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位全球顶级意见领袖最关注的十大国际热点 (五) : 中欧关系_风闻
全球化智库CCG-全球化智库CCG官方账号-以全球视野,为中国建言;以中国智慧,为全球献策2022-01-04 10:02
2021年12月30日,全球化智库(CCG)发布重磅年度报告**《CCG对话世界:2021/2022智库关注十大热点》**,本报告根据2021年CCG国际对话、论坛交流、圆桌访谈、图书约稿等各类与世界沟通的思想成果,从600余位参与CCG活动、对话、交流和研讨及撰稿的专家中精选出120位具有代表性的全球意见领袖对于2021年度最受国际关注及2022年值得关注的十大话题的观点,旨在为官、产、学、研各界的研究和决策者提供第一手的国际观点,也为关注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的读者带来对2021年的思考和对2022年的启示。
中欧关系
尽管中欧在一年前签署了《全面投资协定》,但双边关系接下来出现了犹豫和徘徊。不过,双方在经贸领域、全球治理和多边主义国际秩序上仍有深厚的合作潜力。一部分嘉宾认为,欧盟对华政策还在演化中,一面觉得中国是竞争对手,一面又希望在经贸和全球治理问题上保持合作。还有观点认为,中欧之间无地缘政治冲突,合作远大于竞争。未来,中欧可以通过对话,特别是T20智库群体对话、在疫情与气候变化话题上建立中美欧三边对话机制、在数字经济领域建立中欧合作等方式,改变中欧关系徘徊的局面,推动继续深化合作。
CCG名誉主席、商务部原部长陈德铭在CCG第七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上的致辞
中欧之间需要“对话”而非“对立”。2020年疫情之下,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欧盟与中国贸易总额达5860亿欧元;中欧班列全年开行1.24万列,同比增长50%。诚然由于某些分歧,历时7年、35轮谈判达成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目前暂时被冻结,何时正式签署仍存不确定性。现阶段欧洲的民粹主义沉渣泛起,欧盟一些大国还将面临领导层更迭。但是,中欧长期合作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因为这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吴红波在CCG第七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上主旨演讲
中国和欧洲是世界两大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欧有共同的利益,双方市场高度互补、互利合作潜力巨大。中欧有共同的理念,都秉持多边主义理念,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中欧有共同的责任,作为世界的稳定力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承担责任并发挥作用。中欧之间没有地缘政治冲突,合作远大于竞争,共识远大于分歧。希望中欧双方能通力合作,为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前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英国前首席国务大臣彼得·曼德尔森(Lord Peter Mendelson)在CCG与英国Global Counsel****联合举办的线上研讨会上的发言**
大多数欧洲国家,官方政府对中国态度还没有完全定下来,肯定在演化。我描述的对中国基调变化肯定更受关注。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不可避免,部分原因是中国在国际上取得了惊人经济和贸易增长。欧洲肯定意识到有个非常强大的竞争对手。但与此同时,又强烈希望成为中国增长故事的一部分……今年早些时候我们与李总理组织的欧洲首席执行官和主席之间的对话中,绿色技术、软件和金融合作讨论中非常突出。与对抗相比,合作潜力巨大。
前WTO总干事、巴黎和平论坛主席帕斯卡尔**·拉米(Pascal Lamy)在CCG第七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特别线上对话- “风云变幻国际局势下的多边贸易体制”**上的发言
至于中欧的投资协定,我记得去年年底欧盟和中国之间签署的并不是一个贸易协议而是一个投资协议。这个协议能够允许中国在欧盟的开放达到欧盟在中国的开放程度。然而目前,因为香港的一系列事件,欧洲议会不会批准中欧投资协定?不过务实一点来讲的话,如果我们真的认为这个协定对双方都有好处,那就没有什么能阻止中国和欧盟在这个协定没有被批准的情况下有效地执行这个协定。虽然协定目前不会被批准,也不会像条约那样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没有什么能阻止双方在现实中朝着这个协议的内容前进。我认为这才是出路。
欧洲政策中心高级顾问、前爱尔兰驻欧盟大使戴克澜(Declan Kelleher)在欧洲政策研究中心(EPC)-CCG-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盟课题“中欧智库交流”之“2021年中欧关系:新的机遇与挑战”线上圆桌会上的发言
我认为,中国和欧盟双方寻求合作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有可能在认识到双方之间差异的同时,理解产生差异的土壤不会阻止我们寻找共同点和加强合作,而后者看起来更重要。而且我认为我们应该将强调合作放在第一位。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IFRI)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尼可拉(Françoise Nicolas)在欧洲政策研究中心(EPC)-CCG-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CIIS)欧盟****课题“中欧智库交流”之“2022年中欧关系前瞻”线上圆桌会上的发言
如果我们想要中欧关系重回正轨,就需要恢复双方之间基本信任。有善意是好事,但善意需要转化为实际行动。有时我们发现双方并不在同一频道,虽然有善意的宣言,但在实际行动上仍有鸿沟。信任需要先于合作而建立,信任是合作基础。对话可以帮助恢复信任,智库层面的对话十分重要。对话目的是消除误解,构建统一的叙事语言。
意大利国际政治研究所(ISPI)执行副主任、意大利T20主席马格利(Paolo Magri)在CCG第六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上发言
我觉得T20的智库群体,其实可以给国际合作提供一些好的建议,特别是中国和欧盟的智库。这个建议有哪些呢?有两个重要组成部分:1.应该有共同的基于证据的政策研究。2.要有包容性,而且要更好的传播信息,把各方面都融入进来。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中国的智库也积极地参与到T20的工作里边,他们可以说都是为建议作出了贡献,这些都是好的建议。
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中心院长克里**·布朗(Kerry Brown)在CCG名家对话“****两会前瞻十四五时期的中国与世界”**上的发言
中欧之间有高级别对话,探讨过美国话题。欧美之间也有关于中国的对话。我们缺少的就是三边对话。我认为在疫情和气候变化上构建三边对话机制还是比较可行的,但能不能达成共识又是另一回事了。对于美国而言,她还是觉得关系应该由美国主导,不是很在意欧盟同不同意。但美国也不是很喜欢欧盟提出反对意见。对于中国而言,中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会在很多方面与美欧有分歧。所以我觉得现在开展三边特别对话还不是很可行。但是如果三边对话能够实施并达成共识的话,影响力将是巨大的,甚至会有其他国家加入其中。所以我希望三边之间可以有更多对话和协作来增进人民福祉。
葡萄牙驻华大使杜傲杰(H.E. José Augusto Duarte)在CCG第七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上的发言
作为葡萄牙驻华大使,我从来没有放弃尽全力重新建立双方之间的合作、信任,能够让我们之间的关系再次建立起来,为中国和欧盟人民的利益做出努力。现在应该是中方表示欧洲方面怎么做才能推动双方重新建立起信任,而且欧洲也应该向中国表明他们希望中国怎么做才能够重新建立信任。《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并没有死去,但是现在是昏迷状态,如果昏迷时间太长,那是因为对于欧盟的制裁,如果制裁了,欧盟委员会就没有办法批准中欧投资协定,未来几年、几个月都无法批准的话,我们怎么做才能建立相互信任?
**CCG理事长王辉耀在欧洲监管中心(Centre on Regulation in Europe CERRE)**全球数字生态治理执委会发起会议上的发言
缺乏全球数据治理框架阻碍了各国从数字经济中获益的能力。欧盟在数据和数字服务监管方面采取坚定立场。在宣布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后,中国应寻求与欧盟建立合作,以在不久的将来有望在成熟中的全球数字治理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