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大使陈香梅_风闻
外交官说事儿-外交官说事儿官方账号-让更多人了解有血、有肉、有情怀的中国外交官2022-01-07 10:23
口述者:柴泽民(1916.10~2010.06.07),出生于山西省闻喜县;1933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12月调入外交部工作,曾任驻匈牙利大使、驻几内亚大使、驻埃及大使;1974年9月,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1976年起,先后任驻泰国首任大使、驻美国联络处主任、驻美国首任大使;1983年9月,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
陈纳德、陈香梅与两个女儿
陈香梅,1925年6月23日生于北京,祖籍广东。她原是国民党中央通讯社记者,抗战时在采访中结识了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总指挥陈纳德将军,两人相恋,结为伉俪,生有两个女儿。蒋介石亲自为她的两个女儿取名“美华”、“美丽”。1975年,蒋介石去世,陈香梅作为美国总统的代表,赴台参加葬礼。她在美国国会中有许多朋友,所以台湾当局利用她在美国做“院外活动”,进行游说。
宋美龄和陈香梅合影
中美建交后,使馆苦于无人做美国国会工作,感到很被动。只有台湾当局有人在那里“捣鼓”,国会听不到大陆方面的声音。当时我想到了陈香梅,她是中国人,总应该晓得:美国都同中国建交了,台湾在那里的局面还能持续多久?中国统一只是时间问题。因此对陈香梅大有工作可做。就是争取不过来,只要做个中间派,不在国会反对我们也是成功。于是就在华人中物色与陈香梅交好的朋友做媒介,与她交谈,试探着前进。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找到一位在波士顿的李教授向陈致意。
陈表示很愿意与中国大使会晤,并提出可否不在中国驻美大使馆,而在她家中。经过反复研究,最后确定在旅居美国的黄埔军人蔡文治将军家中见面。
1980年5月的一天,我俩见面了。陈香梅开始时不免有些紧张,因为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与中国共产党的官员握手,第一次与中国外交官正面接触。随着谈话的深入,我们之间的隔阂逐步消失。
蔡文治将军
蔡文治将军款待我们两位特殊客人的晚宴是中国火锅。炭火炽红,鲜汤沸腾,大家边吃边谈,越谈越投机。陈香梅仿佛又回到了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在她的眼中,我大概从西装革履的中国大使又变成一身戎装的八路军指挥员,大家身处同一战线,正在商讨如何抵抗日寇……
我告诉陈香梅:“咱们国家过去饱受帝国主义的欺压凌辱,现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但台湾问题尚未解决,祖国至今不能统一。咱们都是炎黄子孙,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家分裂下去。”陈香梅表示赞同,说:**“中国人的事,要靠中国人自己来解决,不能依靠外国人,更不能依靠美国。”**我一听这话,感到很高兴。接着,我邀请她回大陆看一看,并说:“现在的大陆与过去的大不一样了。”陈香梅高兴地说:“要回去!要回大陆去看看,不过要等里根竞选总统后才能成行。”
陈香梅女士
1980年12月初的一天,陈香梅突然打来电话,说她准备到中国去,与她一路同行的还有美国参议院共和党副领袖西奥多·史蒂文斯。我说:“好啊,去中国的一切手续我给你办。”
在一个雪花飘扬的日子,我邀请陈香梅和参议员史蒂文斯到使馆吃饭,为他们饯行,当场敲定:陈香梅和史蒂文斯12月30日到达北京。
陈香梅终于踏上了阔别多年的故土。她的舅舅廖承志热情地会见了她,对她做了很多工作,鼓励她为国家统一作出贡献。她感慨万千地说:“我又寻到了我的根,我不再是浮萍了。”
邓小平接见陈香梅,右一为同行的泰德·史蒂文斯
12月30日陈香梅到达北京的当天下午,邓小平就会见了她,陈香梅将当选总统里根的一封亲笔信当面交给他,彼此进行了坦诚而亲切的交谈。
1981年元旦,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台湾厅设宴欢迎陈香梅一行。在排座次时,陈香梅坐在第一贵宾的位置。邓小平说:“陈香梅坐第一,参议员斯蒂文斯先生坐第二。因为参议员嘛,美国有一百来个,而陈香梅嘛,不要说美国,就是全世界也只有一个。”邓小平会见陈香梅的消息,海内外各大报均在头版重要位置作了报道,影响很大。
1995年,柴泽民在北京与陈香梅亲切会见
(《中美建交风雨路》图)
从此以后,陈香梅频频来往于海峡两岸,每次来往都路过台湾,直至蒋经国去世。
1989年冬,陈香梅亲任团长,率领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组织的、有众多台湾经贸界人士参加的工商经贸考察团访问中国。在北京他们下榻钓鱼台国宾馆,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90年,陈香梅趁热打铁,又一次组织台湾工商考察团到大陆访问。从此以后,陈香梅多次来中国,每次都与我会面,老朋友重逢,自然是欣喜万分,有说不完的话题。
陈香梅曾对人说:“是柴大使鼓励我来的,我不能忘记柴大使。”她还写了这样一首诗:“四十年来家国,万千里路山河。惆怅两岸书剑,何日期许共和!”(资料来源:林卫国、薛麦喜《柴泽民“结缘”陈香梅》,载《中华儿女》2002年第4期)
— END —
文章来源 |《中美建交风雨路》
口述 | 柴泽民 编著 | 张国强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