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年,我国电影行业是否会以继续推进主旋律电影为主?_风闻
关之檀-电影导演、编剧-2022-01-05 10:02
讲几句真心话,对于这些年拍的主旋律电影,从战狼二开始,到红海行动也好,八佰也好,长津湖也好。有的看了,有的虽然没亲至电影院奉献一点票房,但对于电影和其背后的历史事件以及其中浓烈的家国情怀,我依然感同身受,这一点先请大家相信。
作为中华儿女,看到这些电影不可能不感动。但是感动之余,我依然想说,在疫情依然没有得到完全有效控制的当下,我们的电影产业似乎正在一步步向主旋律电影越陷越深,而好的动作片、科幻片、悬疑片等即使有些影响力,也依然会在很短时间内淹没在大众视野中。这种情况会不会导致今后电影产业的发展受到如是的一种桎梏?
首先是可能出现电影质量良莠不齐而借着主旋律电影的名头收割民众的感情和票房,其次是这种单一化的发展其实并不符合电影作为一种娱乐项目也作为一种艺术的本质。
请诸位也聊聊你们的看法,互相答疑解惑,多谢。
主旋律拍了多少年知道吗?
一直都在拍,即使在1995年到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衰落的二十年里也一直都在拍,但是没人看。
2005年梁家辉超低片酬出演《太行山上》,梁家辉扮演独臂将军,票房11.8万。主旋律每年大概保持着几十部的拍摄量,我在十年前就好接触到各种主旋律电影拍摄计划,结果拍出来就是没人看。
二十年下来,国内大概拍摄里上千部主旋律电影,票房一直都很不好。是政府以及个各个企业在出资拍摄和本地有关的主旋律电影,即使没有票房和收益,可是市场不认可。
为什么,国民不自信,大家不相信电影里的人物表达,当时的观众不信,是真的不信。
二十年前那群人也是二三十岁,他们正年轻,整个社会已经开放十多年了,国外发达的物质生活冲击着那时候的年轻人,国外丰富的物质生活对比国内还匮乏的物质生活,像炸弹一样引爆那时候年轻人的愤怒。
他们认为这个国家错了,一群无知的年轻人讨论,蒋介石留在国内,是不是大家都会过上好日子。这样无知的讨论遍布整个中国的角落,从偏僻山村到城市角落,对物质的渴望让那时年轻人失去辨别真相的能力,他们认为书本上说的都是谎言。
这群人面对主旋律电影是排斥的,他们不认可电影里的故事,官方努力在推动文化战线的不利态势,可是说实话,那时候但凡有人说一句“中国未来会很强大”,就会受到疯狂群嘲,他会成为大家的笑柄。
那时候的成功人士标配就是移民,有能力的恨国党、公知都移民了,他们相信自己一定会过上好日子,每个人都在想着自己的生活,今天我肯定的说,他们让自己的孩子错过了中国上升通道,然后带着进入其他国家的底层,因为国外的阶级划分早就已经固定了,外来移民做个普通打工仔还是可以的,可是进入管理层,那就是白日做梦。
那些年文化战线是失守的,说实话,主旋律电影就是最后的防线,艰难的抵御着外来文化的猛烈攻击,可是所有的主旋律电影都是没啥人看的。
还好,时间慢慢证明中国道路的正确性,年轻一代普遍带着优越感出生,他们是平视西方的一代,西方在他们眼里不在高大,不像上一代人,无脑的崇拜西方,他们无法相信那一代人离开西方品牌就觉得没有自我,他们不在像上一代人那样仇视本土文化。
这一代人天生自信,带着大国的自信。
主旋律是什么,就是整个社会对于自身文化的自信。
看看美国主旋律,总统开着飞机打击外星人,一个美国大兵单挑一个军队,一个傻子可以成为富翁,中国照着翻拍估计会被骂脑残,可这就是整个社会自信现实表现,这就是整个社会心态和影视的关系。
我们的主旋律在拍了几十年后,终于开始卖座了,现在却有人质疑这是国家强迫个人。
这种脑回路真的是让人折服,之前几十年拍摄了大量主旋律,为什么没人看,国家恨不得每个人都去看,可是就是没人去看。
《长津湖》我身边的很多人都去看了,包括不爱看战争的女生,这种整个社会自信的表达,而不是国家意志,这是社会意志
看看长津湖的投资方,大都是商业公司为主,他们都是盈利驱动的公司,他们顺从社会意志进行文化投资,这种商业行为。
现在有的人想通过抹黑主旋律,进而抹黑整个中国的社会意志,歪曲中国社会独有的文化特性,其心可诛。
中国正在迈步向前,主旋律就是社会向前的标志,恨国党、公知的手段越来越隐蔽,也越狠毒,但是敬告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