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评江雪的《长安十日》_风闻
胡锡进-资深媒体人-2022-01-06 07:35
江雪的《长安十日》引起截然相反的评价,但是无论她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很多都把她与方方做了类比,也就是说,她被很普遍地看成了“长安的方方”。
所不同的是,方方在一开始受到了几乎一边倒的挺赞,但到后来对她的批评又形成很大声势,那是因为公众对武汉疫情的认识在新冠肺炎成为全球大流行之后出现了视角的变化,对中国抗疫形成非常正面的肯定,这带动了对芳芳认知的变化。而对江雪的评价,从一开始就形成了两极化。
▲2020年初武汉因疫情封城,作家方方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了她眼中的武汉,引发舆论巨大反响。
我读了《长安十日》,一方面,我愿意相信作者讲述的西安封城以来大部分故事和细节都是真实的,另一方面,作者对文章素材有明显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是她的价值观决定的,倒未必受某种政治动机驱使。
我相信,江雪是这些天西安这座城市居民中悲情最多的人之一,她看到的城市不仅是悲伤的,而且是对立的,错上加错的,抗疫运转十分低效,城市的目标也莫名其妙。对她来说,这座城市里唯一真实的就是痛苦和缺少希望。
我想说,这样的悲情视角是永恒的,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存在多久,它就存在了多久。而且部分知识分子中一直存在一种信念:他们的使命就是记录人间的痛苦,而且只有那样做才是良心的体现。
▲西安市政府副市长徐明非介绍,从近3轮核酸筛查的情况看,病例总量呈现下降趋势,都是在隔离管控人员和封控、管控区域发现的,社会面基本实现清零,疫情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既然江雪的视角是社会生态中天然存在的,我认为无论大多数人喜欢不喜欢,都应该允许《长安十日》这样的表达。**实际情况也的确是这样,那篇文章目前完好地挂在互联网上,谁都可以打开它。我认为这是我们社会对待批评应有的开放和包容。我相信,几乎没有人希望中国互联网上只有一种声音,包括江雪大部分最激烈的批评者们。
至于江雪因为发了这篇文章遭到一些“围攻”,我觉得这同样是舆论场生态的一部分,也是她应当面对和承受的。而且我相信,她有这方面的思想准备。
网上今天流传江雪发文后被国保四人找上门来,但她本人随后做了否认,表示自己是平安的。我个人也希望她平安,就像方方一直是平安的一样。
最后我想说,看待我们的社会存在很多视角,悲情的视角只是其中的一个。**围绕中国抗疫的肯定性视角无疑更加普遍,因为它得到了中国抗疫综合效果远好于外部世界这一强大事实的支持。虽然这个事实取代不了人们有着各种困难和烦恼的日子,但是老百姓的集体理性并没有沉睡,眼睛不会瞎。**不要把国家的抗疫成就与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和不如意对立起来,用其中的一个覆盖另一个,无论对哪个立场的讲述者来说,都应是他们叙事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