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吴孟克:撤回农改法案,莫迪“强力”形象出现裂痕?_风闻
南亚研究通讯-南亚研究通讯官方账号-2022-01-05 20:16
点击立即阅读全文:研究 | 吴孟克:撤回农改法案,莫迪“强力”形象出现裂痕?
11月19日,印度总理莫迪宣布将撤回三项争议性农业改革法案,即《2020年农产品商贸(促进和便利)条例草案》《2020年价格保证和农业服务(赋权和保护)条例草案》与《2020年基本商品(修正)法案》。莫迪称尽管政府因良好出发点推出法案,但却没能说服一些农民,因而必须承担“罪责”。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简称印人党)各级干部也纷纷表示这是“高明之举”,体现了“真正的政治家风度”。但无论印人党阵营如何粉饰,都无法改变这是莫迪遭遇的一次重大挫败的事实。
2021年11月19日,在印度总理莫迪宣布将撤回三项农业改革法案后,印度农民欢庆抗议取得胜利。图源:“世界知识”微信公众号
一、莫迪退让的三重考量
2020年9月,三项农业改革法案在印度国会通过,随即引发印北部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一带农民的大规模抗议。同年11月,抗议农民大规模涌向首都新德里,顶峰时人数超过十万。随后,抗议农民在首都附近安营扎寨,修建设施,长期在德里周边维持数万人的抗议规模,与莫迪政府长期对峙。
莫迪当下选择退让,主要有三重考量。**首先,增加印人党在即将于2022年3~4月间举行的一系列重要地方选举中的胜算。**其中,人口超过两亿且占据印度人民院80个席位的北方邦议会选举尤其受印人党重视。自农民抗议爆发以来,印北部许多农村社区通过决议禁止印人党及其盟党人员在有关村庄开展活动,这甚至使部分印人党人员受到严重人身威胁。农民抗议久拖不决,还持续引发暴力流血事件。例如2021年10月3日,北方邦就爆发了莫迪内阁部长之子驾车撞击抗议农民,造成至少八人死亡的流血事件。因此,撤销这三项法案有助于及时止损,软化农村社区态度,进而增加印人党的政治操作空间。
**第二,遏制印度教徒与锡克教徒两大社群间裂痕的扩大趋势。**锡克教徒是本次农民抗议的“主力军”。自15世纪锡克教创立以来,该社群曾数次对定都于德里的帝国发起抗争。20世纪80年代,锡克教徒占主体的旁遮普邦曾爆发“卡利斯坦”分离主义运动,使印度陷入持续动乱,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平息。这场动乱甚至导致印前总理英迪拉·甘地遇刺身亡。据多家印媒报道透露,印人党“母体”组织国民志愿服务团(RSS)及许多印人党元老都对锡克教徒与印度教徒两大社群关系因农民抗议久拖不决而持续恶化感到非常忧虑。特别是在农民抗议初期,莫迪政府的粗暴应对,及各级印人党干部攻击锡克教社群时的口不择言,都深刻伤害了该群体。因此,印度教右翼内很多元老都向莫迪政府施压,要求其对抗议农民做出让步。
**第三,缓解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自农民抗议开始以来,莫迪政府就受到来自海外锡克教徒等印裔群体的持续施压,这些群体在加拿大、英国等国拥有较大政治影响力。农民抗议也早就引起了美西方左翼政治势力的关注,标志性事件即为2021年2月瑞典“环保少女”格蕾塔·通贝里对抗议农民的公开支持。自美国民主党总统拜登上台执政以来,左翼政治在西方世界出现回潮。拜登政府也不断在“民主问题”上暗示印度做出“改进”,这与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对印内政的漠不关心形成鲜明对比。在印北部边境局势出现复杂变动的局面下,莫迪对抗议农民做出让步有助于缓解其在国际上面临的压力。
图源网络
二、带来长期不利影响
**莫迪宣布撤回三项法案的决定,虽然能起到一定“损伤控制”作用,但短期内或难以结束农民抗议。**此次长达一年多的抗议,已让印北部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和北方邦西部一带的农村社区组织成型,其释放出的巨大政治能力仍可能继续发酵。从防止受到报复、追求更大政治权力与经济保障的角度出发,抗议农民的领导层当下也有充分理由继续与莫迪政府对抗。2021年11月22日,抗议农民的领导组织“联合农民阵线”向莫迪政府提出停止抗议的六项前提,其中包括将北方邦血案涉案内阁部长撤职、为在抗议中死去的700多名农民修建纪念碑等莫迪政府很难接受的条件。
从长远看,该决定也将给莫迪及印人党带来不利影响。**首先,该决定或将削弱印人党的最重要支持者之一印度大资本集团对其的信心。**在2020年第一波新冠疫情暴发后,印国内舆论一度认为印度迎来进行深度改革、吸引“自中国转移产业链”的千载难逢良机。莫迪也于2020年5月推出名为“自力更生”的系列经济改革与救助法案,谁知却因农业改革引爆社会矛盾而遭遇严重挫折,使经济改革面临停滞。
**其次,该决定或将加剧印度教右翼政治力量内部对莫迪—沙阿“小圈子把持朝政”的质疑。**自2014年上台执政以来,莫迪逐渐建立起以总理办公室为核心高度集权的决策体制,2016年推出的“废钞令”、2019年宣布废除印控克什米尔地区“自治”地位及2019年底推行的《公民身份法》修正案等决策,都由莫迪及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等莫迪亲信构成的小圈子做出。此外,在印人党内莫迪及其亲信也大肆挤压其他政治派别,以“打击王朝政治”为旗号安插自己人。虽然目前莫迪在党内仍几乎无人敢公开反对,但莫迪及其亲信“唯我独尊”的做派已引起一些反噬。例如在2021年10月30日举行的三个印度人民院席位和30个地方议会席位的补选中,印人党就丢掉了喜马偕尔邦的全部补选席位和一个人民院席位。喜马偕尔邦被认为是沙阿亲信、印人党主席纳达的“地盘”,印媒称正是因为纳达不顾当地情况随意安插亲信导致印人党失利。撤回三项农业改革法案无疑将使印人党内的不满力量进一步聚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莫迪仍是全印最有人气的政治领导人。**许多印媒注意到,虽然自2019年中以来印度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燃油、肥料、食品等价格暴涨,但却未给莫迪的人气造成实质性损害。莫迪在全国层面拥有超高人气与印人党在诸多重要邦选中失利的共存,显示出印度选民或已习惯在对待莫迪与印人党时将全国与地方两个层级切割。**一方面,**莫迪在全国层面的超高人气给印人党在地方选举中增添的筹码或较为有限,这也与印度的首席部长(邦级最高实权长官)和邦议员在各邦握有“实权”的状况相符合;**另一方面,**莫迪的人气更多与其果决的政治风格、“为国献身”的清廉形象、印度的大国地位与尊严、印度教文明的复兴与发扬等因素相关联,具有一定独立性。此次莫迪撤销三项农业改革法案,很可能会使其“强力领导人”的政治形象出现裂痕。至于这一裂痕是否会继续扩大,仍有待观察。
本文转载自“世界知识”微信公众号2021年12月29日文章
原标题为《【世界知识】撤回农改法案:莫迪“强力”形象出现裂痕》
本文刊登在《世界知识》2021年第24期
作者吴孟克,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期编辑:陈安澜 陈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