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与共融工作间_风闻
李家俊-中国人,香港出生,曾旅居英美。从事公共政策、传讯2022-01-08 09:35
「共融」也是一个重要ESG(环境、社会及管治)课题。一个「共融社会」,不论个人身体健全程度、种族族群、性别差异等因素,都可以享有大致相同的待遇,得到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level playing field)。而政府、企业、甚或是个人,都可以尽一分力,促进「共融社会」的建设。
社会趋向多元,期望企业可以踏出一步,多做一点。过去比较着重硬件上的配套,让身体残障的朋友尽量享受生活便利,因此,带来大量设施的加建:天桥、隧道设置升降机;建筑物入口加装或改建斜台;公交、铁路、洗手间亦作出残障友善改动。凡此种种,不单方便了个别行动不便的朋友,在这个老龄化的社会上也大派用场,推着婴儿车的母亲也不用再苦恼「拾级而上」的难题。说我们的社会大步迈进人人畅道通行的境况,实不为过。
有效贡献「共融社会」的建设,企业公民除了做上述面向顾客群的举措外,向内望切实地打造一个「共融工作间」,更能收事半功倍之效。我们的企业公民在缔造「共融工作间」的课题上,其实算是有心的,一个较明显的例子是「妈妈空间」、「妈妈时间」等举措。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后,大家习惯了在家工作,过程亦证明其工作效率其实不亚于办公室,个别企业索性推行「按需要在家工作」,方便个别员工照顾家中老幼。
雇用残疾人士 创就业机会
说到「共融工作间」,企业更可以透过雇用残疾人士,让他们发挥所长又自力更生,这无疑也是一个回馈社会的良方。笔者团队曾经有一名需要轮椅辅助出入的实习生,其工作态度、表现均是甲等,与其他实习生无异。当然,为让这位实习生加入,团队事先需要在硬件上好好安排,这些都是「一片蛋糕」的小问题。
业务繁多的企业,可以打造「共融工作间」的空间,着实不限于这些较小动作。例如从事服务业的企业多设有电话热线,作为企业与顾客中的桥梁。对于电话热线这类不讲究体力劳动的工种,企业是否可以在人力资源安排上,多考虑雇用行动不便、或是有视障的朋友呢?跟营运社会企业的朋友请教,这些行动不便的人,都是聪敏之辈,学习力高,工作能力更不亚于身体健全的我们,而欠的往往只是一个机会,而他们对得来不易的机会往往珍而重之。
要创造这些就业机会,企业需要在空间(预留足够位置供轮椅出入)或电脑硬件(提供阅读功能)上作出配合,这些都是成本。但ESG的真谛不就是要颠覆传统营商「好、快、省」的金科玉律、打破「利润至上」这个过时想法,希望企业在利润以外,多一层考虑对社会可以带来的正面影响吗?
跟社福界的朋友聊天,发现自闭症(autism)的朋友可能是另一群被忽略的群体。 「自闭症」是一个很笼统的描述,泛指因脑部发育障碍所导致的状况。他们的特征包括情绪、言语、或非言语的表达困难,随之而来的社交互动障碍。部分自闭症朋友经过恰当训练,其实是可以从事一些较简单的工作。
有些企业在繁复工序当中,挑选较直接、简单的部分交给这些朋友,他们都会克尽己任完成任务。较突出的例子,看官一定在某连锁快餐店内遇过当值的自闭症朋友。
这位朋友从事自闭症朋友的培训工作。据他介绍,其实部分患有自闭症的朋友具有高度智商,专注力惊人,可以花无穷精力去钻研有兴趣的事物,成为「专家」。只要能多花心机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工作辅导,在职场上他们其实是有执行力,可以占一席位。
朋友任职的机构过去曾安排学员到小型企业实习,让他们接触真实的职场世界。雇主们初时或多或少抱有「做善事」的心态,为这批学员提供实习机会。透过实习期的观察,雇主与同事们反应倒是积极,口碑良好。
由于自闭症人士在社交、沟通上是有一定程度的困难,有时候就连最亲密的家人也未必可以即时理解他们的心意,所以过程中,企业与机构保持高度沟通,协助同事们与这些学员的相处。
扶持弱势社群 共同富裕
更多白领工种提供予合适的学员,令他们得着更多,学习与人相处会显著进步,长远大大增强他们自力更生的能力。
朋友希望有规模的企业可以放胆去做。聘用这些学员免不了要同事腾出时间,学习如何及照顾他们。但只要与机构紧密携手合作,做好配套的工夫,经验指出其实并非不可逾越的高山。
不事事讲究最高效率,愿意帮助扶持弱势社群站起来,授人以渔,是「共同富裕」的一环。
原文刊于香港《信报》2022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