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经济增长(4) - 从量的增长到价的增长_风闻
西西弗评论-西西弗评论官方账号-西西弗评论在这里更新优秀文章2022-01-09 19:03
文/老C
产出(GDP) 等于价格乘以数量。要想产出增加,要么加量,要么提价。经济增长,从产出量的增长到产品售价的增长,就是“高质量发展”。
1、
下图我非常喜欢。说明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位置。
横轴是人口,纵轴是人均GDP(按汇率计算),面积是总GDP。面积最大的是绿色的美国,橙色的中国位居第二。
中国占全球人口的18.5%。人均GDP高于中国的全部国家合计占全球人口的16.2%。(12.4亿人)
中国这样一个国家,提高人均GDP,难度非常大。中国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意味着发达国家人口一下子翻一倍多。这是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天翻地覆的大变化。
人均GDP再翻一番,从1万涨到2万美元,我们就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了。然而,我们怎么才能再翻一番呢?
2、
2021年,中国的人均GDP应该能达到12000美元,与世界银行规定的高收入国家标准(12700美元)只有一步之遥了。然而,我们的人均GDP仍然不足美国的人均GDP的五分之一。GDP总量是美国的70%多,占全球接近20%。
中国GDP占全球不到20%。然而,很多主要工业品的产量,中国已经占到了全球一半以上。当年我们大跃进,搞“大炼钢铁”,“超英赶美”,就是说的是钢产量超过英国和美国。今天,美国的钢产量只有中国的一个零头。
中国的煤、铝的产品占全球也超过一半。汽车、发电量占全球总量大约三分之一左右。手机产量占全球60%,光伏产业链,也占据全球差不多70%的份额。
从量的角度,很多工业品,比如钢,中国的增长已经到了极限,不能再增加了。我国供给侧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补”,第一就是去产能。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然而,什么才是高质量发展?
我们怎么才能让GDP再翻一番?靠继续堆产能吗?很显然已经不可能了。
产出等于价格乘以数量。要想产出增加,要么加量,要么提价。
我的理解是,经济增长,从产出量的增长到产品售价的增长,就是“高质量发展”。
什么是售价的增长?不是今天一斤肉卖30元,明天卖50元,这是通货膨胀。
售价的增长是今天月收入3000元,只能买100元一件的衣服,明天月收入10000元,就可以买300元一件的更高档的衣服。
一家制衣厂,过去的衣服只能卖出均价100元,通过品牌和质量的提升,现在可以卖出均价300元,这是售价的增长。
价的增长,消费者角度是收入增长带来的消费升级。生产者角度是企业向高端市场的攀登。
3、
大家学政治经济学的时候,估计都学过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价格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在整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价值价格理论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特别是在今天这个高度全球化的时代,价值价格理论很难解释一些客观现象。
比如,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常常说,中国用一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按价值价格理论,这个交换意味着,一架飞机凝结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一亿件衬衫是相同的?这个明显不合理。再换一个角度,一个爱马仕的包卖十几万,一个国产品牌的包卖一百多。难道一个爱马仕的包,凝结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个国产品牌包的一千倍吗?
这个明显不合理吧。价值价格理论,反而将隐藏在巨大价格差距背后的东西简单化了。分析这个问题,还是用西方经济学的框架比较合理。
4、
下面用西方经济学的框架聊聊,怎么能从量的增长,进化到价的增长。
量的增长,靠扩产能,建工厂很容易解决。但价的增长,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学过西方经济学的朋友都知道,完全竞争的市场的长期均衡是价格等于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P=MR=MC=AC)。该市场内的全部厂商均是既无利润,也不亏损。大家都不赚钱。
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平的,厂商没有任何控制价格的能力,是不可能提价的。提价就意味着退出市场。
要想有利润怎么办?就必须垄断。**西方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只有垄断,才能产生长期稳定的利润。任何企业最追求的都是“垄断”两个字。**只有垄断,才能提价,才有定价权,才有利润。
企业怎么垄断呢?有些行业天生自带垄断属性,边际成本极低,是自然垄断,比如水呀电呀。互联网平台也有自然垄断属性。这类行业,要不是国有化,要不就是政府监管。否则,这些行业垄断之后赚大钱比吃饭喝水还容易。
有些行业并不自带垄断属性。厂商要垄断,就只有两条路。
第一条路是技术。我的技术先进,独一无二,我有你没有,还有专利权保护。这条路大家都很好理解,我们国家也在努力打破西方国家的技术垄断。
第二条路就不太好理解了,是品牌。是用品牌达到垄断的效果。
微笑曲线的中段,向两侧攀爬进入高附加值领域。一侧是靠技术,另一侧是靠品牌。
开发最新的技术的目的是垄断,我有你没有,我就可以开高价,收取垄断利润。
做品牌的目的也是垄断。虽然都是一个包,我是LV,你是白牌。虽然我们都是一款包,但我的品牌是独一无二的,我的商标是受到保护的,你不能用。我就可以开高价,收取垄断利润。
中国的传统是重视技术,被技术卡脖子的今天,就更加重视技术了。相比之下,不太重视品牌,以及品牌能带来的溢价。
但无论是技术还是品牌,最终目的都是制造某个细分市场上的某种程度上的垄断,只有垄断,才有长期稳定的利润。
5、
之前有一篇文章,《“贸工技”、“技工贸”还是“工贸技”》聊了微笑曲线和运动鞋的成本。
耐克从某利集团手里采购运动鞋,大概70元一双。卖给消费者,均价估计得大几百元。假设均价700元,价格就翻了10倍。差价差不多630元。
如果一家企业只做微笑曲线中间的制造环节,能获得的附加值是非常有限的。这70元,要付原材料费用,要付人工成本,赚得确实是辛苦钱。
差价的630元,自然还有别的成本,比如渠道要拿走一大块,专卖店也需要成本,物流也需要成本。但这630元里面,Nike这四个字母值多少钱,我觉得有200-300元吧。
如果一家企业,能从微笑曲线的底端爬上来,无论是做是制造上升到研发,还是从制造上升到品牌,企业获得的附加值将成倍增加。如果一个国家,能从微笑曲线的底端爬上来,在产量没有增加的情况下,这个国家的GDP也将成倍增加。
**从微笑曲线的底部爬上来,这就是价的增长,是高质量增长。**同样生产十亿双运动鞋,如果中国企业只是承担制造环节,可能产值只有几百亿。但如果十亿双鞋都是中国设计 + 中国品牌 + 中国制造,产值可能是千亿甚至几千亿级别。同样生产十亿双鞋,给中国创造的GDP也会成倍增加。
如果只是中国制造,能提供什么样的就业?工厂的工人,最多加上工厂的管理人员。随着中国人均GDP的提高,劳动力成本必然上升,导致工厂的竞争力下降。
但如果是中国设计+中国品牌+中国制造,就能提供更多样,更高端的就业机会。企业总部、营销、设计、研发等。这些就业机会是更高端的,更难以迁移到低成本国家的就业机会。
6、
中国从1万美元到2万美元,甚至更高人均GDP,就必须从微笑曲线的底部向上爬,去和西方企业争夺产品的定价权,打破西方企业的垄断地位。一端是爬技术,另一端是爬品牌。
我的另一篇文章《“假洋牌”与“高级脸”》中提到,西方国家统治世界200年的积累,第一个积累是技术,第二个积累就是品牌。技术更新换代快,如果有一波新的技术浪潮,就是中国弯道超车的机会。比如手机行业,中国厂商抓住了智能手机的浪潮,手机行业从功能机欧美争锋,变成了美、韩、中的三国演义。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就是中国本土汽车厂商千载难逢的机会。目前看,很有可能汽车行业也有可能重演手机行业的历史。
品牌的力量在于占领消费者的心智,和宗教有类似之处。某种意义上,打破西方世界在品牌上的壁垒,比技术上的壁垒更难。法国意大利这些奢侈品牌,未来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才能取代他们的地位?目前我还想不到。老欧洲在技术领域的创新已经远远落在美国的后面,但在奢侈品方面,还是世界第一。
中国的制造业的产值以及实物产品的产量,应该已经是世界第一了。经济总量世界第一,估计再过10年就能到来。技术方面与美国并驾齐驱甚至超过美国,估计在我的有生之年也有希望看到。但中国的文化超越西方文化,成为这个星球的主流文化,估计,还需要百年时间吧。