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回来了,这次还能美爆全网吗?_风闻
最人物-最人物官方账号-记录最真实的人物,品味最温暖的人间2022-01-06 14:17
作者| 最人物出品
来源| 最人物
14年了,我还是很想她。
2008年8月8日晚8点,北京奥运会开幕。作为奥运史上最成功的开幕式之一,盛大的烟火表演和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场景搭建,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一年张艺谋58岁,一手策划了全部过程,熬了数不清多少个夜晚。
14年过去,2022年2月4日,全世界的目光将再次对准北京——北京冬奥会开幕。
人们习惯将目光聚焦于运动员、舞台表演,但今天,我们想说说那些隐藏在绚丽背面的人。他们默默无闻,几乎从未出现在任何公共场合。
但是,他们值得被看见。
29个脚印在北京上空升腾,沿着中轴线,从安定门一直到鸟巢。每一个脚印代表着一届奥运会。
负责脚印礼花设计的蔡国强,压力巨大。
为了最好的效果,他采用了创新的膛压发射技术,可以通过调控压力的强弱,控制礼花发射的高低。
甚至为了调整烟花的整齐度和发射时间,蔡国强等人在烟花中设置了芯片,来控制烟火弹——29个脚印,15公里的路程,每隔2秒一步,误差控制在几毫秒之间。
2008年8月8日晚,29个脚印给了所有人震撼。
但时隔多日后,张艺谋披露,29个脚印中,只有最后在鸟巢升空的那个脚印,为实景拍摄,其他为备播的录像。
舆论一片哗然。
“我们29个脚印确实是成功发射过的,但当天情况实在不能如预期。”张艺谋解释了很多脚印背后的思考,也讲解了即便是录播,工程依然复杂。
14年后,一切似乎有了更好的答案。
2008年3月24日,希腊雅典。
最高女祭司娜夫普利都身穿白色长裙,在赫拉神庙前,将火炬置入凹凸镜的聚焦点,一支火炬被点燃——北京奥运会的圣火采集,成功了。
在接下来的4个多月里,火炬将在全球流转。它会在美洲大陆上奔跑,也会在地中海边享受海风,还会在喜马拉雅的山巅,受全世界人们的瞩目。
最终,火炬将抵达北京,在最后一棒火炬手、奥运冠军李宁手中,点燃奥运主火炬。
这是奥运的象征。
北京奥运会主火炬
为了保证火炬的传递,在亿万人民面前展现北京奥运的风貌,一群人开始悄悄努力。
联想创新设计中心设计总监李凤朗,时年不到40岁,他是哈尔滨理工大学工业设计讲师出身,在设计领域耕耘了13年。
看到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方案征集,一个问题涌上他的脑海:一支怎样的火炬,既能代表中国的文化,又能代表中国的科技呢?
解答这个问题,他用了2年多的时间。
“我们的理念,是要用‘纸’去表达火炬,用纸去做一支火炬。”。李风朗这样说,多达300多次的设计稿修改,外加团队反复多次地讨论,最终祥云火炬诞生。
云状修饰是中国独有的图案,上千年的跨度中,云是一个神秘又浪漫的图腾。而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在源于汉代漆红色的火炬上使用,会有更加炫目多彩的视觉效果。
祥云火炬
时间来到2008年8月7日晚,运动员李宁站在鸟巢体育场的中间,眉头紧缩的盯着上空。一天后,他将在全世界的瞩目下,腾空而起,点燃圣火。
他担心自己会不会出现失误,担心会不会现场装置出现意外。但一个问题他心里早有答案:火炬不会因为空中风大而熄灭。
火炬的燃烧装置,是火炬设计的关键。要求在极寒、高原、飓风、甚至水下,火炬都能顺利燃烧。
为了这个需求,设计师们又忙起了起来。
在尝试了多种复合材料后,他们设计出的火炬,能够在65公里/每小时的风速下,和50毫米/每小时的大雨中保持燃烧状态。
为了保持轻盈,李凤朗和同事们,采用了轻薄高品质的铝合金和中空塑件设计,并在下半部分喷涂高触感塑胶漆,让火炬的手感舒适不易滑落。
李凤朗日后回忆:真的很难,但也很成功。
北京奥运会火炬登顶珠峰
最终,在为期近4个月的火炬传递过程中,北京奥运会的圣火流转了5大洲。也在2008年5月8日,如约登上珠穆朗玛峰。
那是申办奥运会时,北京奥组委给国际奥委会的承诺。一约既成,万山难阻。
中国独立设计、制造的高科技火炬,抵御住了珠穆朗玛峰极寒、大风的天气,也让火炬在珠峰燃烧的时刻,成为奥运会史上不可磨灭的印记。
14年后,技术再次升级。铝合金变成了工艺更复杂的碳纤维,即便800度高温燃烧,也不会变形。
“祥云”火炬变成了“飞扬”火炬,夏季奥运会变成了冬奥会。变化的是季节和时间,不变的是中国制造对高精尖的追求。
北京冬奥会飞扬火炬
2005年,北京大学工学院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佘振苏教授,接到了一个秘密任务——用流体力学来设计奥运比赛项目。
这是佘振苏从未接触过的领域。
皮划艇激流回旋比赛,是奥运会科技含量最高的项目之一。这项赛事在亚洲并不受瞩目,但在欧洲,已经开展近百年。
比赛要求,在湍急的河道中,运动员们精准跨越22个90-120厘米宽的门。而佘振苏的工作,是设计比赛用的水道。
人工制作的水流不能急也不能缓,浪花不能大也不能小,条件苛刻。
激流回旋运动员
为了完成这个项目的赛道设计,佘振苏和团队几乎在全世界考察、奔走。他们在欧洲观察国外技术团队的科技,回到国内又扎根在贵州,研究天然水流的流速和浪花形成原理。
整整一年,本以为取得突破进展,但在2006年10月,在贵州举行的国际公开赛上,两届奥运会冠军翻了船。
“这证明我们赛道的难度与欧洲赛道不同。”佘振苏说。
之后整整一年的时间,他带队在流体力学的基础上,构建了全新的设计理念,可以生产出更加接近自然,但是有区别的人工复杂水流的赛道。
一个颇有意思的故事是,因为长期对赛道和运动员的研究,佘振苏和团队被聘请为中国队的“科技教练”和“助理教练”。
一帮从未参与过奥运会、几乎从未了解过这项运动的人,最后却助力中国队员胡明海和舒俊榕拿下预赛第三名的好成绩。
如今回看画面,人们在紧张的比赛中,看到运动员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却无法看到比赛背后,技术团队付出的心血。
胡明海和舒俊榕
佘振苏和团队在水上奋战,北京奥运会技术运营中心,一帮人在计算机上努力。
北京奥运会作为当时参赛国家及地区最齐全、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届奥运会。302个小项的比赛,吸引了全球1.5万余名运动员,和超过3万名媒体记者前来报道。
所有计时计分系统、评论员信息系统、赛场成绩系统、比赛管理系统全部实现数字化,转播车、奥运会筹备工作的IT系统不能有一分钟的宕机。
超高的要求背后,是一支能打仗的队伍。
负责人王磊仍记得,当时技术运营中心,贴在墙上的一句话:“在奥运会上,没有第二次。”
作为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王磊所在的联想,提供了包括服务器、笔记本、台式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在内的,3万件计算技术产品。
平均年龄27岁的580名联想工程师,也投入到保障中。“我们全身心都扑在奥运会上了,但是很亢奋,干活不累”,王磊说。
工程师在水立方
历经40多次测试赛,前前后后近5年的筹备,这套当时奥运史上极为复杂的IT系统才搭建完成。
如今,人们常常惊叹于北京奥运会的精准和零失误,惊叹于计算机的算计和展示。但在14年后,技术有了新的进展。
2022年北京冬奥运,IT系统转到了线上,将首次实现云计算。
变化的是技术,不变的是技术人员对品质的追求。
午后可能会有雷雨或雷阵雨……
2008年8月8日早上,气象台的一则消息,让奥运筹备组陷入了紧张。如果天公不作美,晚8点举行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将受到不小的影响。
为了避免极端情况,在北京西北部,一支部队紧急集合。下午14点45分,在接到指令后,两架飞机升入乌云,执行探测任务。
另一边,两架飞机升入云层,针对降雨云层进行消减雨播撒催化剂作业。
16点08分,云系发生了变化,雨要下了。
北京奥运会气象组立即行动,在西北、正西、西南三个方向,人工消雨的作业命令发出,火箭拦截的技术登场。
从下午16时到23时39分,累计1104枚火箭弹被射入空中,进行人工消雨作业。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这是奥运史上,第一次实行人工消雨。没有人心里能保证,雨水一定不会在夜晚降落鸟巢。但必须要实现。
晚八点,击缶而歌的声音传递到全球,开幕式表演开始。零星的小雨也在北京周边落下,危险没有解除,一条暴雨带,悄悄自西南向东北顽强地向鸟巢进发。
工作人员无暇欣赏开幕式的精彩,他们在对讲机里,不断同步天气情况。
“密云打雷了!”对讲机里传来紧急的声音。在气象中心,数据显示、北京周边下起5毫米左右的雨水,就连举办奥运会篮球比赛用的五棵松体育馆,已降雨0.9毫米。
很多人陷入了慌乱,但北京市气象台台长郭虎却镇定自若。“一切都在预料中。”
2个小时后,1104枚火箭弹起了作用,郭虎如约看到了云系减弱的信号。“真是有惊无险啊!”
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晚23时09分,姚明挥着国旗,步入会场,大家长舒一口气,“现在来说,在开幕式结束前不会再有新的情况了。”
当鸟巢现场,主火炬熊熊燃烧,人们欢呼时,距离鸟巢不足100公里的河北保定,降雨量达到了100毫米,而北京南部的房山区,降雨量达到了25毫米……
天气对于奥运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4年后,北京冬奥会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冬奥赛场,滑冰、滑雪、雪橇等众多项目,均在室外进行比赛。气象环境对运动员的发挥影响显著。
以观赏性极佳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为例,运动员需要在达到70迈的速度后,才能完成特定难度动作。速度的任何一丝差别,都可能导致失误,甚至危及运动员的生命安全。
而赛道上的风速、温度、雪地的湿度等诸多气象因素,都可能导致滑行速度的改变,和空中身体机能变化。
实时将准确的气象信息同步给运动员和教练员,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北京冬奥会的严格要求是,将气象预报精准到分钟,预报区域精准到百米……
联想高性能计算系统
不可思议的技术背后,是一群拼命的团队。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联想集团与北京气象局联合搭建了800台高性能计算机,满足7×24小时无休的天气、气候及环境气象业务应用需求,兼顾试验和业务研发的应用需求,实现了气象预报的大升级。
带队的联想集团技术顾问李鑫介绍,“联想升腾X9000在1分钟的运算成果,换到家用双核计算器计算则需要1年的时间。”
这是他们长达数十年的技术积累。
也正是这800台高性能计算机,让北京冬奥会的气象播报,从2018年冬奥会15分钟更新一次,提升为10分钟更新一次,甚至部分项目达到了每分钟更新一次。
这是截至目前,冬奥会赛事服务史上,最高的标准。
在巨大的算力基础上,联想集团同时研发出50℃温水水冷技术,对CPU等核心部件进行冷却。在提升机房5%的算力基础上,将能耗降低了42%。
“在冬季,还可以利用余热为楼宇供暖,进一步节省其他能耗。”联想技术顾问李鑫介绍。
14年,一个轮回;14年,一场重新出发。
14年前技术的遗憾,如今有了更好的答案。一如14年前的我们,也早已成长为更好的人。
人们总是会在一场又一场盛大的表演中,窥探时代的变化;在一次又一次惊心动魄的比赛中,等待欢呼的那一刻。
我们都太久没有赢了,也太缺少那骄傲的,震撼人心的一刻。
或许那些感动人心的细节,那些默默奉献的人,那些尘封的故事,会滋养着我们。科技、极限、精度、准度……
一系列关键词组成了14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也在14年后重新构建了北京冬奥会。
14年前,人们高唱着《北京欢迎你》笑迎八方来客,相信14年后的今天,我们会用真诚的加油声,将全世界目光,再次汇聚到北京。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