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非一念救苍生:周恩来的三次选择_风闻
跟陶叔一起学-IT专家-听陶叔聊各种知识与学习感受,解决一些问题2022-01-08 08:18
欢迎关注公众号:跟陶叔一起学
一
1917年,一位19岁的青年遇到了一件让他犯难的事。
这位青年就是周恩来,当时他正在天津的南开学校上学,因为成绩优异,格外受到学校师长的器重。
前一年的5月,学校组织了一次全校国文特试,11个班的200多位学生代表参加。
周恩来在考试中写出的文章,引起了老师们的争相传阅,最后传到了学校创办人大教育家严修手中。
严修看完文章,大加赞赏,亲自将该文定为榜首。
这并不是周恩来与这位校董的第一次接触。
再往前一年,周恩来与同学正创办一份名为《敬业》的杂志。一个新生的媒体要想获得关注,最快的办法就是——蹭流量。这个办法,一百多年前的这群年轻人也想到了。
当他们挠破头想谁家的流量能蹭得上时,也不知哪个大聪明一拍大腿:找严校董啊!他既是大教育家,又是大书法家。如果他能给杂志题个词,一定能打响名号。
虽然严修应该算是自家人,但一帮毛头小子都面皮薄,不敢去求人。最后任务还是落在了周恩来头上,谁让他是老师眼里的红人呢。
一个穷学生去敲大名鼎鼎的校董的门,就算周恩来再早慧心里也很忐忑。不料严修非常好打交道,十分爽快地题了词,并勉励他要把杂志办好。
有过几次接触以后,严校董与这位青年才俊渐渐成了忘年之交,经常有来往。
但是这一年的一天,严修托人带来的信,却让周恩来大受震撼。
信中提到的其实是一件喜事,严修表达了想让周恩来做他家女婿的意思。严修是知名的大家,他的女儿自然品貌皆优。像严家这样的大家族相中出身寒微的士子,放在什么时代都是一段佳话。
周恩来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他想到了什么?
他可能想到了自己的身世。
周恩来的母亲早亡,父亲收入微薄而且一直不稳定,无法供养他们兄弟三人。周恩来先是过继给无子的十一叔,后又陆续被寄养在外祖母、八叔家中。八叔家生活也很艰难,少年恩来经常要陪着八婶出入当铺,全家过着“半饥半饱”的贫困生活。
直到11岁时,在东北工作的四伯的安排下,他被接到沈阳进入一所小学堂读书。后在1913年,随着四伯工作调动一起来到天津,并就读南开学校。
贫苦的生活经历使他格外珍惜学习的机会。天资加上用功,使他很快脱颖而出,学校也因此免除了他的学费。
如果成为严家的女婿,自然从此让他脱离艰难的生活。但他追求的并不是解脱自我。
他可能还想到了一直在追求的东西。
切身感受的家庭困苦,与亲友长辈交流中了解的国家贫弱,让他很早就产生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息息相关的认知。
在沈阳的小学堂读书时,一次修身课上,校长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年仅13岁的周恩来脱口而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在南开学校,他不仅勤奋学习,还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开展社会交往。周恩来的思想更加活跃,更多地思考如何才能让中华崛起付诸实现。
1915年,他在文章《或多难以固邦国论》中写道:“夫有非常之时势,然后有非常之英雄;有非常之英雄,然后建非常之功业。人有非常之功业,而名以立;国有非常之功业,而邦以兴……强弱相侵,杀戮频仍,家国有铜驼之感,宗社有禾黍之悲,大厦将倾,扶危有待众木。国运既替,光复必俟后人。是诚所谓非常之时势矣!……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弱冠请缨,闻鸡起舞,吾甚望国人之勿负是期也。”
他的志向是为这个国家做中流砥柱,为民族挽狂澜于已倒,他的追求乃是拯救众生。
如果当了严家的女婿,对他万分赏识的严校董成了岳丈,一定会全力铺垫他的前程。同时,不可避免地,他也将成为承载家族荣耀的工具人。
周恩来要的并不是个人的坦荡前途。他想走的路,现在的师长前辈都无法指引方向。但是,他知道一定会有那样的一条路,他要自己去探寻。
周恩来最终下定决心,委婉地拒绝了严家的好意。
周恩来做出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选择,告别唾手可得的确定性,投入前途未卜的未来。之后的5年,他经历了日本求学失败的迷茫与痛苦,回国后又因组织学生请愿受过牢狱之灾,远渡重洋赴法留学祸福难料,但他最终还是从无尽的未知中找到了长久以来期盼的答案。
1922年3月,他给觉悟社社员的信中说到“我从前所谓‘谈主义,我便心跳’,那是我方到欧洲后对于一切主义开始推求比较时的心理,而现在我已得有坚决的信心了。我认清C.ism(共产主义)确实比你们晚,一来因为天性富于调和性,二我求真的心又极盛,所以直迟到去年秋后才定妥了我的目标。”“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
他终于找到了自己毕生要坚持的道路:共产主义。从此他的生命与这条道路融为一体,夙兴夜寐,孜孜以求。
因为他早已决定,他的生命并不只是属于个人,更多是属于这个民族与国家。因为他始终坚信,他投身的这条道路,能够实现他从少年时就产生的强烈愿望:中华崛起!
二
1935年,37岁的周恩来又面临着重大选择。
从24岁选定人生道路后,他已经为此拼搏了13年。
回国后,他以26岁的年龄出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在国内如火如荼的革命浪潮中挥洒年轻的热情与汗水。
在简直如爽文小说主角的开局之后,却急转而成地狱难度,一次次失败接连而来。
先是大革命失败。
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抢夺革命的成果,悍然发动政变,把屠刀挥向曾经并肩战斗的同志。
鲜血让共产党惊觉掌握军队的重要。而在黄埔军校深耕多年的周恩来,成了抢夺枪杆子的最佳人选。身负重任的他,于1927年领导发动了八一南昌起义。
这就是军旗、军徽上“八一”二字的由来。党的这支军队,最早的领导人是他周恩来。
然而南昌起义失败。他身染重病被同志们从溃军中抢出,辗转送到香港休养。
1928年,周恩来秘密潜回上海,开始主持党中央日常工作。此后一年半,他是中央实际上的一把手,统管全国的革命大局。
同时在上海,他创办了赫赫威名的中央特科。在这位当年的文弱书生领导下的红色特工组织,迅疾如风、雷霆万钧,杀得敌人为之色变胆寒。
虽然后来党中央的权力结构发生多次变动,但一心为公、能力出众的他一直深受信用,始终委以重任。
但是,掌握党中央权力的王明犯了路线错误,加上周恩来重用的特科行动科长顾顺章叛变,中央在上海的处境突然变得艰难,直至无法立足。
中共在大城市开展地下工作准备工人暴动的策略彻底失败。
1931年,王明甩手去了苏联,年底中央安排周恩来进入苏区,主持苏区中央局的工作,为临时中央的转移预做准备。
进入中央苏区以后,周恩来迅速稳定住局面。在众人充满疑惑的眼神中,与朱德共同带领红军打退了敌人组织40万兵力的第四次“围剿”。
正当他准备大展拳脚之时,1933年1月,临时中央从上海转移到中央苏区,接管了一切权力。
接下来又是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苏区守不住了,8.6万红军不得不在1934年10月转移,开启了长征;湘江战役以后,红军拼得只剩下3万人。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再这么失败下去,中国革命还有希望吗?
然而就在这反复失败的主旋律中,却有一段不同凡响的乐章。周恩来早已注意到了。
在他领导的南昌起义后不久,另一个人领导秋收起义,虽然没有实现预定的打下长沙的目标,却把队伍成功地带上了湘赣边界的井冈山。甚至连南昌起义的残余部队,也在朱德的带领下投奔这个人,从此才站稳脚跟。
在这个人的领导下,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最终发展成为跨越赣闽粤三省的中央苏区。
这个人就是毛泽东。
周恩来与毛泽东早就相识。那还是在1926年,两人同时参加国民党二大。3月爆发“中山舰事件”,两人见面讨论,都主张反击国民党右派,这是他们的第一次合作。
毛泽东的能力与见识,都是周恩来非常认可的。
正是因为这份认可,当1929年朱毛红军内部发生很大的争论,目标直指毛泽东时,主持中央工作的周恩来发去“九月来信”,明确支持毛泽东。依靠这封来信,毛泽东得以摆脱被排挤的困境,并在随后召开的古田会议上实现了自己的想法,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
而在周恩来进入苏区并担任苏区最高领导后,按照临时中央的指示在宁都会议批评了毛泽东,但他还是希望毛能够辅助自己开展工作。后来毛泽东请病假回到后方,周恩来仍然是依照毛泽东的成功经验,打退了第四次围剿。
事实已经证明,只有这个人的主张是一直正确的,虽然他经常是少数派,但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下,越来越多的人观念转变,主动向他靠拢。
在考验红军生死的长征中,早已靠边的毛泽东又站出来发表自己的观点。
周恩来支持了毛泽东。12月18日黎平会议通过毛泽东的建议,改变行军方向挥师抢渡乌江,跳出了蒋介石布置在原计划路线上的口袋阵。
一路被动挨打的红军终于看到了转机。但许多人都认识到,红军要彻底摆脱逆境,这还远远不够。
当他们找到周恩来商量时,久经政治斗争的周恩来显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他知道,掌握中央权力给这支队伍指示方向的那个核心已经不被认可了。
既然如此,能不能给他自己一次挑头的机会?
以周恩来的革命经历和名声威望,如果他想的话,未必没有一争的可能。
关键是他并没有这个想法。他曾经临时主持过中央的全面工作,但是并没有守住那个位置不放,也没有主动表露过要挑起这副担子。这既是他对党的纪律的完全服从,同时也是他并不自信能够负责任地将革命同志带出困境、赢得胜利。
他很难有那份自信。
一方面一连串的失败,有他的责任在内,他难免陷入自我怀疑。另一方面,回顾这13年的历程,他虽然领过军、打过仗、主持中央、组织特工,经历丰富完整,但所有工作的其实都是在执行。
他善于执行,党离不了他完美的执行能力,但他从来没有主动提出系统性开创性的解决方案。
而已经危在旦夕的红军,不可能再给他尝试突破自我边界的机会了。
只有毛泽东一直在不断地主动站出来。他总是在提出自己的观点,即使开始时听他的人很少,他要说;即使开会批判他,决议处理他,他一有机会还是要说;这次红军遭遇前所未有的挫折,他又站出来说。
毛泽东之所以反复冒头,又反复被打压,根本原因是掌管中央的这群人都是真心地信奉苏联经验。虽然他们各自做事方法不同,但是以苏俄为师,是他们团结一致的基础。包括周恩来,他又何尝不是在苏联胜利的感召下,认准共产主义道路的?
苏联的经验核心的一条是要在城市,要抓住工人阶级。毛泽东那一套却是要在农村,要依靠农民,怎么看都像是“野路子”。
但是,他们照着苏联经验做了,失败了。还跑到农村来败光了毛泽东积攒下来的家底。谁对谁错,该有判断了。
毛泽东有意愿,更有办法,最重要的是,他的办法管用!
历史的机会是为谁准备?依靠谁才有可能将这支队伍带出覆灭的命运?
周恩来需要做出选择。
他已经不再是十几年前那个孤身一人的青年,他身后站着数万红军战士,以及支持革命的更多的人。要为他们找对出路,不能再让他们成为敌人刀下亡魂,他必须正确选择。
1935年1月15召开的遵义会议上,与主持临时中央工作的博古竭力为自己辩护不同,周恩来主动自我检讨,并且直接说:“毛泽东同志一直是对的,我们应该听从他。”
周恩来做出的选择完全不让人意外。因为无论从前还是往后,个人的荣辱从来不是他所在意的。他奋斗进取,为的是实现理想。他退让放弃,还是为了实现理想。
党内身居高位者,在犯了错误,个人名位受到影响时,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选择。有的选择脱党,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如陈独秀;有的搞分裂另立中央,用革命同志的鲜血来完成个人野心的试验,如张国焘;有的拉帮结派,伺机而动,如王明;还有的从此意志消沉,做郁郁不得志状。
而周恩来则是选择主动承认错误,并不断地退让,相忍为党。
正是他的退让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巨大的回报,毛泽东接手指挥权后,红军瞬间满血复活,创造出了“四渡赤水”这样的军事奇迹,生动演示了什么是“用兵如神”。周恩来对此由衷叹服。
更重要的是,红军及其代表的中国革命从此触底反弹,展现胜利的曙光。而这一转变,周恩来做出的历史性选择,居功至伟!
三
1940年,42岁的周恩来需要再做一次重要决定。
距上一次做出选择已经过去5年,他所投身的革命事业不断取得成就:
红军完成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西安事变爆发,他代表中共前去谈判,最终推动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迅速发展、抗日根据地日益壮大……
而在前一年9月,他为治疗摔伤的右臂去了苏联。在休养的半年时间里,他与苏联方面密切沟通,详细介绍了在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共坚持革命与抗战的情况,消除了对方的许多误解。
共产国际一些领导人担心中共以农村为中心,离工人阶级太远。周恩来回答:中共在农村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
这是周恩来在认识上的彻底转变。以苏联经验为师,坚持在城市组织工人暴动,曾经是包括他在内的共产党主要领导的坚定信念。而现在,他已经完全接受毛泽东的观点,认定中国革命的出路在农村!
共产国际负责人同时也是周恩来老师的季米特洛夫为他饯行举行家宴。席间,季米特洛夫请周恩来回国后向中国同志问好,并说:“我相信,中国革命胜利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革命胜利啊!老师的判断不能不让周恩来心潮澎湃。
5年前,红军在谷底苦寻出路时,何敢有如此奢望?而带来这一翻天覆地变化的人是谁?正是毛泽东。
毛泽东作为中国革命领袖的地位已经确立,而且在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也获得了共产国际的认可。而这支队伍中的其他人,需要找到各自的定位,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做出事业,同时也帮助毛泽东完成事业。
这一年5月,回国不久的周恩来出发前往重庆。他乘车一路南下,经过陕南的时候,拜访了一处古迹。
这处古迹是张良庙。
身边工作人员问,张良打过什么仗?周恩来回答说:张良没有独自带兵打过仗,他不是一个帅才。但是他是一个最优秀的军师,在汉王刘邦身边出谋划策……
不是帅才。这既是对张良的评价,又何尝不是他的自省呢?
之后,他又去看了传说萧何月下追韩信的遗址,到成都看了诸葛亮的武侯祠。
这些举动表明他已经完成了自我定位:在中国革命的大潮中,他要追随毛泽东做好辅佐之人。
这个选择他终身不变。
在追随并辅佐毛泽东的人中,周恩来的作用无可取代。他与毛泽东是截然不同的性格。毛泽东雄才大略、高瞻远瞩,周恩来谨慎严密、周到细致。从人才类型区分,毛泽东是开创性人才,周恩来属于协调型人才。毛泽东提想法,周恩来抓落实。后人评价是“谋事在毛,成事在周”。他们之间是互为补充,互相成就。
有种说法是人一定争出头,因为人们都知道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排名往后就少有人知。但是周恩来却在辅助的位置同样做出千秋功业,给人们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都说毛泽东是红太阳,这是日出时的状态,当人们在沉沉黑夜中迷失方向苦寻出路而不得时,他就如一轮红日刺破黑暗,照亮万物光大前途。其实,周恩来也是太阳,他是冬日的暖阳,温暖每一个同志,以人性的光芒折服与吸引人们,为了共同理想而努力前行。
毛泽东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高度,而周恩来则为这个组织赋予了温度。
中国革命万幸拥有了这一对双子星。
毛周黄金搭档的形成,既是全党的期盼,同时也是周恩来的主动补位与自觉行动。
找准自身定位,实现自我价值,是周恩来的大智慧,也是他追求理想的必然选择。
结尾
周恩来的一生做出过无数重大选择,文中列举的三次则至为关键。
这三次选择其实对应的是三个人生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青年时,热烈躁动自我认同为无所不能,面对不断出现的各种机会,需要明确人生的方向。
周恩来选择“告别”,告别小我,追求人生更大可能。
第二个阶段是中年时,触摸到能力边界,自我怀疑emo来袭,需要振作精神,走出沮丧悲观。
周恩来选择“放下”,放下得失,承认现实回归初心。
第三个阶段是壮年时,认清自我认清环境,人间清醒,需要把握机会,做出准确规划。
周恩来选择“校准”,校准定位,重新出发实现价值。
周恩来的三次选择,给我们提供了绝佳的参考,他的人生际遇虽不可复制,但是他在不同人生阶段的思考依然能给我们启发。
实事求是地说,周恩来并非天才,他是一个聪慧的凡人。但他又毫无疑问是一个伟人。他的伟大在于他的所有重大选择都是统一服务于最初的理想,他让我们看到一个凡人在理想的激励下,能够迸发出怎样耀眼的光芒!
伟大的周恩来!他以他的努力为世人带来了可以感受的人性的温度,他以他的温度感召后人继续他的事业,他以他的事业始终如一地为实现理想努力:中华崛起,民族复兴!
谨以此文纪念敬爱的周总理逝世46周年!
欢迎关注公众号:跟陶叔一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