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和风流成了杰出人物的专利,大多数人夹着尾巴做人,何来阳刚之气?_风闻
code2Real-有人就有江湖,有code就有bug2022-01-07 07:46
【本文来自《阳刚之气……》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以前在电视上看过一个纪录片,介绍先秦风骨。
那时没有什么封建礼教束缚,人们很自然地以本色待人。
男人刚烈,女人柔美,男女相互吸引。
后来变了,有了封建礼教,独尊儒术。
男女之间的大防越来越多。
“惟真英雄方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本色和风流成杰出人物的专利。大多数人夹尾巴做人,何来阳刚之气?
魏晋的阮藉醉酒后躺在寡妇床上大睡几天,周围人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的。
宋朝有一群人以习武不近女色为荣,结果这群人竟然被逼上梁山。
明朝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更不可能有阳刚之气了。
即使是盛唐也有文人集团打击边疆武人。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记下这样一段轶事:突厥默啜可汗常年侵扰边境,成为唐朝心腹大患。开元四年,这位可汗进攻“拔曳固”部族(又名拔野古,铁勒九姓之一),开始进展顺利,却因为轻敌大意无备遭到拔曳固勇士颉质略反杀。
在这场战斗中,大唐使者郝灵荃一起参与了,拔曳固派颉质略拿着默啜的首级向大唐皇帝报功时,请郝灵荃一同前往。郝灵荃自以为有大功,应该得到高官重赏。宰相宋璟认为不应该鼓励皇帝和边将的好战思想。于是故意将此事压一年,最后只把郝灵荃提升为郞将。
郝灵荃非常失望,竟然悲伤过度而死。
这就是开元名相宋璟“不赏边功防黩武”一事本末。
《资治通鉴》说:此事主角郝灵荃就是个小丑,斩杀默啜可汗跟他没有半毛钱关系,他只是恰逢其会陪着拔曳固使者进京献首级,竟然自以为建立天大功勋,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看到结尾“恸哭而死”四字,都可以感觉到司马光满满的幸灾乐祸。
但是此事只有《资治通鉴》一条孤证,两唐书《宋璟传》均不屑记录,只有《突厥传》中提到“便与入蕃使郝灵荃传默啜首至京师”。
《突厥传》明确了郝灵荃“入蕃使”身份,但具体没说他出使的是哪个“蕃”,但是按常理论不应该是突厥方面。默啜长期寇边,和唐朝是敌对关系,不太可能在战斗中还把唐朝使者带在身边;另一方面,即使要派使者,郝灵荃的级别也太低了(大武军子将大致相当于今营级军官)。
郝灵荃很可能是附近边镇派到拔曳固,联络共同打击突厥的,所以他在斩杀默啜一事上应该起到了作用,不能说全无功劳。
郝灵荃是和那位斩杀默啜的首功勇士颉质略一起进京的,郝灵荃有功无功功大功小一问而知,大唐胡人甚多,找个翻译不是难事,不可能只听郝灵荃的一面之词,更不可能让他贪天之功为己有。
所以拔曳固反败为胜很可能是郝灵荃推动的,甚至说郝直接参加了战斗。
作为一个边镇小军官,关键时刻他应该敢于为功名拼命。
退一步说,假定郝灵荃真是个招摇撞骗之徒,那他应该能接受郎将提升,蚊子再小也是肉,反正是空手套白狼不要白不要。
一个不知人间羞耻为何物的家伙,怎么可能因为诈骗没收到预期成果就“恸哭而死”?
再退一步说,郝灵荃有无功劳一查即知,赏罚很快就能决定。如果郝灵荃是冒功,崇尚法治的宋璟宰相早就按律治罪了,何必压上一年再给予小小提升?
可见宋大相爷也觉得郝灵荃是有功的。郝灵荃功名心是很重,但他不避生死为国效命求富贵,是往正派方面努力。他不是幸进小人!
宋璟被人赞誉为“有脚阳春”。意思就是宋璟如一缕春风,趟到哪里哪里似春风煦物,倍感温暖,以宽以待人而闻名于世。说到底,就是文官集团见不得武夫成就大功,他们不能亲冒矢石冲锋陷阵,因此就竭力贬低战功意义,甚至不惜抛弃自己坚持的法治。无怪乎后来唐玄宗评价宋璟“彼卖直以沽名耳”(《大唐新语·卷八》),也就是说为获得美好声誉故意表现得特别正直(其实另有小算盘),此言不虚哉!
在这种打击下,大唐男子想表现出阳刚之气也是有一定难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