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命:价值建设(四)真理是生长的(8)_风闻
以辛德之名-2022-01-07 08:57
8.“万人都要从我刀口走过,去建筑祖国的语言。”
8.1语言恐怕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事物或是现象,因为很少有什么事物具备如此之多的特点。单就功能而言,语言至少有这样几项:
一是声音交流,这是语言最初的本义,在其他灵长类生物社会中,叫声结合一些表情动作,成员们已经可以进行一些比较复杂的信息交互;
二是思维工具,由于人类的抽象能力,语言逐渐向符号化转变,声音和现象之间形成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思维由具象转向抽象,场景推演转向符号运演;
三是集体意识的载具,思想的扩张也是语言的扩张,通过相互学习,抽象思维的成果在族群中分享,在这发生的过程中,语言对集体意识的适应性形成,交流进入更高级的水平。
8.2只要有抽象化,在人类的大脑里就必然具有相应的自在结构,每个语词都是一个独立的结构。这个结构是在现象中发生的。现象是一组表征的陈述,现象是情境,陈述是逻辑关系,语词是语境中陈述的总和,语词必须从所有这些的整体中理解,每个语词是自在的事物,意义是整体的。表征的提取是所有意志系统的天赋,人还未习得语词的时候,表征的认识就已经具备了,孩童的语词是从诸多直观的表征中通过引导性发生形成的,只有在词汇量达到一定程度以后,直观的表征在陈述中的位置才开始被相应的语词替代。
8.3语词是开放的结构,开放的结构意味着每个语词是历史的非线性之和。每个语词都是在记忆中生长的结构,记忆可以是通过学习从集体意识中获取,也可以是自我意识的增长。对于个人而言,语词的意义都是从记忆中重新发生的,每个人对语词的理解都是有差异的,但只要个体在集体中,就会形成新的适应性。记忆的积累是与语词关联现象的积累,当一个语词被使用时,由于思维是并发地,与这个语词相关的现象也可能被引发,这是语言中象征、双关等的基础,也是语义模糊、混淆的根源。
8.4语言是意志系统的,语言是语词的总和,每个语词都是一个结构,都有非常复杂的意义,语言作为功能的本义,需要成为一个意志系统才能正确担当这些功能。意志系统是信息反馈控制系统,必定是有内核的,语言的内核是社会中有影响力的群体意识。这个群体意识是一个过滤放大器,将不合适的过滤掉,将重要的音量放大,通过这种方式,将语言的记忆逐渐整合到集体意识的历史中,然后再通过文化传播开去,这样就可以确保语言能够适当的履行自己的功能。
8.5语言是生态系统,这种分布是非常广泛和深刻的。每个人、每个群团、每个学科、每个领域都可能是一个分布的节点,一个节点一个语境,这些节点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系统,有自己的逻辑关系,有记忆,有自性;这些节点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嵌套层级,也可能是交叉互持,既相互影响,也相互竞争,既相互吸收,也相互排斥;语言几乎可以用一切对立词来形容的,有继承、有消亡,有式微、有勃兴,此起彼伏、变化不休;每一个时代有时代的语境,每一个区块有区块的语境,从总体上看,语言永远呈现出的是错综复杂、头绪繁多的关系。
8.6语言是发生的的,是正在发生的,是将持续发生的。发现语言的真理,必须从适应性和进步性两方面入手。
适应性是由一个明确的内核和模糊的边界构成的,也就是个人对语词的理解,是同质异态的,语言的功能实现必须是在语境中,态的差异必须在语境的容纳范围,模糊增加的成本必须是可接受的成本,这是要求语言追求精确的趋势,这种趋势的极致就是数理逻辑语言;
进步性是必须体会语言的生长趋势,语言是活跃的自在系统,语言不只是物理世界的翻版,语言自成世界,语词是不停的积累,不停的重构,不停的新生,大浪淘沙,对语言进步的追求是将专门语言,将只限于单一语境的语词进入为日常语言,扩大日常语言的范围,这也是集体意识的扩张,因为只有日常语言的进步,才是最可靠的进步。
8.7语言是扩张的,停滞的语言就是将死的语言。任何系统的进化总是趋向一个更大的系统,然后在这个更大的系统中分化,形成新的竞争关系,语言也不例外,人类的交际交往增多,势必会形成一个更大规模的语言生态。这种生态之下又会发生分化,但与以前的不同,以后更多的是基于兴趣爱好、专业领域等。单纯的以地域种群为基础的语言,将是一种高成本的交流方式,在这全球化的世界里是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的,是更适应于博物馆而非生活的。
8.8语言是思想的,思想是形式的,也是直觉的。形式关乎细节,是逻辑的,直觉关乎整体,是审美的。语言的另一方向是追求概括,概括激发人类思维中更多的现象,寻求将这些现象有序化的契机,这就是语言的审美,这就是文学的价值。诗歌是文学的明珠,是精神最好的养分,诗歌的纯粹是美的纯粹,唯美的生活是诗化的生活,是拒绝媚俗,是崇尚个性,是对自我价值的真正肯定。诗歌永不过时,无论是写诗还是读诗,都是从整体的意义出发,积极主动的有序化精神,无论写的好坏,无论读的深浅,诗歌永远是我们最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