饱受这种低生育困境的折磨,但日本也有1.34,而中国直接跌到了日本以下。
*澎湃新闻
低生育带来的负面影响非常直接。
最显著的就是整个社会的养老负担会加重,以我国为例,我们执行的是现收现付的养老金体系,你交的养老金是在养谁呢?答案是在养父母辈甚至爷爷辈。
但当你老了,你的养老费大概率是要下一辈的小崽子们来支撑,但问题是倘若没有那么多年轻人,养老负担就会转移到其它层面,比如财政拨款或者是国资转移。
总之,会加在其它层面,后果自然是会减少其它领域的投资。
另外一个影响就是,在整体上,大家的退休年龄都会让后退,因为劳动力不够了,这个可以参考日本韩国。
尤其是日本,年轻人口不足就意味着老年人要补充进来,而且老年人本身也有生计问题,于是就能看到很魔幻的一幕,白发苍苍的老者背着包和年轻人一起肝活。
你想想你60多岁了还要去格子间摸鱼是什么感受?
当然,最重要的影响是,人口下降之后,消费需求量,我就不说会下降了,但找不到新的增量是必然的。
而像房地产、旅游之类的行业,受人口影响非常大,而这些行业上下游又带动着其它产业,大家都要发展,可是找不到新增量,路在哪里?最后只能一起内卷,谁是卷王谁躺赢。
另外,我认为看人口问题,单纯只看人口出生率是不够的,还应该看一下对应经济体的收入情况。
比如美国的总和生育率是1.73(美国CDC数据),而其人均GDP是6.4万美元,大家可以对比一下。
另外,我也查了一下其它低生育率地区的收入情况,有一些是预估:
中国台湾 1.07,3.2万美元
韩国 1.09,3.5万美元
新加坡 1.15,6.4万美元
中国澳门 1.21,5.8万美元
中国香港 1.22,4.9万美元
中国大陆 1.3,1.2万美元
日本 1.38,4.3万美元
可以看出来,我们面临的困境很明显,低生育率摆在那里,而在全球低生育率的经济体中,我们的人均收入又偏低,所谓未富先老,这也算是危机警告。
所以我们在应对生育率下跌的困境时,可以动用的资源有限。
生孩子直接发钱吗?发多少呢?钱从哪里来呢?或者是延长义务教育时间,并且直接免费?还是那个问题,钱从哪里来?甚至不用说这么长远的问题,仅女性产假的生育成本,大家就可以从所在企业的态度中看出来。
但人口问题,又是实实在在的。
三
比提高离婚门槛更重要的
从「离婚冷静期」,到生育政策变化,再到这一波不能仅因为出轨离婚,然后还有延长产假等一系列配套措施,我们都可以看到政策层面的变化。
这种变化,就是婚姻制度层面的变化,它并不是为了优化你的婚姻体验,根本原因是为了解决目前出现的低生育率问题。
很多人骂,其实倒也没必要,因为这个社会总得对人口问题做出点反应。
但我觉得单纯提高离婚门槛,其实没什么意义,归根结底,在现代社会中,婚姻自由是大家的基本共识,提高门槛,无非是把这个月要离的挪到下个月,把今年本来要离的挪到明年。
比这件事更重要的,是在社会层面优化大家的婚姻体验。
如果结婚让生活变得更差了,那为什么要结婚呢?对吧。相信很多人对之前某地方为解决农村留守男青年单身问题而提出的「暖被窝」工程应该有印象。
我相信当地是出于好心,因为大龄男青年未婚确实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但你直接打出一个「暖被窝」的口号,首先是抹黑了一当地大批人,仿佛塑造了某种巨婴男性的形象,其次是这个口号,直接劝退了女生。
在婚姻这档子事儿上,除了给离婚程序各种上锁之外,还有很多办法。
比如家暴,《反家暴法》已经出来了,那么在执法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有力度一些?比如你想吸引年轻人都回乡,是不是应该创造更多的就业空间,创造不了,能不能创造摆摊空间让大家能养活一下自己。
再比如育儿成本,公立幼儿园是很便宜,但数量少,很多人只能被迫去上私立,一个月好几千的学费,你结个婚生个孩子读个书,你这个月就白干了。
我认为这些事情,做起来效果远远比提高离婚门槛大得多,任何一件事情,当给退出机制设置很多麻烦时,大家很自然地就会慎重考虑进入。
现在这个阶段,无论下一个让大家不要离婚的措施是什么,我可能都不会觉得离谱,因为问题就摆在这里,但有效性就真的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