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爆发与好莱坞落寞,国产片“撕档期”常态化? | 2021年度电影盘点_风闻
娱乐独角兽-娱乐独角兽官方账号-2022-01-05 21:47
作者| Mia
472.58亿元!2021年,中国电影市场再度登顶全球第一,年票房恢复疫前的74%。
年度票房TOP3《长津湖》《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3》也分别是国内影史票房榜TOP1、TOP3、TOP6,三者总票房突破150亿大关,这是中国电影连续第二年有三部作品跻身全球票房前十名。这一成绩还是在疫情反复的情况下取得的,充分证明了国内电影市场强劲的内生力,也为行业注入了更多信心。
三甲之外,其他7部进入年度票房TOP10的电影还有《我和我的父辈》《速度与激情9》《怒火·重案》《中国医生》《哥斯拉大战金刚》《送你一朵小红花》《悬崖之上》。不难看出,大部分票房爆款集中在春节档、五一档、暑期档、国庆档等重点档期产出。
好莱坞没落,国产片崛起,女性影人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节日集聚效应明显之外,还出现了哪些值得关注的行业趋势?下面,我们将对整个2021年的电影市场进行复盘。
主旋律爆发:国产片占比八成,进口片疲软
“建党百年”的契机,使得2021年影市延续了前一年的主旋律基调。
五一档有抗日题材《悬崖之上》,扫黑打恶题材《扫黑·决战》,暑期档有主旋律三巨头《革命者》《1921》《中国医生》,分别以革命历史和抗疫为切入点,中秋档有聚焦于地质工作者的《峰爆》,国庆档有聚焦抗美援朝战争的《长津湖》,以及“我的”系列电影第三部《我和我的父辈》。主旋律电影在TOP10中占据四席,其总票房总计约118亿元,占全年总票房25.2%。
不难看到,主旋律影片在内容质量、视听水准、元素创新等多个维度上都在不断进步,例如《悬崖之上》为谍战类型,《峰爆》为灾难类型,从而成功吸引了一批年轻观众。**主旋律频频击中泪点、引发情感共鸣,其大爆背后潜藏的是近年来民族认同感的强化,文化自信的提升。**将目光投向其背后公司,中影等国有电影企业持续加码,民营企业方面,博纳凭借“中国胜利三部曲”成为主旋律影片的头部玩家之一,华谊有《铁道英雄》,腾讯影业、爱奇艺影业等互联网影企均有布局。
**头部大制作之外,一批口碑领跑、类型创新的中小体量惊喜之作悄然涌现,其中不乏票房黑马,证明了国产片类型的多元化。**剧集市场与电影市场形成了内容趋势联动,前者在悬疑类型、女性内容的探索,培养出更多潜在观众。
关注重男轻女等社会现实问题、亲情题材的《我的姐姐》,被称为“剧本杀电影”的《扬名立万》,豆瓣评分均在7分以上,进入年度票房TOP15,相比重工业大制作,这类电影通常有着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年末诞生两大国产片最高口碑之作,《爱情神话》《雄狮少年》并列豆瓣8.3分。创作上述影片的年轻导演们展现出了新生代电影人蓬勃的创造力。
《“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中提到,电影发展要努力达到以下目标:每年票房过亿元国产影片达到50部左右,国产影片年度票房占比保持在55%以上。到2025年银幕总数超过10万块。由于主旋律的爆发、多元化类型片的产出,这一目标正在加速实现的路上。从《长津湖》到《扬名立万》,优质影片纷纷选择密钥延期,以释放口碑和票房两方面的长尾效应。
伴随着国产片崛起,另一个同时发生的现象则是进口片的疲软,国产电影票房为399.27亿元,占总票房84.49%,进口片占比不到20%,两者票房占比已达到8:2,意味着进口片倒退至2016年票房的一半水平。
具体而言,《速度与激情9》成系列口碑最差,《007:无暇赴死》引发审美疲劳等现象,正在不断发生。娱乐独角兽此前曾在好莱坞为何失宠的调查(调查 |《沙丘》、《007》等进口片接连“失宠”,年轻人为何逃离电影院?)中谈到过进口片衰退的原因,其中包括密室剧本杀等新兴娱乐方式的分流,观众口味变化,IP老化,止步于续集开发的保守策略等等。
另外,由于疫情影响导致产能下降,爆款进口片缺失等因素,档期内外冷热不均现象正在持续加剧,电影市场诞生了历史最高春节档(78.4亿元)和历史第二高国庆档(43.9亿元),两大档期合计在全年大盘的票房占比,已超过四分之一。
需要看到的是,从TOP3《唐人街探案3》的45亿量级之后,TOP4《我和我的父辈》立刻下跌到14亿量级,**20亿-30亿票房量级缺失,说明了腰部影片的缺位。**几乎每一个热门档期爆款的诞生,都同时伴随着一批“炮灰”,档期内疯狂“卷”、档期外片荒的现象并不健康,最终将使得低频观影用户进影院的意愿进一步下降,同时也不利于宣发力量的合理配置。悬疑、动作冒险等强类型片在全年各个时段均有较强的号召力,错峰定档反而有可能收获惊喜,降低档期内外温差,才是长期可持续发展之道。
与此同时,520、六一、七夕、跨年档等一批非传统热门档的新档期正在崛起。“520"上映的《我要我们在一起》,便是主打爱情片核心受众,取得首日接近1亿、最终3.26亿的票房成绩。自《地球最后的夜晚》正式开启跨年档仪式感营销玩法以来,市场逐渐认知到跨年档的潜力,例如《穿过寒冬拥抱你》便打出了“拥抱跨年”的旗号,并收获首日3亿,越来越多的人造新档期或有待发掘,逐步成长。
票价上涨与观影人次下降,电影该如何拥抱00后?
除了收获全球票房冠军之喜,还应看到**电影行业在发展道路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票价上涨,观影人次下降,**两者又在一定程度上互为因果,从而导致整个“涨价-观影意愿下降-再涨价”链条的循环往复。
2017年的观影人次为16.24亿,在2018年、2019年这个数字上涨到了17.18亿、17.28亿,2021年,尽管全年上映影片共697部,创历史新高,观影人次却下降至11.53亿,意味着将近三分之一观影人次消失了。在刚刚过去的元旦档,由于整体口碑相比去年同期下降,年轻观众仍在继续流失。截至1月3日18时,今年元旦档观影人次为2313.56万人,去年同期为3419.94万人。
要找回这部分丢失的观众,需要更多的爆款以及更多元化的内容。“哭片”所对应的市场需求,抖音营销的作用,已经在过去几年间被反复证明,《你的婚礼》《我要我们在一起》等爱情片主打“泪点营销”之外,其外沿更进一步扩大到了《送你一朵小红花》等亲情片。但反复使用同一种配方,观众迟早有阈值提高,审美疲劳时。强情绪之外,更需寻找扎实内容作为支撑。
在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上,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于冬在媒体采访中提到,“观众在越来越青睐国产片、主旋律大片的同时,人次在减少。今年(2021年)的平均观影年龄达到29岁,2019年的平均观影年龄是21.7岁,说明年轻观众在流失,所以还是要解决创作源头的问题。”
此外,报告数据还反映出**平均票价的逐年增加,2021年达到40.28元,比去年高3.3元。**2021年春节档的平均票价更是高达48.9元,超过2019年的39.7元和2020年的44.7元。春节档期间,部分一线城市影院甚至惊现百元票价。在百元这个区间,可供替代的娱乐项目太多,电影早已不是唯一选择。票价的上涨意味着观众心理预期也进一步提高,在影片内容质量无法匹配高票价时,其口碑将进一步遭到反噬。
**涨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票补消失,特定节假日例如春节的供需关系变化,还有疫情常态化导致的防控措施趋严,全年总体上座率低至7.6%,影院急需回血等等。
但长期来看,一味提高票价可能伤害观众观影热情,影院不妨探索其他丰富收入渠道的途径,如增加卖品,场地租赁等。此前,多家影院开展了“影院+剧本杀”等探索实验,如8月,上海五角场万达影城沉浸式剧本杀门店“万影追踪”正式营业;一个月后,成都金牛凯德广场CGV影城也开设了“三省無界·沉浸式剧本游戏体验馆”。这些探索未必立竿见影,但至少在“影院+多元业态”的路上迈出了更远的一步。
**观影人次下降,票价上涨之外,随着银幕总块数的增加,单银幕产出或将下降,从而对扛起大梁的国产片票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底,中国电影市场共有影院14235家、银幕80743块,银幕数正式突破8万块大关。与2020年底的影院13374家、银幕75881块相比,2021年前九个月分别增加861家、4862块,日均新增银幕17.8块。
综合国家电影局数据、灯塔专业版数据、猫眼专业版数据,还能看到的是下沉市场持续扩大,三四线城市所占份额首次逼近40%,其中四线城市在疫情后恢复较快,其年观影人次超过了一线和三线城市。其原因在于,一线城市增量已逼近天花板,未来主要银幕增加区域,票房增量将存在于三四线城市。
由此,需要重新回到源头上思考电影的社交属性、娱乐功能、以及内容创新。华谊董事长王中磊表示,创作者在2022年应该多关注28岁以下的观众群体,多拍摄一些年轻人喜爱的题材类型。“做年轻人的电影,才是电影院的未来。”
相关调查显示,Z世代更感兴趣的内容,对应的是二次元、超级英雄片、科幻、青春爱情等类型。从《燃野少年的天空》到《五个扑水的少年》《盛夏未来》,今年的青春片并不少,但未能出现破圈之作。在2019年成为“科幻元年”以及“国漫崛起之年”后,遗憾的是近两年并没有成功接棒作品出现。
院网协同长期化,春节档蓄势待发
从全球范围来看,各大制片厂均尝试过选择流媒体同步发行以求自救、抑或缩短窗口期,“院网协同”已经成为未来电影行业所必须思考的议题之一,也成为互联网影业多次喊出的口号。
在国内,一部分中小体量电影在缩短窗口期、探索转网道路上首当其冲。《真·三国无双》《寻汉计》等票房不理想的影片迅速转网,《逗爱熊仁镇》《北方一片苍茫》等有互联网影业加持的项目,也很快在上线不久后转头网络。由《囧妈》开启的“院转网”之路仍在持续着。
此外,一部分传统资深电影人也转而投向更为下沉的网生内容,寻找着开辟新路、降低风险的可能性。例如年中,腾讯视频正式宣布了与星辉公司达成协议,将进行自制电影战略合作,周星驰将担任其中部分作品的监制。宁浩在坏猴子影业十周年S+发布会上公布了“星网计划”与“哔哩哔哩×坏猴子73变青年导演计划”。前者聚焦网络电影,与爱奇艺合作,后者侧重原创网络电影短片合作。
院线发行与网络发行,或许不应该是非此即彼的敌对选项,而可能寻找到双方利益的最优解。电影新贵儒意影业与旗下“南瓜电影”,“导演天团”组成的欢喜传媒与旗下“欢喜首映”,也正在不断探索着两条腿走路的最佳平衡点。
将目光投向新的一年,上文提到的热门档期内扎堆狂卷等趋势,在今年春节档仍将继续。从目前已定档的十余部影片,各自想看人数和社交媒体热度来看,第一梯队有《超能一家人》《四海》《奇迹》,第二梯队有《狙击手》《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等,第三梯队由《喜羊羊与灰太狼》等低幼向动画组成。喜剧、类型片、动画、现实主义题材等多元类型对垒,又一个最强春节档或即将到来。
**至少有20余部主旋律影片上映,意味着主旋律仍将会是今年新片的重点。**影史冠军《长津湖》续集《水门桥》有望官宣档期;由于冬奥会的召开,《中国乒乓》《我心飞扬》《独自·上场》等一批体育片集体亮相;《战疫英雄》《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等聚焦抗疫;《猎狐行动》《坚如磐石》《中国刑警》《绝地追击》《云霄之上》《翻译官》《平凡英雄》《检察风云》《密档》等改编自现实题材,全面覆盖各类细分观众,探索着商业效益、价值观导向等多个维度的意义。
那么,是否应当忧心电影行业当下所遭遇的多重挑战?短视频时代,注意力越发稀缺,需要一定时间成本、金钱成本的电影作为传统媒介,俨然出现了衰落迹象,但它化身为各种各样的形态,为其他媒介形式提供影像语言的范式、灵感和创作素材。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对行业发展带来了阻碍,但仍然产出了不少票房爆款与口碑佳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第七艺术”仍然有着自身长盛不衰的生命力。
国内相对于其他国家更为高效的疫情防控,为电影行业制造了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而坚守在这个行业的人,也将在不久之后迎来它完全复苏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