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别尔:简洁精确朴素与诡异华丽暴力的奇妙反差_风闻
张佳玮-作家-2022-01-06 20:09
我觉得,巴别尔最闪耀的妙处:
精确简洁的动词。
华丽诡异的形容词。
诗歌般的隐喻。
性与暴力。
以及强烈的反差。
精确简洁是巴别尔文体的第一特征。他的作品没废话。有些玩意似是小说,却如报告文学。迅速冷硬。
但冷硬要想写出色彩和味道,很靠形容词。
巴别尔很在意形容词。
他很擅长用一些华丽之极、简直不太符合场面的、带有反差感的形容词,勾画出灿烂辉煌的一面。
他也很喜欢用一些比喻,给读者的大脑灌入一些东西。他笔下的客体,因此充满了感情色彩和生命。
这些华丽的场面,经常用来描述性与暴力场面。并不是歌颂,只是单纯的描述。
由以上这些,引出极强的对比——他描写敖德萨的穷人,但又将他们描述得华丽多彩;他描述军队那些粗野质朴的军人,却又显出他们暴力残忍的一面。明明是简洁平淡的日常,却充满爆发力和张力。
《泅渡兹勃鲁契河》。
简单到近乎没有情节:
军队渡河,抵达诺沃格拉德市,住在当地居民家。
“我”作为随军一员,靠墙睡在一个犹太人旁边,梦见师长杀了叛逃的旅长,醒过来后,女主人告诉“我”,身边睡的那个犹太人其实是她死去的父亲。
说那老爷子被波兰人砍死时,还要求“把我拉到后门去杀掉,别让我女儿看到我活活死去”,但没能如愿。
这段情节朴素又惨烈:
通过描述一个睡在“我”身边的死者,描述一个死去的父亲,一个被波兰人残忍破坏的家庭,于是一整个被战乱蹂躏的城市,都描述完了。
妙在小说之前的描写:
我们辎重车队殿后,沿着尼古拉一世用庄稼汉的白背由布列斯特铺至华沙的公路,一字儿排开,喧声辚辚地向前驶去。
——只在公路的形容上加了一句“尼古拉一世用庄稼汉的白背铺成”,忽然惨烈之感就起来了。
静静的沃伦逶迤西行,离开我们,朝白桦林珍珠般亮闪闪的雾霭而去,随后又爬上野花似锦的山冈,将困乏的双手胡乱地伸进啤酒草的草丛。橙黄色的太阳浮游天际,活像一颗被砍下的头颅,云缝中闪耀着柔和的夕晖,落霞好似一面面军旗,在我们头顶飘拂。
这段描述如诗一般华丽,沃伦河因此有了生命;落霞如军旗,是画面感的完美表现。
将太阳形容成“一颗被砍下的头颅”,看似很诡异,但一下子将本篇的战争感拉满;砍下的头颅这个意象,埋在了我们记忆里,预示着故事后半段描述到死去的犹太老父亲。
于是故事看似不事张扬,只是平平道来。
但因为故事本身凶猛直接的暴力杀戮剧情,以及优美华丽的描述,这份对比带出来的冲击力就足够夺目了。
在《萨什卡》那篇里,说萨什卡和他爹一起睡了个女乞丐,染了病;萨什卡要求自己的爹别再跟母亲睡觉了,以免传染,被他爹以斧头威胁,最后萨什卡离家去放牲口了。
这是个粗鲁野蛮、掺杂着暴力与性的苏俄农村故事。
妙就妙在,这个故事明明如此野蛮,但那个粗野的老爹给女乞丐银币时,说得出如此具有诗意,又不失苏俄风味的句子:
“拜上帝的娘们,用砂子擦擦这个银币,它还会更亮。黑夜里,你把它借给上帝,它能跟月亮一样发光……”
萨什卡跟他爹带着病回家时,又是一段描写:
“四月的土地湿漉漉的。黑乎乎的坑坑洼洼里闪烁着绿宝石般的嫩草。绿芽在黑土地上绣出一行行精巧的针脚。土地散发出一股酸味儿,就像黎明时士兵老婆身上的那股味儿。头一批出来放牧的牲畜从土岗上奔了下来,小马驹在空明澄碧的天边嬉戏。”
“土地散发出一股酸味儿,就像黎明时士兵老婆身上的那股味儿”——又是一个典型的隐喻,承接在刚一起睡了女乞丐染了病的两人身上,诡异但恰当。
萨什卡回家后,甚至享受到了这样的快乐:
“他恍惚觉得从天上吊下两根银线,绞成一根粗绳,绳头拴着一辆用粉红色木头制成的刻花小摇篮。摇篮在离地很高、离天又很远的空中摇晃,两根银线也跟着东摇西晃,熠熠闪光。萨什卡躺在摇篮里,起于田野的清风吹拂着他的全身,风声如音乐般激越,一道彩虹映照着尚未成熟的庄稼。”
多么美好。
但下一秒,他就要跟父亲决裂,被父亲用斧头威胁了。
这种看似不和谐的诡异美好,与现实中粗野的性与暴力交织,就很巴别尔。
在《家书》那篇里,通过一个士兵给母亲写家书的方式,老老实实不加修饰地描述这么段恐怖故事:
战乱之中,自己亲爹活剐了自己一个兄弟,于是自己的兄长为兄弟报仇,又活剐了自己的父亲。
就是这么惨烈的剧情,却是这样收尾:
“库尔丘科夫,” 我问那孩子, “你父亲凶吗?”
“我的父亲是条恶狗,”他忧伤地说。
“母亲要好些吧?”
“母亲还可以。要是您有兴趣,这是我们的合家欢……”
他把一张磨损了的照片递给我,上面照的有季莫菲伊奇·库尔丘科夫,是个腰圆膀粗的警官,戴一顶警官制帽,高高的颧骨,一双淡颜色的眼睛虽然有神,却显得愚昧。他身旁的竹椅上,坐着一个瘦小的农妇,穿一件加长了的上衣,长着一张肺痨病患者那种发亮的、怯生生的脸。在靠墙壁那边,紧挨着外省照相馆里那种土里土气的绘有花和鸽子的背景,耸立着两个小伙子——身材高大得出奇,呆头呆脑,大脸盘,爆眼珠,泥塑木雕地站着,好像是在听训。这是库尔丘科夫家的两兄弟——费奥多尔和谢苗。
这段写来如此不动声色,但一旦想到:
这张合家欢里的父亲和儿子,已经自相残杀到只剩一个了。
在这样温暖敦厚的亲情之后,映衬着那样残忍的互相杀戮。
这一段描写,立刻感觉是另一回事了。
说一篇比较特别的。
都知道巴别尔擅长写军旅,但其实他有一篇很好的故事,叫《吉·德·莫泊桑》。
写一个俄罗斯穷侨民,被一个阔佬拜托,帮阔太太翻译莫泊桑的小说。
其中的描写:
双乳高耸的女佣在会客厅里步履端庄地走着。女佣身材苗条、双眸近视、举止傲倨。她那双睁得大大的灰眼睛里直勾勾地透出一股荡意。这姑娘举手投足慢条斯理。我想她在云雨之时,必定动作迅速,如狼似虎。挂在门上的锦缎门帘晃动起来。只见一个乌黑头发、粉红色眼睛的女子挺着一对丰乳步入客厅……这类女子善于把她们经营得法的丈夫的金钱,化作她们腹部、后脑勺和圆润的双肩上的,粉红色脂肪。她们含情脉脉地乏乏一笑,能把卫戍部队军官们的三魂六魄一股脑儿勾掉。
她款步走出客厅,竭力不让她的丰臀摆动。
她在看修改稿时,双手交叉,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随后,如绸缎般光滑的双手垂向地面,额头煞白,包住双乳的胸罩间的花边偏向一边,微微颤动。
她低着头,侧耳倾听,涂着口红的双唇微微开启。她那抹有发膏的、又平又滑地向两边分开的发丝闪着乌油油的亮光。她那裹在长统袜内的双腿叉开着搁在地毯上,她的小腿肚健美而又柔情万种。
小说里不用再描写作者如何对阔太太动心了,这些描写的意味,一望而知。
于是主角和阔太太搞在一起,读者也觉得理所当然。
但小说最后,是这么一段:
主角跟阔太太私通完后,去确认莫泊桑的生平,说:
莫泊桑二十五岁上,遗传性梅毒第一次对他发动突然袭击。他以天生的生殖力与乐天精神同疾病展开抗争。起初他头痛欲裂,疑病频频发作,后来出现了幻盲症。他视力衰退。后来又发展为狂躁症,疑心重重,孤僻,喜好无端兴讼。他奋力与病魔搏斗,驾快艇狂驰于地中海,跑往突尼斯、摩洛哥、中非,而且日以继夜地写作。他声誉日隆,于四十之年,自刎喉咙,血流如注,却活了下来。他被关入疯人院。他在疯人院内,用手足爬行……在他病历的最后一页上写着:
“Monsieur de Maupassant va s’anima liser(德·莫泊桑先生已变为畜类)。”他于四十二岁去世。他母亲比他活得长。
我读完这本书后起床。大雾遮天蔽日,直涌至窗前。我的心抽紧了。我已感觉到真相的预兆。
意思很明白了。
妙在这篇叫做《吉·德·莫泊桑》的小说,描述了主角跟空虚放荡的阔太太一起翻译莫泊桑,于是搞在一起的故事。
这个故事本身很莫泊桑风格——莫泊桑笔下的人经常就这么虚荣又欲望过剩。
这种写法——将主角的欲望,蕴含在形容描写之中——很莫泊桑。
而且还影射了莫泊桑自身的命运——因为梅毒而狂躁孤僻最后早逝。
这是一个多重致敬莫泊桑的小说——从剧情到风格到写法——但又有巴别尔自己的风格:
简洁描述,华丽形容,性,隐喻象征和多重对比。
巴别尔这篇,显然是自比莫泊桑那位短篇大师的。
事实上,他自己也确实无愧于这一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