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学物理的人,在三十岁成为喜剧人?| 对话《令人心动的offer》李不言_风闻
娱刺儿-娱刺儿官方账号-娱刺儿是刺猬公社旗下文娱报道账号2022-01-06 11:24
怡晴 | 文 周矗 | 编辑
在《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录制的最后一天,娱刺儿见到了“神外三子”李不言、冯琛和张洽,并和他们聊了聊录制节目的感受与收获。
以下是“李不言篇”,“冯琛篇”与“张洽篇”详见二条与三条。
李不言没想到,参加完《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后,自己成了经常上热搜的人。
第一期节目里,观众们就发现了李不言的搞笑能力,在为一位头痛的阿姨检查身体时,李不言让头发花白的阿姨用力转头、伸舌头、拉手、指鼻、单脚站立,做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检查后,阿姨终于忍不住了,对他说:“我就是痛,没别的毛病。”
但李不言继续认真检查,阿姨无奈,对着一旁的带教医生露出了苦涩的笑容。
这也是李不言第一次以“搞笑”的名义,登上热搜。他回忆,医院的系统自动生成了全套的检查,“我也有不好的地方,当时就直接按打印顺序查的体。”
在这档节目中,李不言呈现出了自己颇为立体的一面,他一本正经地搞笑,也真情实感地哭过。为一位脑肿瘤患者做病例汇报时,提起患者从深度昏迷到一天天好起来的场景,他一度哽咽。
图源:新浪微博@腾讯视频令人心动的offer
李不言表面上看起来十分佛系,即使自己的考核成绩一般,也没有要绝地反击的意思,但又在团体辩论中,崭露锋芒。
从“搞笑”到“逆袭”,李不言身上拥有许多热搜特质,但他对此却并不在意,既不会经常上微博,也没有兴趣在微博上搜自己的名字,“我私信都没有怎么看,先和大家说一声不好意思。”
相比之下,李不言的朋友比他更积极,会时不时转发一些网友讨论的截图给他,然后“策”(长沙话“调侃”的意思)他两句,“他们说怎么这么多人喜欢你啊。”
李不言的名字是在他出生前,爸爸就取好的,源自《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中有一个寄托就是,李爸爸希望李不言能够“少说话多做事,凭本事让大家喜欢”。
李不言反复告诉娱刺儿(yuci-er):**“我话真的很多,有可能有一点逆反心理在里面。”**在节目中很佛系的李不言,在生活里却是一个爱笑,爱吃,爱睡,爱说的喜剧人。
不是学霸,但喜欢学霸
李不言的爸爸曾是大学物理教师,这几乎决定了李不言作为一名“学霸”的起点高度。
从小,爸爸便将李不言朝着学霸的方向训练,“说实话,我真的不是学霸,主要是我爸起步太早,而且是从三岁开始的,除了英语,他什么都能讲。”
受到爸爸的影响,李不言三岁的时候就开始进行理科启蒙,学习数学和物理,周末的时间也受到严格控制,留给他娱乐的时间并不多。一整天的时间里,李不言几乎都浸泡在家教的氛围中,往往是吃完饭之后,爸爸就会对李不言讲,休息一下就来讲数学。
李不言“不幸”地拥有一对“虎妈虎爸”,在父母“混合双打”下,他起初很乖。不仅兼顾了学习,在生活习惯上也受到妈妈的影响,甚至养成了“洁癖”的习惯。
或许是教育环境的“压迫”,李不言在小学三年级便迎来了叛逆期。李不言的爸爸总觉得自己给足了儿子充足的娱乐时间,但李不言忍不住吐槽道:“和我想要的差距有点过大。”
李爸爸希望李不言是严肃的,正经的,但李不言活成了相反的样子,他话多,爱玩,喜欢吃东西。他形容自己就像一根被扯坏的弹簧,原本是紧绷绷的,但扯着扯着,就松掉了,再也回不去。
在李不言的印象里,自己人生中最努力的时期是高二。因为高三太苦,为了能够轻松度过,李不言选择了在高二的时候,参加生物竞赛,每天早八晚十,按部就班的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合格,这就算努力了。”最后李不言也如愿以偿,以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一等奖的成绩被保送。
图源:新浪微博@腾讯视频令人心动的offer
**“我爸也很宠我,我爸不怎么喜欢花钱,但我喜欢什么东西都会买给我。”**李不言想玩电脑,爸爸就会花几个月的工资给他配电脑,“所以我从小就玩游戏。”现在李不言不玩游戏了,他觉得现在的游戏玩起来像是看论文一样累,他不喜欢把自己搞得很疲惫。
尽管童年处于被父母支配的状态,但李不言在兴趣选择方面,牢牢地掌握主动权,爸爸从来不会插手其中。
学医是他自己的决定。李不言从小对“动物行为”十分感兴趣,喜欢研究“脑袋”这种东西,为此甚至想去当一名野生动物摄影师。到了大学选择专业,李不言觉得生物和医学在他这里是完全对等的,中南大学的医学院又更好一些,综合对比之下,他踏上了学医之路。
节目里,浙二医院的面试官之一张主任觉得李不言读博换方向,是没有想清楚的原因。李不言没有反驳,但他其实一直忠于自己的兴趣,“我现在研究的也是脑部,只是动物和人的区别。人也是动物。”他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脑部”研究让李不言着迷。在科学研究方面,关于大脑的研究相对棘手,但未知的内容却彻底激发了他的好奇心,而李不言恰恰喜欢挑战自己学不会的东西。这是他藏在骨子里的一种叛逆。
李不言虽然拒绝用“学霸”的标签定义自己,但他喜欢的类型却是学霸,“我就喜欢那种很聪明的人。当然也要跟我这种‘中老年’的三观和想法比较一致,这也是我比较在意的点。”
所有选手中,他初印象最深的是“学霸”冯琛。他一本正经地和娱刺儿解释原因,“冯琛是医学界的复合型人才,既能够搞数学又能搞计算机研究,很难得,搞科研还是很需要这种人才。”
成长的过程中,李爸爸对李不言的影响很大。但他现在觉得自己反而更像自己的爸爸,对于这一点,他并不反感。
话多,爱玩,不社恐
在节目中,李不言话不多,尤其在老师面前,观众甚至为他帖上了“社恐”的标签。但李不言不觉得自己是社恐。
“我平时话多到令人发指,恨不得堵上我的嘴的那种。”李不言多次告诉娱刺儿,生活中的自己,是个十分爱说话的人,他也希望自己未来的另一半也能话多一点,“总是不说话,我会受不了。”
他爱玩,从剧本杀、密室、探店、看电影,到去只能喝茶的茶馆喝茶 ,兴趣爱好十分广泛。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李不言都兴趣盎然,被朋友形容为“非典型宅男”。
在第五期医学辩论赛里,医学生冯琛信誓旦旦地对自己的队友说,“你们一定要关注一个人,他说很多话,但是没有条理,里面一定有很多错误。”然而在辩论场上的李不言就像脱胎换骨,反驳得有理有据,让对方辩手哑口无言,面面相觑,一反往常的表现。在回宿舍的路上,李不言和冯琛继续激情辩论,甚至快要“吵”起来。
**李不言不觉得自己是社恐,他只是单纯地怕老师。**李不言告诉娱刺儿,他从小就害怕老师,在他们面前自然而然地就很听话:“难道因为我爸也是老师,先天而来的恐惧吗?”他剖析道。
李不言小时候的成绩很好,但却是班级上成绩好的这一拨人中,被骂次数最多的。李不言的课堂效率很高,总是能在课上提前把作业写完,然而他也喜欢在上课说话,再加上下课又比较淘气,属于下课绝对不会坐在凳子上的类型,“反正经常被骂。”提起往事,李不言笑得很开心。
医学生的生活很忙,进入规培期后,李不言很少出长沙。
与娱刺儿的对谈发生在节目录制的最后一期,李不言来到北京,见到了周深和毛不易,他平时很喜欢听这两位歌手的歌,但在录制过程中,他又社恐了,坐在一边默默地不说话,不知该作何反应。李不言自来熟的本领不见了,那一刻他才发现,自己不仅怕老师,还怕明星。
图源:新浪微博@腾讯视频令人心动的offer
这种害怕只是一种“心理”表现,该直接说的话,李不言也从来不弯弯绕绕,他觉得自己很耿直,“别问我问题,但凡问我问题,那是什么就说什么。”
上学的时候,李不言的作业有些多,老师问他,作业量是否合适,李不言通常会说:“有点多。”
老师很无语,训了李不言一通。
就像在节目里,李不言在各位带教老师面前显得有些拘谨,没有平常那样随性,但该做的事情,还是会做,“打瞌睡控制不住,是真的困。”
和节目中的表现一致,生活里的李不言对自己的事情也不太上心,朋友和他相处久了,不仅帮他操心,还会苦口婆心地劝他:“为什么这种事情还要我来跟你操心,你能不能对自己的事情上心一点?”
李不言和朋友之间的相处很直接,每每遇到这种事情,他总是会说:“别管我了。”
**李不言对别人的事情,比对自己的事情更上心。**网络上对他的评价,他从不在意,但只要和团队、他人扯上关系,李不言的好胜欲就会被激发,变得认真起来。
“我在对待患者的时候,还是会很认真,和平时的自己不一样。”性格不争不抢,但在专业上决不含糊,这种内外的反差,成了李不言走进观众内心的一种“法宝”。
李不言的人生里,偶有焦虑,但浑不在意。
非典型小说男主
李不言从小出长沙的时间都不超过两个星期,在医院规培期33个月的时间里,他出去过三四次,但每次最多只有三天。外面的世界令李不言心动,他参加《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的一个原因是,可以出长沙到杭州玩。
另一方面,浙二医院的脑机接口技术,是李不言一直都想学习的,遗憾的是,由于第一阶段的留级,他并没有能深度参与其中。
李不言最大的收获是在急诊时获得的。在规培期间,李不言的医院生活只集中在神经外科的住院部和神经外科专科急诊,但到了节目里的急诊科,李不言获得了更全面的训练。
第八期节目里,急诊室接来了一位需要抢救的患者,李不言为病人做心肺复苏,但在大家的轮换抢救下,结果还是令人遗憾。
事情发生在夏天,但到了12月的中旬,李不言仍记得病人被宣告死亡的那一刻自己的无力,当时他内心很“懵”,还在想着要不要“继续按压”。
但他从来不主动和家人说自己经历的伤心事情,只是一个人在心里默默消化。
李不言所在的神经外科,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有时候只是来回放个东西的空隙,就会遇到需要抢救的病人。李不言在抢救病人时,当场不会有太大的反应,但事后回想起经历生死的瞬间,心里就会很难受。
“哪怕现在回想起来,我都依然会心情不好,有些病人他没有在我面前去世,但是我自己心里清楚,他是永远不可能醒过来的。”
图源:新浪微博@腾讯视频令人心动的offer
神经外科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果一个人的心脏出现了问题,那么这个人可能瞬间抢救无效;但如果是脑袋出了问题,身体还有可能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但这些人的生命状态比植或许物人的还差,“我们知道,他们是一直朝着死亡去的趋势,但却束手无策。”
李不言从小就知道,人在出生前和死亡后都是一片虚无,面对死亡的时候,他不愿做过多的思考,“自己每天都好好过了就行,也不怕有意外。”
或者就是娱乐,做自己真正喜欢玩的事情。只有在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中,他的心情才能真的好一点。
节目在短时间内尽量呈现出了医学生的生活,时间相对紧凑。但学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样的生活,李不言已经习惯了,他曾经有一个月的时间,基本上都没有停下过手中的工作,每天能回家睡觉,他就已经觉得“万幸”。
虽然辛苦,学医也带来了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价值感。在神经外科,李不言见到的病人大多与脑袋相关,呈现一种昏迷状态,当他看到自己的病人能够清醒地站着离开医院,那一刻内心的满足是用言语无法形容的。
屏幕前的观众觉得李不言是反内卷达人,当别人勇争第一时,他以吃饭、睡觉为重。但李不言的经历又比大多数人都“卷”,甚至有些“凡尔赛”,三岁开始理科启蒙, 小学二年级学完了初中的数学和物理课本,大学竞赛保送,一路读到博士研究生,爱好做饭、摄影与一切有趣的东西,“什么都想学”。
“反内卷”“喜剧人”“社恐”“佛系”“学霸”,李不言身上的标签引发了网友的共鸣,有网友形容李不言是“小说男主”,李不言知道后很惊讶。
帅气从来不是小说男主的标签,对于生命的“敬畏”与“柔软”才是。而李不言在严肃的人生中,化繁为简,以喜剧人的方式,重新定义了小说中的男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