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请指教》成为电影与综艺间的那座桥_风闻
毒眸-毒眸官方账号-文娱产业媒体,看透真相,死磕娱乐。2022-01-08 23:49
电影走向大众的一种可能性
随着青年导演曾赠以460.3分的成绩,获得《导演请指教》“年度价值导演”称号,本季《导演请指教》也就此落下帷幕。
经过前三个阶段的比拼,进入最后一个阶段的六位导演分别是:钱宁黄、王一淳、包贝尔、曾赠、德格娜、韩雪。在最后一期,他们带着自己的闭幕作品登上舞台。经过一季的磨练,六位青年导演交上了“最后的答卷”。
在节目结束前,国内电影市场也交上了2021年的答卷。在去年,国内电影票房456.7亿,占全球总票房的33%,观影人次较上年同比上升106%。但电影行业目前也处在疫情之后的恢复和调整周期,大众的观影习惯也还没有完全恢复。
为了联系更广大的用户,也需要行业之外的力量。就像之前**毒眸(ID: DomoreDumou)**提到的,《导演请指教》像是一种特殊的创投,它给了青年导演机会,也为电影行业与大众的连接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综艺和电影之间
回顾整季《导演请指教》,尽管面临争议,但这档综艺确实在尽可能全面地为观众科普电影导演这个职业以及电影行业,用四个阶段循序渐进地展现了“一部电影的诞生”。
在第一阶段,16位导演根据15个经典IP进行改编,通过最终的作品拿到和制片人合作的“门票”。在这一阶段里,节目组对拍摄流程进行了全方位的跟踪,从剧本创作、演员选择、日程安排到实地拍摄,通过这些让观众先初步了解“导演到底是干什么的”。
在“小试牛刀”之后,导演要迎接更残酷的考验。每位制片人手握210万,分配给合作导演,完成创作。而导演们要从“真实改编、脑洞大开、喜剧之王”三种主题中选其一进行创作,选择相同主题的导演需进行1V1 对决。
这一阶段因为制片人的加入,行业的实感更强。制片人代表的是市场与创作间的那杆秤。节目嘉宾孟中就曾在采访中表示,他不太认可节目中一些过于个人化的表达:艺术电影的前端叫实验电影,如果只拍自己想拍的,还要让普通大众买单,肯定是不行的。
在第三阶段,导演们则需直面观众的反馈,每一场线下放映的观影人数和口碑都代表着观众的选择。导演可以在放映结束后直接与观众对话,也最快的速度接受来自市场的反馈,以便调整、改进。
《导演请指教》就像一个短期的训练营,让青年导演在短时间内得到转变和提升。相比创投更加漫长的周期,平台能提供资金支持,与优秀制片人合作的机会,让导演们能够低成本试错。
更重要的是,节目给青年导演提供了直面观众的机会。对青年导演来说,“被看见、被知道、被记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曾赠曾在节目先导片中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作品能和观众见面。”而《导演请指教》无疑给了青年导演这个机会。
直面观众,也是导演成长的重要部分。许多青年导演参加节目前,都没有过院线电影的拍摄经验,找不到市场与自我表达之间的平衡点,也不清楚观众想要什么。经过整季节目的录制,青年导演不断与制片人、观众碰撞磨合,最终不仅收获了经验和作品,还能在未来真正进入市场时规避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
《导演请指教》也给了观众一次接近行业的机会。从前期筹备、拍摄到面向市场,《导演请指教》以“微缩”的形式,将行业全流程高度提炼后搬上舞台,让观众迅速建立起对行业的认知的同时,也能同步关注到电影行业与电影人。
在节目录制和播出的过程中,节目也尽可能地让普通观众全程参与,与导演和作品进行线上线下地对话交流。
在节目现场,观众与专业评委拥有同等权利,每位观众手上都有一个投票器,来表达自己对短片的态度。每位导演的作品都要面对大众上座率与专业上座率两个维度的评价,这样能够有效避免从业者“闭门造车”。
节目之外,在豆瓣、微博等社交平台,观众可以随时随地参与节目的话题讨论,表达自己对某部作品的好恶。同时,节目在社交平台上抛出了诸多行业性问题,比如#好不好笑是检验喜剧的唯一标准吗#、#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艺批评#,引导观众深度参与。
最终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节目播出过程中,观众能够快速认识、了解这些青年导演。在与观众一次次线上线下互动过程中,导演也能与市场建立联系,甚至吸引非核心电影观众的关注。
走向大众的可能性
《导演请指教》以导演作为综艺主题,也给电影体提供了在影院之外,走向大众的可能性。
在“后疫情时代”,电影大盘虽在回暖,但仍然面临缺口。根据灯塔研究院和专业版联合发布的《2021中国电影市场年度报告》,2021年国内电影总票房472.58亿,恢复至疫情前最高纪录的74%。在影片数量上,达到了697部,创下历史新高。但也反映出过去一年单片票房产出下降,疫情依旧影响着行业的发展。
“冷档期”问题也在这两年越发严重。电影扎堆在大热档期上映,试图分得一杯羹,而电影再档期之外却无人问津。据灯塔数据,过去一年选择在非热门档期上映的影片,日均数量首度跌至0.4部。
这些数据背后,是大众的观影习惯正在发生变化。电影对于国内观众来说,越来越成为一种节日消费,在大档期之外,观众更少走进电影院,关于电影的讨论在平时的社交平台也几乎消失。
这无疑为电影行业提供了新的命题。一种文娱形式,如果对大众的日常生活缺乏影响力,那就难以建立持续的市场价值。
《导演请指教》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希望通过综艺的声量,来带动普通观众对电影行业的关注。从数据上看,《导演请指教》确实做到了。
本季《导演请指教》在各平台数据表现亮眼。据灯塔数据,《导演请指教》正片播放市占率7次登顶,领先亚军两倍。同时,云合数据显示,《导演请指教》开播至今微博热搜数量超500个,开播3天热搜数达97个。微博主话题阅读量已达22.9亿,讨论量超880万。多次登上综艺全舆情热度榜高位。
节目收获的高热度,不仅代表了《导演请指教》的破圈,更预示着节目中所关注的电影行业、电影人正被更多观众认识。
《导演请指教》对电影流程的呈现,也使得普通观众对电影行业有了一个基础了解。
前期节目中青年导演们应对各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也间接还原了电影拍摄过程,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观众对行业的认知。
比如,在拍摄短片《爱情》时,为了节省资金,曾赠在北京郊区找了一片沙地来充当故事中的沙漠,中途赶上下雨,沙地的质感变了,她就尽可能地拍摄近景。在有限的条件里,尽可能创造出最好的效果,这就是每个导演在拍摄时都需面临的问题。节目充分展现了导演在工作中的真实困境,以及导演解决问题的能力。
后期嘉宾们围绕作品的讨论,在给观众科普电影行业的知识。虽然,这种科普相对简单、基础,但对还未形成稳固观影习惯的内地市场观众来说,仍具有很强的必要性。
同时,节目的高热度也让青年导演们更具“大众性”,参加节目的导演明显收获了节目带来的观众价值,几位新人导演的微博粉丝数量都有明显增长,尤其进入最后阶段的六位导演,网络搜索指数达到峰值。
节目使更多观众认识了这些青年导演。例如文章开头提到的,曾赠的首部短片《爱情》播出后,热搜话题#你被曾赠导演的爱情感动了吗#同步出现,导演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在社交平台获得关注,这些是《导演请指教》给青年电影人带来的切身改变。
在疫情之后,《导演请指教》将关注重点放在电影行业,并且从节目形式、内容、立意、制作等多个维度,将电影台前幕后的生态,更真实地呈现给观众。《导演请指教》的热播,也在为电影市场带来一批潜在的增量用户。
腾讯视频正在利用平台自身的资源和优势,以网综为媒介,串联起导演、银幕与观众。虽然这种新形式还存在不成熟的地方,但并不能因此否认这档综艺的价值。
“因为有电影,我们得以有看向一处的机会。”陈铭曾在节目中感叹过,是电影让我们彼此的情绪相连。可以肯定的是,《导演请指教》在电影院之外,创造了观众与电影的另一种相处模式。
文 | YME2085
编辑 | 张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